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6686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8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郭卓荦( 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江苏扬州225002):介绍了植物文化在国内外的定义、瘦西湖风景区内植物文化与古建筑要素的关系,并通过实际例子,分析了瘦西湖风景区 内的植物文化及其应用情况,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植物文化;古建筑要素;应用;建议花的 “ 观荷亭”、 “ 芙蓉沜”,兰花香飘的 “ 兰馨”、观赏芍 药的 “ 观芍亭”等。这些建筑名称中运用植物文化,不仅 反映出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 有的还体现建筑物的体 量、形制,更多的则有一定的吉祥寓意或反映了造园人 的人品、精神状态和需求等,如桂花的团圆、美好、吉 祥,竹的人品清逸、气

2、节高尚,松柏的自强不息,荷花的 清洁高雅、洁身自好。 2.2 楹联抱柱 植物文化常常体现在楹联抱柱之中,可以起到 “ 点 题”的作用,游客通过阅读楹联抱柱能够将眼前的景象 和文化内涵关联起来, 从而提升景观、 建筑的艺术层 次。 瘦西湖风景区内的楹联抱柱中以植物为主题或提 及到植物的一共有 42 处, 涉及植物频率最高的是桃 树、柳树,这是因为瘦西湖风景区是一个湖上园林,由 大大小小的私家园林群组成, 瘦西湖水上游览线景观 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所谓的 “ 三步一桃,五步一柳”, 即桃树和柳树交替栽植,烟花三月桃红柳绿,所以在楹 联抱柱中描写桃树、柳树的笔触较多,非常符合瘦西湖 风景区一直以来的

3、历史文化内涵和园林风格。另外,相 关联的植物还有:竹、荷花、梅花、兰花、山茶、芍药、桂 花、松、柏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楹联如琴室的 “ 一 水回环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此联为琴室旧联、魏 之祯书,描写出一湖绿水盈盈,两岸杨柳依依的景象; 观芍亭的 “ 繁华及春媚,红药当街翻”,王板哉书,此联 原书于清代 “ 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 “ 筱园花瑞 瑞芍 亭”,描绘出芍药满地、繁花似锦的景象;扬派盆景博物 馆的 “ 以少胜多,瑶草琪花荣四季;即小见大,方丈蓬莱 见一班”,由李圣和撰书,表现出盆景以少胜多,花容四 季的特色和盆景艺术家小中见大, 盆容天下的见解和 胸怀3。 如此体现植物文化的楹

4、联抱柱佳作还有很多, 笔者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2.3 园林铺装 园林铺装的图案灵活多变,取材广泛,以花卉植物 为主,另有动物图案、几何图案,常具有特定的象征含 义,反映人文精神品格和吉祥的寓意4。 在瘦西湖风景 区的园林铺装中,出现得较多的植物图案是梅花、荷花 和海棠。 梅花姿态优雅,气质高雅坚韧,象征文人们的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在扬州清代古城西北郊。系隋 唐以来随着城址的变迁, 由通向古运河的水道和由人 工开凿的纵横交错的城壕组合而成。经历代精雕细凿, 逐步成为风光明丽的风景区,至清代中叶,形成了以山 水自然美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规模很大的湖山胜境。 因为与杭州的西湖相比,独具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质

5、,故 被称作瘦西湖。经过数百年的积淀,瘦西湖风景区内形 成了丰富的植物文化。 笔者现就瘦西湖风景区的植物 文化及其应用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1 植物文化概述 植物文化,国外表述为 “symbolism of plants” ( 植物 的象征意义), “symbolism of flowers” ( 花卉的象征意义) 或 “plant culture” ( 植物栽培),可以看出,国外的植物文 化包含了植物的象征意义、文学、艺术、哲学、栽培技术 和科学等内容。国内关于植物文化的明确定义,学者们 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比如植物文化不是先天具有的, 它是在人们长期栽培 和使

