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336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教学环节分析 英语学科的基本课型 1、听说课 2、读写课 3、语法课(前置语法课和后置语法课) 4、复习课 5、讲评课 五种课型都要遵行三段四环节 三段:主要是针对整节课所设计的三个环节。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 课前预习:主要是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 情况?怎样设计学习方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 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

2、检测、 、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 等。 课后训练:主要说明的是作业的布置。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 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课堂四环节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主要是针对“三段”中的 “第二段:课内探究”而设置的四个环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 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 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小组,小组 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3、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 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 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疑点、难点、 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教师根绝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 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 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 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4、有效训练: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大标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 要求学生

4、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 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一、一、听说课听说课 一段:课前预习 听说课以听说为主,读写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若干 段听力素材和一段对话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这些素材深入研究和挖掘,灵 活运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一)预习词汇 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 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 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 一定有检查。 (二)课前朗读 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

5、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 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三)每日播报 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 2 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 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 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二段:课上探究 (三)对话处理 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 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 训练;本环节要求同上。如果本对话确实难度较大,作为听力素材有困难,可以跳 过。 2.听后读(阅读):学生默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可以根据对话素材设计 多层次的阅读

6、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素材信息;本环节类似于阅读理解,需要 根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3.读后学:学习和突破对话中的知识点等,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使学生会造句并 能灵活运用所学新知识;掌握知识点必须要辅以充分的练习。 4.学后读(朗读):学生跟读对话、结对或分角色朗读对话,为说的开展打好基础。5.读后说:根据对话内容和所学新知识,设计低起点、多层次的说的训练项目,遵 循短句长句短对话长对话的循序渐进原则,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结对练习或 小组合作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对话素材进行部分替换等练习,逐步减少 对课本现成材料的依赖,以机械性操练和半机械性操练为主。 四)学以

7、致用 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自己的对话或独白,可以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 2. 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2.设计书面练习,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检测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 解决。 三段:课后延伸 (一)复习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等 并辅以巩固练习。 (二)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 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三)预习任务 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 资料。 说明:以上各环节是一般情况下听说课的基本流程,具体到某一节课

8、,教师需要根 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实际水平灵活把握,不要僵化执行,以免影响课堂实效。 二、读写课二、读写课 读写课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听说结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段阅读素材,并以本素读写课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听说结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段阅读素材,并以本素 材为载体汇集了本模块的语法、词汇等知识。因此教学应从阅读理解入手,先结合材为载体汇集了本模块的语法、词汇等知识。因此教学应从阅读理解入手,先结合 阅读技巧对篇章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再学习其中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在学生学会阅读技巧对篇章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再学习其中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在学生学会 了一系列知识点后,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了一系列

9、知识点后,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 一段:课前预习 (一)预习词汇 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 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 (阅读前的词汇 预习可以 3%为标准,如果篇章中生词数量大于 3%,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就预习全部或部分单词;如果小于 3%,就可以不预习,特意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生词的 练习) (二)查阅信息 布置学生查找与本课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风土人情等,有利于 阅读时加强理解。 (三)课前朗读 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或学过的) ,同时巩固预习效果

10、。建 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四)每日播报 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 2 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 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 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二段:课上探究 一)复习检测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 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采用多种形式对听说课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温故知新,注重知识的复现和衔接。 对上节课后布置的巩固训练内容进行检查。 (上述两条也可结合在一起处理) (二)读前导入 设计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简介文章内容,导入阅读

11、。导 入宜简洁明了,旨在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三)多层阅读 (默读) 1.根据阅读素材和阅读规律,深入挖掘素材,设计多层次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逐 步掌握文章信息,并训练处理信息的能力; 2.对较长篇幅的文章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本环节应为默读,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练习设计要形式多样、科学合理。 (四)精读足练 1.学生先自主精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然后结对或小组内进行交流,不能明确的 问题,由教师点拨或指导;(可以借助导学案等材料,使学生明确) 学生必须先自主精读课文,才能找出问题;教师注意引导和点拨,不要逐句翻译、 讲解。 2.精讲知识点,辅以造句、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充足练习,使学生掌握并能

12、灵活运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必须通过大量的造句训练,反复运用,避免只讲不练,没有实 效。复述课文采取连词成句连句成篇的思路,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 方法。 3.复述课文,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尝试复述课文(或部分段落) ,进一步熟悉课文 素材,理解知识点的运用; 4.朗读课文(或部分段落) (五)写作训练 1.写作训练遵循词组短句长句短篇长篇的循序渐进原则; 2.写作形式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素材进行仿写、改写,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 立写作,以实现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由学到用的目的。写作要循序渐进,指导学 生根据课本素材仿写、改写,然后再独立写作。让学生感觉有的写、写得出。 三段:课后延伸

13、 (一)复习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等 并辅以巩固练习。 (二)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三)预习任务 预习相关词汇、语法等知识,或查阅相关人物、事件等的背景 资料。 说明:以上各环节是一般情况下读写课的基本流程,具体到某一节课、某一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实际水平灵活把握,不要僵化执行,以免影响课 堂实效。 三、语法课三、语法课 语法课应根据本模块主题语法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对于规则较为语法课应根据本模块主题语法知识的学习情

14、况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对于规则较为 复杂,需要集中学习的专项语法知识,建议进行专门的语法课,而且是前置语法课,复杂,需要集中学习的专项语法知识,建议进行专门的语法课,而且是前置语法课, 旨在解决难题,为听说课和读写课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旨在解决难题,为听说课和读写课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一段:课前预习一段:课前预习 (一一) 复习准备复习准备 布置学生复习与本语法项目相关的知识,为新语法项目的顺利学 习做铺垫。 (二二) 课前朗读课前朗读 朗读本模块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 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三三) 每日播报每日播报 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 2

15、 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 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 二段:课上探究二段:课上探究 (一一)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新语法知识,展示句型结构; 2.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使学生对该语法知识的结构和运用有初步了解。借助已 学过的词汇等知识或本模块新句型引出新语法项目,让学生感觉理解不困难。鼓励 学生自主思考,发现规律。 (二二) 精讲规则精讲规则 教师在学生初步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补充,简要介绍语法规则,突出本语法的 主要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对该语法知识形成进一步明确的认识。 教师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充、强调和

16、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语法规则。 (三三) 专项练习专项练习 1.针对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设计专项练习,重点、难点各个击破,并进行强化训 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能运用。某些语法项目中还包括若干具体内容,需要各个击 破,以保证学习效果。专项练习的设计要紧扣主题,突出重点,扎实有效。 2.专项练习可采取先说后写的形式。说的练习建议以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 形式进行;写的练习可以设计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再 结对互评或小组互评。 3.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先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教师点拨、指导。 (四四)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 1.在专项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设计综合练习,使学生将本课学习的语法知识进行灵 活运用,达到掌握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2.可以采用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再结对互评或小组互评等形式。通过学生小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