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96805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58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香道的知识讲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香道的资料整理 一 什么是香? 1.香的定义。在说文解字中说:“香,气芬芳也。”而馨香的“馨”,也就是香气 远闻之意。 一般的香,大多是指由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木片、根、叶、化果等所制成的香之原 料。常见的香料有旃檀香、沈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薰陆香、安息香等丰富的种类, 甚至也有动物的分泌物所形成的香,如龙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产于气候酷热的地区, 由于热带地区人体容易产生体垢及恶臭, 所以古来为 了消除体臭,就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成香料,涂抹于身上,称为涂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内及 衣服,称为烧香或薰香。 随着香料的不同,也要以不同的方式来散发香气,才能造成特别的效果,用香的方法

2、, 大致可以分为燃烧、薰炙及自然散发等三种方式,而配合不同的香器使用。如,香草、沈香 木及作成香丸。线香、盘香和香粉的合香,就必须以燃烧的方式,而龙脑类的树脂性香品, 则必须用薰炙的方式;也就是将香放在炙热的金属或炭块上,让其散发香味。 佛教中对香的定义则更为广泛,将鼻根所嗅的一切,都统称为香。佛教并将人类生活中 这种美好的经验,重新诠释,使香超越了原始的意义,而用香来象征修行者持戒清净的戒德 之香,乃至圣者具足解脱、智慧的五分法身,可以说是解脱者心灵的芬芳。 例如,在佛说戒德香经中,佛陀就以香来比喻持戒之香,不受顺、逆风的影响,能 普熏十方。在六祖坛经中,也以香来比喻圣者的五分法身,即戒、定

3、、慧、解脱、解脱 知见。 由于香美好的特质, 在佛教中就成了供养佛菩萨重要的供品之一, 甚至以香为说法譬喻、 修持方法,让人依此而悟入圣道。 而香的气味能薰染真物,使环境芬芳美好的特质,也被用来比喻念佛者以念佛的缘故, 薰染如来的功德,这就是所谓的“香光庄严”。 由于香与鼻根的密切关联,古德也有以闻香而悟道者,最着名的就是楞严经中的香 严童子。在本书中介绍香的修持法门,祈愿读者以香入道。 焚香、装香料的香器,展现了香的具体之美。也以成香的文化中颇为独特的艺术。无论 是在种类、材质、造型与色彩的显现上,都为人类的视觉与嗅觉心灵带来极大的喜悦。 这些丰富的香器种类, 主要是为了配合各种不同型态的香

4、焚烧或蒸薰的方式而产生。 除 了实际上的用途之外,基于美观及装饰的考量,香炉的型制、炉身的造型、色彩,更是琳琅 满目,配合袅袅香烟,及美好的香味,让用香的情境达到极致。 在香器的种类上, 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 还有香囊、香球、香筒、香盒等用香的器具。 因此,在本书中也介绍了中国历代的香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香器。 2.香之功用:中国传统香最原始最重要的作用即保健、疗病祛疾。其味不仅芬芳,可怡 养性情、净化心灵,还有清心、安神、开窍等很多的养生功能。而合成香料无论是在气息的芳香、微妙的精神体验、养生保健等诸方面均无法与传统香料相比。 天然香料是一种成份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有人甚至把它比喻为一个混

5、沌系统, 多种香料 搭配时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合成香料还难以达到全面、准确的分析和把 握。就香气而言,即使最先进技术制作的合成香料也难脱斧凿之迹,其芳香与天然香料的差 异仍然十分明显。就精神体验而言,中国传统香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动”等微妙的 身心体验,而现代工业香却几乎完全没有这种效果。 “有其味而无其气,有其形而无其神”,正是现代合成香料始终难以逾越的屏障。 风靡全球的法国香水, 最初是因白种人身体特质和 饮食习惯的关系, 人体狐臭膻腥多发, 香水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祛除腥臊味, 净化环境。 目前, 以法国香水为首的现代工业香品, 在国际社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但其仍然难