6、用植物过程中产生的;植物文化具有社会性质,它 是被社会群体所认可的,可以传承和发展的;植物文化 依托于人们的物质需求或者精神需求等1。 2 植物文化与古建筑要素 植物在景点构成中还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传 递园主人所寄寓的思想和愿望, 植物所包涵的那些信 息,才是古典园林最有价值的内容,因为其反映了园林 构建的真实意图, 植物布置的季节、 位置以及种类选 择,很多场合是服从园林文化功能的,也即园主的构建 思想2。 古典园林讲求园林建筑融于自然,瘦西湖风景 区内不仅古建筑能与周边环境和植物有机统一, 相应 的植物文化也能在古建筑要素中有所体现, 其主要体 现在建筑名称、楹联抱柱、园林铺装、窗格栏

7、杆这 4 个 方面。 2.1 建筑名称 在瘦西湖风景区的众多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中,直 接以植物命名或与植物相关的命名有 10 余处,有以桂 花为主题的“ 丛桂草亭”、 “ 木樨书屋”, 以竹为主题的 “ 花潭竹屿亭”、 “ 水竹居”、 “ 绿竹轩”, 同时包含竹和松 柏的 “ 寒竹风松亭”,形似莲花的 “ 莲花桥”,周边可赏荷生态绿化现代园艺2013 年第 12 期輬輶訛高风亮节和坚强意志,同时梅花花开五瓣,人称 “ 梅开 五福”, “ 梅”和 “ 眉”谐音,与喜鹊组合为 “ 喜鹊登梅”的 图案,寓意 “ 喜上眉梢”,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 荷花又 名莲,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赋

8、予了荷 花纯洁高尚的寓意, 园主也常在园林铺地中以此寓意 自己品德的高尚。园林铺装中海棠多展现春天永驻、满 园春色的美感,同时也能体现园主的高贵和风雅。 2.4 窗格栏杆 上面说到的荷花、海棠还经常出现在窗格栏杆中, 梅花亦经常和松、竹一起称为 “ 岁寒三友”,出现在窗格 栏杆的图案中,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也 表示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 具有坚贞节操的人格4。 如瘦西湖风景区长堤尽头的徐园,是清代桃花坞旧址, 园中听鹂馆内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图案,是扬州现 存古罩隔中的精品。 3 植物文化与景点内涵 植物文化常常能和景点的内涵紧密联系起来,一 方面造园者在造园之初构思时已经确定

9、景点的内涵, 然后再进行植物的配置,故长久积淀下来,形成了相应 的植物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景点的植物文化而赋 予了这个景点深刻的内涵。 这两种情况都是实际存在 的,植物文化和景点内涵也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1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一般是指兰花、梅花、牡丹、菊 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10 种名花。这些 传统名花在瘦西湖风景区的绿化应用和配置中多处可 见, 它们主要适用和出现于以下一些景点或位置: ( 1) 小庭院或园中园,瘦西湖景区的小庭院如种纸山房、园 中园如徐园等一般都始建于清代或根据历史记载而复 建,故其中的植物或为历史留存,或普遍被要求以文化

10、性、历史性和精致性,而中国传统十大名花十分符合这 一特性和要求; ( 2) 具有历史典故或内涵丰富的景点, 这些地点使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更能表现出景点的内 涵。 3.2 乡土树种 人们常常把当地土生土长的,经过长期种植,能很 好地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自然分布,自然 演替, 已经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树种统称为 乡土树种5。 乡土树种往往能体现出地方的气候条件、 人文特色和文化。 3.3 瘦西湖风景区植物文化与景点内涵实例3.3.1 梅静香书屋。静香书屋历史上原是乾隆年间 徐氏盐商别墅 “ 水竹居”的一处景点,也曾是扬州八怪 代表人物金农的画室。金农,清代 “ 扬州八怪”之一的杰

11、出代表,浙江仁和人,字寿门,号冬心,诗文书画金石无 所不精,五十岁时侨居扬州,其杰出的才华和成就连郑板桥也赞誉说: “ 银河若问支机石, 还让中原老匹夫”。 金农先生尤善画梅,所以,静香书屋的植物配制以梅花 居多,有腊梅、春梅,同时书屋家具、栏靠上也雕着梅 花,就连院门的造型也是梅花。 可以说,梅花象征着金 农不屈的性格,寄托着他高洁的情怀。 3.3.2 荷花荷浦薰风。 “ 荷浦薰风”为清扬州湖上园 林二十四景之一,据清李斗 扬州画舫录记载:荷浦薰 风在虹桥东岸,为清代乾隆年间布政使衔江春所筑,故 又名江园。 “ 荷浦薰风”一景以 “ 荷”为主。 据 广陵名胜 全图: “( 其)近水人家,往往

