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151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地理复习学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目标导航目标导航】一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1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如图)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填出图中横线上的内容:境整体性的表现境整体性的表现: :(1)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其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2、分异规律成因表现典型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沿纬线延伸,随 更替和北半球低高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同纬度地带, 沿 延伸,中纬度地区考点考纲解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掌握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2.重点掌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从沿海向内陆递减随经度变化更替垂直分异规律随高度上升, 降低,降水发生变化沿 延伸,随 方向更替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山地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地形、地

3、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较小尺度的地域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 和 ,前者的分异基础是 ,后者的分异基础是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 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形成了大致与 平行,沿 方向延伸,方向更替的热量带,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3.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受 导致 从沿海向内陆方向递减,形成了大致和 平行,沿 方向延伸有规律变化的自然带,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4. 陆地上许多高大的山脉, 和 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些山脉从山麓到山顶

4、的 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5.陆地环境某些地区,因受 、 、 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称此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三、主要陆地自然带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 条件的制约。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具体如下图所示:3

5、(2)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3)雪线在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4 4)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一般排列顺序:基带)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一般排列顺序:基带森林带森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 带带 带。有的中间会存在过渡带。带。有的中间会存在过渡带。(5)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相对高度愈 ,纬度位置愈 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 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 地带性相似。 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 . 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 (纬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 ;迎风坡 (高于、低于)背风坡;阴坡 (高于、低于)阳坡。雪线高度问

6、题雪线高度问题夏季气温小于 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 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合作讨论合作讨论】1. 对照右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图中自然带_ 和_ 的植被同属温带落叶阔叶林。(2)造成沿下列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 FA:_,CG:_4(3)自然带 GHK 的更替.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_分布规律。(4)我国从大兴安岭到塔里木盆地,自然带依次为: 、 、 ,体现出自然带分布的 规律,其主要原因是_(5)我国东部,从南

7、到北自然带依次为: 、 、 ,体现出自然带分布的 规律,其主要原因是 。2.()写出上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 B C D E F ()A 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自然带 ADE 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_ ;自然带 AB 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_ 。【考点过关考点过关】图甲至图丁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的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到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 12 题。51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示中河流

8、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 ,完成 35 题。3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4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5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2010 高考真题)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 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 67 题。66、引起图

9、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地表形态变化 C海陆变迁 D人类活动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810 题。8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9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10山地垂直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植被11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12从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观点出发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将枯枝落叶就地烧掉 B. 将枯枝落叶打扫干净送到垃圾站C. 将枯枝落叶埋在草地旁边 D. 将枯枝落叶送到食堂做燃料读读“ “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 ”,回答,回答 13131414 题。题。1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自然带上看,甲是温带荒漠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ABCD714与乙地气候成因一致的另一种气候,可能分布在A澳大利亚西部 B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11、 C南美大陆东南部 D非洲大陆东南部15(探究学习)下图甲、乙分别为模拟的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例 A、B 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2)图甲中由 C 至 D 植被变化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 年)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8161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是_,判断理由是什么?(2)从自然带可分析出 A、B、C、D 各自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_,

12、B_,C_,D_。判断理由是什么?(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属_(地带性或非地带性)规律,其形成原因是什么?17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B_,C_。(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3)A 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B 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4)B 自然带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应以_为主;C 自然带的干湿状况是属于_区,农业特色是发展_农业。1818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如果和表示两种自然带:则 带, 带其大致分界线是: (2)如果和表示两种气候类型:则 气候, 气候9(3)与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的大洲有 (2 个以上)(4)图中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 变化规律,主要受 因素的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答案【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