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验的一点心得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716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带常规检验的一点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带常规检验的一点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带常规检验的一点心得(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带常规检验中的一点心得白带常规检验中,除了我们平常熟知的涂片大小厚薄适宜、查看足够视野和时间外,我在 日常检验中还会注意到白细胞的形态和背景的清洁程度,这有助于提高滴虫和霉菌的检出 率。具体操作如下:1.当白细胞形太偏小、胞核清晰可见(估计主要为淋巴细胞) ,应仔细查找霉菌,如果再 背景较脏(颗粒较多)时,应高度怀疑霉菌感染。可滴加 10%左右的或,混 匀后细胞会液化溶解,此时如果标本中有霉菌孢子,在显微镜下会清晰易见。这样会大大 提高霉菌的检出率。但如果此时只有 1-2 个霉菌孢子,不建议出阳性报告,因为白色念珠 菌属于人体正常菌群,偶尔有一个应该正常吧?2.当白细胞形态偏大、胞内颗粒大小

2、均匀(估计为中性粒细胞) 、见不到胞核,应仔细查 找滴虫,当临床医师高度怀疑滴虫时,应当染色镜检。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滴虫的检出率。 滴虫的观察应注意,并非都如书上描述为白细胞 2 倍,有时大小和白细胞差不多;应着重 查找它的鞕毛、细胞核以及动力。3.霉菌和滴虫有时是可以混合感染,虽然两者生长环境对酸碱度要求不一样,但临床上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当你检出霉菌或滴虫时,别忘还有可能两者同时感染。题外话,作为一名临床检验工作者,努力提高检出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提升医师和患者 对你的信任度。我刚毕业时曾在乡镇医院工作,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检出了霉菌,而医 生认为患者的白带很清洁,不可能有霉菌,而使用抗生素

3、治疗,三天后患者告诉医生说他 感觉越来越痒,而后医生又加用了甲硝唑(治疗滴虫) ,两天后仍然没用,复查白带常规霉 菌仍然阳性,而改用抗霉菌药物治好了。这并非我杜撰,而是后来这个妇科医生比较信任 我而告诉我的。因为后来还有几次别人没检出的霉菌滴虫,这个医生找我复查,我复查后 却有,所以她一直比较信任我。也因为她的信任而导致检验科的业绩大增长,因为她病人 多,而她以前认为检验科查不准。这并不是说我技术比别人好,只是细心和耐心一点。一 般情况我检查白带常规的看片时间是不会少 1 分钟,而我平常看到许多人查白带常规最多 十几秒,要是这样都不漏检那才有怪。我在带实习生也会教给他们我的一些个人经验,希望能够让他们减少一些自己揣摩的 时间。在此,我肯请各位专业人士也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减少大家自己揣摩的时间。最后,如果我说得有不正确的地方,望各位批评指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