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里有一位好后生吃赏两相宜,青浦重固的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96288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文明村里有一位好后生吃赏两相宜,青浦重固的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文明村里有一位好后生吃赏两相宜,青浦重固的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文明村里有一位好后生吃赏两相宜,青浦重固的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ONG FANG CHENG XIANG BAO2017/8/3 星期四 责任编辑 忻才康关注 A7DONG FANG CHENG XIANG BAO2017/8/3 星期四 责任编辑 忻才康A6 农事短讯通讯员 乔进 礼郭红历史上, 松江有 “三宝” , 为梅花 鹿、 华亭鹤、 四鳃鲈鱼。正因古时盛 产梅花鹿, 松江还赢得了 “茸城” 的 美誉。可是, 近现代以来, 梅花鹿逐 渐消失, 近些年更是难得一见。如 今, 在叶榭镇山房公路附近的摩尼 宝农庄里, 出现了十几头纯种梅花 鹿, 令人欣喜。 近日,笔者来到该农庄,只见 一道长廊跨过波光粼粼的池塘,池 塘边养着两只五颜六色的孔雀,再 加上

2、附近村庄的黛瓦白墙,颇有江 南美景的韵致。走进鹿苑,只见绿 草茵茵之处,几头梅花鹿正卧于草 地,在烈日下似乎并不觉得难耐, 看到有人过来,有几头站了起来, 美丽的大眼睛露出温柔,见人并不怕生。 可能是听到了人声,原本躲在 鹿舍里的几头梅花鹿,也都排着队 走了出来,这几头似乎比较稚嫩, 头上长出了新鲜的鹿茸,配上腹部 的金钱纹,让人觉得高贵而美丽。 有几头年长的公梅花鹿,头上的角 已经很长,还有几头可能是母鹿, 头上无角且面目慈顺。仅有一头幼 鹿,在鹿群中像一个孩子,据说是 今年5月份才出生的。 瞧!池塘边,有一头梅花鹿正 在玩水。据养鹿人说,梅花鹿的族 群意识很强,有两头梅花鹿是新来 的,因此

3、受到了鹿群的排挤、冷落 与制裁,水边的就是其中一头。 “佛道儒三教,都尊梅花鹿为 灵兽,它是非常有灵性的,而且外 表也非常美丽。 ”农庄主人焦正樑说,这些梅花鹿都是他从外地买来 的,3 名养鹿人张连云、王佩芳、 王佩英,也是他高薪雇来的。据 悉,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曾公布了 首批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 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 名单,这意味着这些经过人工繁殖 驯养的野生动物在有关部门的鉴定 许可后可以人工饲养。 在养殖梅花鹿的数年里,一些 细节让焦正樑很是感动。他说,梅 花鹿特别喜欢与白鹭在一起,而与 鸡、鸭、鹅不合群。一开始,焦正 樑发现梅花鹿跟白鹭在一起,觉得 这可能是巧合。

4、在好奇心的驱使 下,他一连观察了好多天,发现梅 花鹿经常与白鹭在一起散步,这才 觉得不是巧合。焦正樑说: “物以 类聚,人以群分。梅花鹿、白鹭同属高洁的动物,它们在一起是绝 配。 ” 焦正樑与梅花鹿很有感情,每 当有梅花鹿生病,他都从青浦请来 专门医治梅花鹿的兽医精心医治。 在母鹿下崽的那几天,大家轮流守 候半夜,照顾母鹿与小鹿。 3 名养鹿人,每天 7 点就起 床,到田野里割新鲜的青草给梅花 鹿吃,据说每天要割 100 公斤左 右。在梅花鹿发情期或者受到鞭炮 等惊吓时,它们有时会跳出鹿苑, 绝大部分时候,梅花鹿都能自己回 到鹿苑,但也有梅花鹿丢失的极个 别情况。焦正樑说,曾经走失过一 头梅花

5、鹿,他就在鹿苑门口等候了 一周多,那种期盼与等待的心情令 人难受。 焦正樑原籍江苏高邮,来到松 江后开始经营摩尼宝农庄,并饲养 梅花鹿。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农 庄主人对松江盛产梅花鹿的历史全 无知晓,当笔者讲起时,他笑道: “这可能就是常说的缘分吧! ”十鹿九回头十鹿九回头 茸城鹿回归茸城鹿回归 叶榭镇大庙村摩尼宝农庄鹿苑见闻叶榭镇大庙村摩尼宝农庄鹿苑见闻通讯员 薛英杰本报讯 炎炎夏季、 烈日高照, 上海连日来的 “超强” 高温, 让不少 市民选择前往江浙一带避暑消夏。 其实, 就在青浦区的重固镇, 就有这 么一个的 “避暑” 胜地。这里林翠鸟 鸣、 蔬果飘香, 更为惊奇的是, 各类 蔬果通过