6、以具备中国香自然、健康,能够赋予人身体、心灵以美妙作用的特质。 近年来,人们已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许多化学产品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时候,往往也存 在许多弊端。因而,“绿色”、“自然”、“健康”的中国传统香必将越来越多的受到世人 的关注和青睐。 另外,由于香美好的特质和飘渺弥漫的香烟,而被视为能上达天听,传达诚心的供养之 意给佛菩萨及天神等。所以香也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供养,并发展出供香的仪轨、方法及真 言、手印等。由于香所象征的美好意含,在佛教中不但以香为重要的供养,用香来代表诸佛 清净法身,或是以香来修持、说法。 3.香品的使用。自古以来,东西方国家在祭祀神明、祖先的仪式上中都有熏烧香品(古 称“

7、烧香”)的习俗。不同的宗教、民族、地区,敬奉不同的神明,具体的仪式规程各不相 同,但却有一些很相似的基本的规范。对于一些纯仪式性的程序,日常用香或许不便严格奉 行,但对于这些基本的规范仍然值得注意遵循: 正确的心态; 适当摆放花卉、灯烛及其他供品;香品点燃后的明火,可用手轻轻扇灭, 不宜吹灭;注意敬香的时间,保持相对固定的规律。例如,阴历的初一、初三、十三、十五、 节气、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等都是适宜敬香的日子(自前一天的子时之后即为次 日,例如每月十四的夜 11 点后即为十五) 。 注意敬香的地点。 宗教祭祀场所、 家中的神龛及其他清净安泰之地都是适宜敬香的地方。 注意香品的选择。在

8、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使用较好的香品;尽量选用天然香料制作的熏 香。 品香四件事 一:心净、身净、香具环境净 焚香心净是一件庄严殊圣的事情,欲要达到焚香的目的与效果,净心是一件根本的事 情。心不净而焚香,是走过场、是应付,不会有好的效果,更谈不上沟通。 身净是说明对焚香的重视与恭敬。所以焚香前要净手、净身,甚至沐浴更衣。重视的 程度越高,则效果越好。不可怕麻烦,吃饭不是更麻烦吗?但必须要吃,为什么?需要! 保持环境和香具洁净就是一种修行、一种恭敬、一种功德、一种对自己的负责。 二:香具要齐备 既要焚香、香具不可不重视,香具要如法;特别是固定的佛堂、净室必须要有固定的、 规范的香具。 香炉;香筒

9、;卧炉;香插;香盘;香夹;香盒;香铲;香筷;灵灰;手炉;香斗;熏 球; 香囊。 三:理香 即是在上香前要对香进行净捡,或开盘。理香时要心平气和,全身放松,动作轻缓, 心浮气躁会把香理坏以及破坏香的效果。 如盘香, 在开盘前要用手转圈轻轻摄开盘与盘之间 相粘的地方,然后再开盘,线香要选择长度相同的为好 四:选香 焚香一定要选择好的香品,才能有好的效果。好的香品应为纯天然的合香 ,即多种 香药合成的香,这种香最好是选择传统配方的,这些配方是经过历史的验证,而且古人的配 伍也十分严格,好香会一炷,有一种香的效果。 二 何谓香道? 人类生活在无限的气味之中,经过感性和理性的选择,知道如何应用生活周遭的

10、香料, 渐渐地演变成情操教育的一环香道。 这是人类由嗅觉官能的享受到精神层面修身养性的 诉求,所产生的一门生活美学。 那么香道的定义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有关香气的艺术 。如果要进一步说明,就 是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令人愉快、舒适、安详、 兴奋、感伤 等等的气氛之中,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 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 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们常常要问: 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世界是什么呢? 我们已经