12、种荷。江春亦于兹地,除葑 草,排淤泥,植荷无数。 奇葩异色,如和众香。 ” “ 是地前 湖后浦,湖种红荷花,植木为标以护之;浦种白荷花,筑 土为堤以护之。 ”前湖后浦,红、白荷花摇曳湖里湖外, 盛景何等之美。 3.3.3 桂花木樨书屋。 桂花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 的室树,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象征,桂花香气宜人,花 小秀丽,绿树丛中一点黄6。 木樨书屋位于瘦西湖风景 区小金山的静观小区, 门额静观二字是清代大书法家 邓石如所题。 入园门,有廊折而向东,廊后为 “ 木樨书 屋”,室内陈设书架及文房四宝,木樨者,桂花也。 看庭 院内百年桂树繁茂,围墙似屏风折叠绵延,竟不知小院 庭深几许。 3.3.4

13、 市花芍药簪花亭。簪花亭位于瘦西湖景区万 花园区域,因为历史上 “ 四相簪花”的故事而得名。故事 的主角是金带围,它是扬州的市花芍药花中的精品。 这种花颜色鲜丽,由两朵花上下重叠而成,下方雄蕊膨 大,呈金黄色,环绕着上方花,将上下两朵花截然分开, 如围在花冠中部的金色腰带,像宰相的服饰一样,故得 此名。宋代,韩琦在扬州任太守,曾建郡圃,专门种植芍 药,那一年,花开得特别,连难得开的 “ 金带围”也居然 开了四朵。韩琦也邀请了好友一同欣赏。当时王圭和王 安石同在扬州, 还少一人。 恰巧的太傅陈升之路过他 家。于是相约到花园里赏花喝酒,高兴时每人还摘了一 朵戴在自己的身上, 居然在以后的五十年里这

14、四个人 先后做了宋朝的宰相。不能不让人相信这也许就是 “ 金 带围”带给他们的好运。 所以芍药又被称为宰相之花。 3.3.5 市花琼花水云胜概、琼花广场。 琼花是扬州 市花,自古以来就有 “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 誉。 因为琼花洁白如玉,花大如盘,人们把琼花当作纯 洁的象征。 瘦西湖景区的清二十四景之一水云胜概和 万花园景点琼花广场都遍植琼花, 体现出了造园者高 洁的品格。3.3.6 古树名木叶林、小金山。叶园原名万叶林园, 始建于 1936 年,为扬州人叶秀峰所建,他建园也为纪 念其先父,因此命名为万叶林园,人称叶林,又名叶园。 小金山仅是俗称,实为清二十四景之一的梅岭春深,是201

15、3 年第 12 期现代园艺生态绿化輬輷訛瘦西湖上书卷气浓郁、文化气息丰富的一隅。在叶林和 小金山中有数十棵古树名木。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一 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 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所以古树名木对于古典园林来说有其独特和不可替代 的植物文化,它有着上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厚重感, 也有经历了重大事件和见证历史的重要意义, 所以古 树名木的存在大大地增添了景点的内涵。 4 景区植物文化应用的不足与建议 瘦西湖风景区作为一个古典园林, 蕴含着丰富的 植物文化,这也是景区的一个重要的财富,但是景区在 对于植物文化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

16、如: 植物文化涉及的植物品种还略显单一, 或者在植物文 化的发掘工作上还略显不足; 在景区景点改造和绿化 调整提升过程中,对植物文化的因素还考虑偏少等。为 了更好地发掘和应用植物文化,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 1)充分查阅和研究历史文献资料,进一步发掘扬州市 园林和瘦西湖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植物文化; ( 2)保存好现有的文物、 古树名木等资源, 建立详尽的档案体 系; ( 3)结合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和理念,研究植物文 化应用的手法, 为今后的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4)设 计和安装文化解读牌示, 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能够接 触植物文化,感受植物文化; ( 5)开发植物文化相关的 旅游商品, 让人们在带走商品的同时也能带走植物文 化。( 收稿:2013-11-22): 1余江玲.中西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比较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2007. 2陈琦.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D.杭州:浙江农林大 学,201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