6、巧妙的组合, 构建成了一 座天然的生态农业园。这里就是上 海天茸菌菇专业合作社。 从今年3月起, 合作社打破传统 种植模式, 依托近年来成熟的生态 循环农业技术, 大胆探索 “可食地 景” 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园面积虽 然不大, 但汇聚了 20 余种当季蔬 果。青涩的百香果缀满枝头, 迷你的小米椒田间烂漫真是一步一 景, 处处清新。 合作社理事长杨开耀说, 合作 社自从开辟这么一个 “菜园子” 后, 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不少家长带 着孩子们前往该合作社的农地里采 摘新鲜蔬果, 在绿荫成片的菜园子 里, 既可以亲近大自然, 又能感受农 作的辛勤。特别是进入盛夏, 不少 市民都会选择到这里来避暑一番

7、, 到菜园与喜爱的蔬果合影, 顺便采 摘蔬果带回家。甚至有 “霸道” 的市 民, 要来铁锹连根移出蔬果带回去, 要在家里也种上这可食可景的蔬 果。 “可食地景” 顾名思义, 不是简 单的种地, 而是用设计生态园林的方式去设计农院, 通过不同色彩、 不 同高度、 不同生长形式的植物搭配, 进行造型设计, 形成各种错落别致 的空间三维图形, 让农业种植变得 更加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 合作社的 “可食地景” 强调创 意, 精心设计的菜园到后期生长开 后, 效果也会非常惊艳, 通过用蔬 菜、 菌菇、 草药、 瓜果, 特别是可食的 开花植物的搭配, 给城市添一抹绿、 给乡村增一点彩。另外,“可食地 景”

8、 的环保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常 见的绿化草坪不仅耗费大量水资 源, 也要用到化肥和农药去维系它 单一的生态系统。用 “可食地景” 去 代替那些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植 物, 可谓一举两得。据介绍, 这里的蔬果比较注重 基质的配置, 采用的栽培土是微生 物有机营养料, 主要成分由谷壳、 麦 皮、 稻草、 木削等天然有机物配置而 成。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持水性 和有机肥力。充分保证了该园区食 物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杨开耀坦言, 当初萌发这个 “可 食地景” 主要是受重固镇生态环境 治理工作的启发, 想以企业家的名 义投身社会治理的大潮, 帮助政府 共同优化当地环境, 助力重固新型 城镇化建设。他介

9、绍说, 目前 “可食 地景” 已带动沪上百户家庭参与种 植。同时, 合作社还与不少社区、 企 业就 “可食地景” 的深度合作项目正 在紧锣密鼓地对接之中。带上娃来一场 “亲子农家乐” 吃赏两相宜, 青浦重固的 “可食地景” 来了通讯员 陈志强本报讯 近日, 家住黄浦区的 张先生等市民, 结伴从市区驾车来 到浦东新区大团镇团西村团农农 家乐专业合作社桃子生产基地, 挎 上竹篮, 在桃农的指导下采摘新鲜 的桃子。品尝着亲手采摘的水蜜 桃, 张先生说, 他们是十多年的老 客户了, 因为人纯朴讲诚信, 桃子质量好, 他们每年都来这里买桃。 “现在已进入最佳品尝期。 ” 团 农合作社负责人程云说, 现在

10、来买 桃子的大多是散户, 合作社调整了 营销策略, 更加注重质量, 以诚 信+质量取胜; 同时为市民提供了 采摘、 旅游、 垂钓等多样化的乡村 体验。 团农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加基 地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六旬桃农李国新种植了3亩水蜜桃, 家 里比较困难, 他和老伴都有病, 程 云帮助他们销售桃子, 并提供有机 肥、 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服 务,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几天晴天高温, 水蜜桃进入 上市高峰, 程云一家人忙着采摘销 售, 高峰时日销水蜜桃200余箱。 右图为团农合作社负责人程 云忙着包装销售。浦东大团桃农浦东大团桃农: 以诚信以诚信+ +质量赢得回头客质量赢得回头客记者 杨清悦

11、通讯员 徐茜创新工作方法 破解农村工作难题 “一个村里的发展离不开年轻 人的关注与支持。但在农村, 年轻 人不是在大城市上学, 就是在城里 打工, 对村里的发展不了解也不关 心。 ” 在村里工作一段时间后, 金超 就被推荐成为了团支部书记, 面对 农村缺少年轻血液的现状, 他动了 不少脑筋。 如何把村里的大学生聚到一 起?金超想到了利用网络社交的方 式。为此,他将村里历年考上大 (专) 学校的人梳理了一遍,并通 过各种渠道以“QQ群”的方式把 他们聚到了一块儿,互相成为好友。在 QQ 群里,金超成为“话 唠” ,即介绍村里的工作,也做政 策的发布。 为吸引大学生们回村里参加暑 期活动, 金超还