11、明显感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间温情少了;吃的越来越好,健康景况愈差;工 作效率提高了,压力却越发沉重;熟人多了,真情少了;面对满目的高科技、高档设施,内 心世界却充满孤独。人们急需得到一种具有天然品味的,与时代相呼应的精神文化的充实, 香道正是能够满足这一精神需求的一种精神文化。 中国盛唐时期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各种文化相继发展起来的同时,熏香也成了艺 术。达官贵人、富裕人家经常性地聚会,争奇斗香,使得熏香艺术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鉴 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传入了熏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料开始脱离宗教 用于“美“的目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一种熏香盛会。是说贵族们学习

12、“唐 人”的样子, 经常举行 “香会” 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经“和 风” 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 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 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 “闻 香”风俗,逐渐形成日本的“香道” ,后在享保年间香道条目录一书问世后, “香道”取 得了飞跃发展。 事实上,类似日本“香道” 这种香文化除了中国、 日本以外,其它文明古国也曾出现过。 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实际上成为各阶层人士的集会场所,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以及社交 界的知名人物频繁出入,成为热闹的社交活动中心。这些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为了表现 他们的“天才” ,在香气方面大做文章,香的知识成为每个到此场所的人所必

13、备,他们谈论 香就象今人谈论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 “香气鉴赏会”逐渐深化成各种各样的“香道” 。古罗 马也有相似的情形,只是都没有像中国和日本那样普及并流传下来。 “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 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 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的文化。正如同人们熟知的“茶道”的概念, “茶道” 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喝茶和茶制品本身,而是通过茶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 追求人性完美的茶的文化。 我国近代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香道几乎处于灭绝的边缘,近几十年来,又由于受化学合 成无

14、所不能时代的长期统治,天然香料一直受到冷遇,香道已失去原有的风彩但是,请 不要忘记“香道”起源于中国,中国应拥有和发展属于自己的“香道”文化。 首先香道来自于天然,天然的芳香植物生机盎然,她的芳香伴随着呼吸沁入心扉,天然 的香气成分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精神得到放松,使人的内心变得宽阔与美好。芳香植物是 非常的美,她的美不单单是她的色泽,更是那种自然的和谐的美,没有任何做作和修饰。与 她相伴,人性会变得清纯而透明。由于人类的智慧,芳香植物的美得到了升华,她的体内蕴 藏着许多美化人的肌肤的好东西,人们把它们提取出来用来清洁、健美我们的肌肤,使我们 的容颜象神话般的返老还童。 香道是充满人情味的,

15、它告诉我们如何去享受和爱护自然的美, 又启迪我们如何运用她 的美去创造生活的美,天然芳香花草茶、芳香食品、芳香天然洗涤剂、芳香贴花、用芳香植 物制作的各种艺术品,都让人们在美的自由空间尽情享受,尽情发挥。 香道的“道”包含了道德、道路等含义,她向我们指明了一条芳香的道路,健康我们的 身体,美化我们的肌肤,明亮我们的心灵,高尚我们的情操。与人宽厚善良、创造与他人和 睦相处的心理能力;给环境以呵护与培育,培养人与自然环境的感情,使人性得以提升。 “香道”是一种文化,她将贡献与热爱她的文化人,同时热爱她的人们会将这种文化发 展下去,因为她是“香”的文化,她会随着“香”飘向万里晴空,飘向全世界。 中国

16、用香的历史久远,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先供 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 神正魄的良药。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道,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 崇有加。 炉热情暖,青烟翠雾之中,不知引发了多少灵感,增添了多少热情,降息了多少怒火, 带去了多少祝福。它启迪英才大略的智慧,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 香,物虽微而位贵,它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 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 以诗为证: 温庭筠咏香诗词 博山 博山香重欲成云 锦段机丝妒鄂君 粉蝶团飞花转影 彩鸳双泳水生纹 青楼二月春将半 碧瓦千家日未曛 见说杨朱无限泪 岂能空为路岐分 达摩支曲 捣麝成尘香不灭 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 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 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 欲吹羌管先丸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 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 邺城风雨连天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