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223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本门动物种类繁多,数量浩大,分布广泛,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依据对 人类的利害关系,可分有益和有害两大类,但这样划分是相对的,例如蝎子和 蜈蚣都会分泌毒液,咬螫伤人,而另一方面却可作为药材,医治疾病。有益节肢动物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各方面:供人类食用,尤其甲壳纲 中的各种虾蟹,不仅滋味鲜味,营养价值也高;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目前世界上共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工饲养,年产蚕茧约 800 万担,蚕丝约 5 万 t,我国的产茧量和产丝量都占首位;作为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例如鲱 鱼、大黄鱼、小黄鱼以及带鱼等都以桡足类作为主要食饵;在淡水水域中,桡 足类、枝角类以及昆虫

2、幼虫对鲢鳙等经济鱼类的幼鱼和成鱼也有重要的饵料意 义,特别是枝角类,我国渔民自古以来就称为鱼虫;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 油菜和多种果树都是虫媒植物,借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否则不可能结果; 抑制害虫,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由于摄食关系而形成食物链。 不少昆虫食害作物、果树和森林,称为害虫,而害虫又被肉食性蜘蛛和其他昆 虫所食,如上述金小蜂抑制棉红铃虫等;制成药物,节肢动物本身或其产品 可以制成药物,防治疾病,如蝎子、蜈蚣、地鳖等。鲎的血液具有超微量(10- 12g)的敏感性,可制成试剂,快速而简便的检测内毒素和热源物质有害节肢动物主要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是传播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

3、 命。凡可引起疾病的生物统称病原体(病原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体、螺 旋体、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等。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寄生虫病;由其余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则称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二者的病原体本身都 缺乏移动能力,须借外力传播,特别是昆虫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传染病 的 23 均通过昆虫媒介,例如虱传播斑疹伤寒、回归热和战壕热。二是严重危 害农作物、果树和森林等,特别是有害昆虫每年夺走我们大量的粮食、瓜果和 木材。在旧中国,害虫猖獗,尤其飞蝗,危害特别严重。蝗灾自古以来,和水、 旱灾一起,成了威胁我国人民最严重的三大自然灾害。飞蝗分布很广,出现在 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平原地区,东

4、起苏鲁海滨,西至陕西的渭水流域,包括 江苏、安徽、河北、山东、河南、山西以及陕西的一部分。在大发生年代,飞 蝗成群高飞,遮天蔽日,降落以后,则漫山遍野,抢食芦苇以及玉米、高粱、 粟,穗、大麦、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作物的地上部分几乎全被吃光(见图-80)。 这些食物缺乏时,也吃其他农作物,甚至树叶。蝗灾严重的地区,赤野千里, 饿莩载道,惨不忍睹。从纪元前 707 年开始,直到 1917 年清皇朝覆灭,在这封 建统治的 2 千多年间,平均每 3 年就发生一次蝗灾。1917 年以后,直到新中国 成立,蝗灾有增无减,几乎每年都发生,其中以 1929 年和 1938 年的 2 次为最 严重。在飞蝗大发生的 1929 年,长江岸边的大群蝗蝻直趋沪宁铁路的下蜀车站, 路轨堵塞,火车停开,商店关门,只开小洞营业。1938 年的一次蝗灾扩及 9 省 一市 265 县,损失惨重。新中国成立以后,重视治蝗工作,整治杂草丛生的飞 蝗孳生地,使其变为万倾良田,基本消灭了蝗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