12、别出心裁的策划了 一些活动。如开展 “百善孝为先” 活 动, 让年轻人从小感知孝老爱亲的 传统美德; 带领准大学生参观珠丰 甜瓜合作社, 激发青年干事创业的 热情, 鼓励他们学业有成后回农村 发展等。 在完成日常团支部工作外, 金 超还积极探索发展新途径, 做好服 务青年的工作, 通过建立“村青年 活动中心” , 让青年团员能够在支部 中有所成长、 有所收获。在他的带 领下大茫村团支部荣获 2015 年上 海市 “创新, 我们在行动” 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大赛 “创新奖” 。 用心用情擦亮 “全国文明村” 牌子 在村里工作第二年, 大茫村迎 来了全国文明村的复审工作。复审 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

13、也是光荣使 命。工作中, 金超服从区里和镇上 的工作安排, 一刻不松懈的完成村 里交代的各项任务, 最终2014年大 茫村成功通过全国文明村复审。金 超在感到高兴的同时, 也愈发清楚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身上肩负的责任 用心用情擦亮全国文明村这块 牌子。 为了发挥“三支队伍”在美丽 乡村建设中带动群众参与自治和共 治,金超积极参与实施“三个一” 工作法,即:每个党小组认领一条村级道路进行保洁维护,成立巡防 队;每个生产组长认领一条河,当 好河长制小帮手;每个妇女组长认 领一条埭,维护村民宅前屋后的环 境卫生,使全村呈现出“一人带一 户、一户带一埭、一埭带一片、一 片带全村”的自治和共治新格局。 此

14、外,在他的建议下,大茫村 积极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 立综治(群众)工作服务站,根据 村民人员数量、地理分布、综合素 质、民生需求等情况,将各村民小 组划分为5个网格,由班子成员担 任网格长,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基础 工作。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运行 后,为解决村民特别是上班族办事 难的问题,在他的倡导下,又进一 步实行了“5+2”工作模式,安排工作人员在午休、下班后和上班前 期间轮流值班,重点解决村民有事 找不到人,无法联系的问题。双休 日、节假日班子成员统一编班值 班,达到为民服务全天候、全时 值、全方位、无盲区、无盲点、无 空岗,此项工作也获得了村民们的 一致点赞。 实际上,刚来到大茫村时,

15、金 超就给自己定下了“三、六、五” 的工作目标。即用三个月时间走遍 大茫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六个月时 间拜访包干生产队的每一户村民, 用五年的时间,让村民认可自己的 工作。五年过去了,这份工作目标 他也做到了。 “作为在金山农村出 生并长大的孩子,回报家乡新农村 建设是我报考大学生村官的初 心。 ”金超说: “农村虽然属于基 层,却给我们提供了尽情施展才华 的平台,农村工作虽然是琐碎而繁 杂的,同时又是充实而多彩的,只 要我们不忘初心,带着对工作的热 情,静下心来想事,扑下身去做 事,就一定能在农村的舞台大放光 彩。 ”全国文明村里有一位 “好后生” 记上海金山朱泾大茫村大学生村官金超在金山区朱

16、泾镇的全国文明村大茫村, 上至90岁的老人, 下至9岁的小娃都认识金超, 这个2012年来村里报到的 “大学生村官” 已经在这块土地上服务了5个年头。说着一口普通话,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金超刚来到村里时在村民们眼里是一副 “读书郎” 的形象。“这样的后生会干什么活? ” 是村民们对金超最大的疑问。如今5年过去了, 现任村党总支委员的金超还兼任着团支部书记的工作, 而他也从一个不懂群众工作的 “读书郎” 变成了与村民打成一片的 “好后生” 。通讯员 姚正观本报讯 翻开金山区漕泾经济 园区的财务报表, 今年1至6月已经 实现税收52953.73万元, 比去年同 期增长了13.82%, 占全镇总税收的 71.08%。在这一连串实实在在的数 据背后, 倾注了市劳模、 退伍军人、 园区总经理、 党支部副书记戚雪林 和他的团队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像 戚雪林这样的退伍军人在漕泾镇还 有许多, 他们一个个都在为家乡建 设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 默 默作奉献。 “5+2”“白加黑” 今年 47 岁的退伍军人沈俊是 漕泾镇动迁办党支部书记, 具体负 责动迁工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