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分子的细胞2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758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成分子的细胞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组成分子的细胞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组成分子的细胞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组成分子的细胞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组成分子的细胞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成分子的细胞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成分子的细胞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成分子的细胞 2 一、填空题1、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Y代表元素,A、B、C 是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1)单体 a 是 ,单体 c 的结构通式是 。X 代表 。(2)人体中,单体 b 的种类有 种;图中 过程。(5)反应过程为 ,若 c 的平均分子量为r,通过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量为e的 C,则 C 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2、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

2、分子,1 mg 可毒死 20 亿只小鼠。煮沸 1 min 或 75下加热 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种单位组成,有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分子水。(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个氨基和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5)肉毒类毒素可用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反应颜色为_。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3、 A 表示 _ , D 表示 _ 。(2) 该化合物是由 _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_ 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_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_ 。该化合物称为 _ 。 (3)图中表示 R 基团的字母是 _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_ 。 (4)图中有 _ 个肽键,有 _ 个氨基和 _ 个羧基。 组成分子的细胞 2 (5)若某肽链由 51 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彻底分解,需要水分子 。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 个二肽,2 个五肽,3 个六肽,3 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 ;肽键总数 ;水解成这些片段时,所需的水分子总数 。4、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某有机物的组成。请分析

4、回答:(1) A 包括_等元素。B 的名称是_;一分子 B 是由五碳糖、_和_各一分子组成的。(3)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B 有_种。(4)观察 D、E 在细胞中的分布可利用批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D 被染成_色。5、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_个氨基,_个羧基。(2)该化合物是由_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_。(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种,其中有_个氨基酸的 R 基相同,这个 R

5、基是_。(4)该化合物称为_肽化合物,含有_个肽键。(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B.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分析)。(6)该化合物具有 8 个氮原子,其中_个位于肽键上,_个位于 R 基上。(7)该化合物具有 10 个氧原子,其中_个位于肽键上,_个位于 R 基上。(8)该外毒素在环状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组成分子的细胞 2 6、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该化合物中,是 ,是 。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脱去 分子水形成,这种结合方式叫做 。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基团决定的。该化合物称为 肽。7、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

6、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 可毒死 20 亿只小鼠。煮沸 1 min 或 75下加热 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种单位组成,有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分子水。(4)一分子

7、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个氨基和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_。(5)肉毒类毒素可用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反应颜色为_。8、 关于 C、H、O、N、P、S 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元素OCHNPS 玉米细胞(干重)44.43 3.576.241.460.200.17 人细胞(干重)14.62 55.97.469.333.110.78 活细胞65.018.010.03.01.400.30(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元素,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中,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_。组成分子的细胞 2 (

8、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可作为_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水。若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_,则新陈代谢加强。(4)在上表元素中,_元素组成核酸。9、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含有 个NH2, 个COOH。(2)图中含有肽键 个,肽键可表示为 ;图中表示 R 基的代号是_。

9、(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10、请根据下面的概念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 A 代表_,DNA 中的 A 共有_种。(2)若 A 具体为鸟嘌呤,则 D 表示的物质名称一定是_。(3)与 DNA 的化学组成相比,RNA 分子中特有的成分有_。(4)利用 DNA 与_染色剂的亲和力较强,可以染色观察在细胞中的分布。11、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 35%提高到 58%。其中酶 a 和酶 b 分别由基因 A 和基因B 控制合

10、成,图乙是基因 A 或 B 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1)酶 a 与酶 b 结构上的区别是 _ _。(2)图乙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称为 _ ;图中结构的名称是_ ;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_ ;图中形成后到达此场所是否穿过磷脂分子? _ 。组成分子的细胞 2 (3)在基因 B 中, 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 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 mRNA,提高了油脂产量,其原因是 _。12、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OSiCNH 地壳48.6026.300.0870.030.76 细胞65.0极少18.03.010.0(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通存在,没有

11、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3)由上表中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 含量最多,请根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 质量分数(%)859011.57101211.5_。_。13、下图为一条肽链的部分结构简式:据图填空回答:(1)这部分结构式中有 个肽键,结构简式是 。(2)人体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 ,合成肽链的细胞器是 。(3)该肽共有氨基酸 种,左端第一个氨基酸的 R 基是 。14、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

12、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 的 NaOH 溶液、质量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1)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编号 A、B,向 A、B 两试管中各加 1 mL_ _,然后向 A 试管加_ _,向 B 试管加 5 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 A、B 两试管再加 2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 5 min;取少量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组成分子的细胞 2 从温水中取出 A、B 试管,各加入 1 mL 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 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 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A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 试管_(填“不”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