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891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件:课件: 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糖尿病的治疗及自我护理糖尿病的治糖尿病的治疗疗糖尿病治疗应包括 5 个方面:饮食治疗是基础,运动治疗是手段,药物治疗是关键,自我监测是保证,宣传教育是统帅,即俗称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一、糖尿病饮食治疗篇: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糖尿病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治疗十分重要。血糖的高低因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食物的多少和种类密切相关,因而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基石,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采用何种药物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应适宜并且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

2、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饮食疗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1、饮食定时定量: 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 3035kcal 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 3540kcal 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 40kcal 以上热量。一般来说,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2、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 55%60%;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 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 0.61g 为好;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

3、热量的 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 0.81.2g 为宜。二、糖尿病运动治疗篇: 运动疗法是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每天应从事“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的锻炼,进行 l 小时左右的运动。运动后最大心率为(220年龄)的 6085为宜。有利于减肥、降糖、降压、调脂、降低血粘度。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运动,如游泳锻炼法、慢跑锻炼法、散步锻炼法等等。三、糖尿病药物治疗篇: (一)口服降糖药1、磺脲类: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2、苯甲酸衍生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

4、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降餐后血糖效果好,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3、双胍类:促进组织无氧糖酵解,使肌肉等组织利用葡萄糖的作用加强,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减少肝糖的产生,使血糖降低。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4、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单纯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 5、噻唑烷二酮: 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

5、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二)胰岛素 1、根据作用时间分类:短效胰岛素: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 2030 分钟,作用高峰为 24小时,持续时间 58 小时。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 1.54 小时,作用高峰 610 小时,持续时间约 1214 小时。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 34 小时,作用高峰 1420 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 小时。预混胰岛素: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

6、,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2、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U-40:40 单位/毫升。 U-100:100 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3、常用胰岛素品种:普通胰岛素;诺和灵 R,诺和灵 N,诺和灵 30R,诺和灵50R,诺和锐,诺和锐 30;优泌林-常规,优泌林-中效,优泌林-70/30,优泌乐,优泌乐 25;甘舒霖 R,甘舒霖 N,甘舒霖30R;来得时,诺和平,长秀霖。四、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篇: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要定期进行,以了解糖尿病控制状况及并发症程度。监测指标包括血糖、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等。血糖指标,建议患者购买血糖仪在家里自我监测(空腹、三餐后两小时、睡前的 5 次

7、血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五、糖尿病宣传教育篇:糖尿病病人需要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地对待糖尿病,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目前对糖尿病的诊治满不在乎的情况比较多见,这种病人常年不看病,不查血糖,也不去注意并发症的情况,这种态度十分危险,往往要为这种“不在乎”而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糖尿病教育也包括对社会、对糖尿病人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及对各级领导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和糖尿病作斗争。糖尿病的自我糖尿病的自我护护理理 1 加强糖尿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高血糖的症状随人而异,就是对同一个人也是随时间而改变,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平时感觉更易饥饿和口渴。小便次数增多可达 1020 余次,夜尿次数也增多

8、。在食欲良好体力活动未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体重下降、以上即称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精神欠佳、感觉疲倦、或想睡觉。视力模糊。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立即进行血糖测定,患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很好地接受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了解糖尿病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糖尿病患者第一是糖代谢紊乱,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肝糖原合成减少,分解增多、糖异生增多以及肌肉及脂肪等组织中葡萄糖利用减少,因此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增高。第二是脂肪代谢紊乱:病人的血脂,尤其是血中的甘油三脂水平升高。第三是蛋白质代谢紊乱:病人蛋白质合成障碍,分解旺盛,出现负氮平衡,体重体力下降。第四是水、盐和酸碱代谢紊

9、乱:糖尿病病情急剧变化时,病人可以表现有明显的脱水、失盐,以及不同程度的酸中毒。2 糖尿病人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本身并不可怕,也不是不治之症,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因此,糖尿病人只要在思想上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状态,只要控制好血糖,可以享受与正常人同样的寿限,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有些人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后,情绪低落,精神负担过重,过度紧张以至于引起失眠,导致神经-内分泌的应急调控系统被激活并逐渐衰竭而发生调节紊乱引起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正确对待,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急躁消极怕麻烦的思想,积极进行饮食疗法、药物疗法、体育疗法及血糖检测,

10、就能够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将血糖、尿糖、血脂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就可严防和杜绝并发症的发生。3 糖尿病人要科学正确的控制饮食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的措施。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都必须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知道要控制饮食,但大多数人都是盲目的控制饮食,已导致一部分病人营养缺乏、酮症酸中毒、感染的发生。因此,在饮食治疗的指导工作中首先让患者了解正常人的平衡饮食要求,从而增强患者控制饮食的信心。告诉患者饮食治疗的目的、要求、原则、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3.1 糖尿病膳食的治疗目的 减轻胰岛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改善症状,使血糖、尿糖、血脂尽量达到或接近正常。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

11、生和发展。维持正常体重,使肥胖型患者体重下降,消瘦型患者体重上升。3.2 膳食要求 为了达到治疗目的,使病人终身不发生较大的血糖波动,只有均匀摄入按一定观点制备的平衡膳食才能实现这种调节,营养过度和肥胖症使糖尿病病人的代谢更加恶化,故饮食应符合平衡膳食的合理要求,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供给足够营养,对青少年应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对成年人应满足其维持标准体重及体力活动的需要,对病情较轻,无严重并发症或年龄较大、身体肥胖而症状不明显者,可单纯用饮食控制治疗。而对病情较重、有并发症者,仅靠饮食不能控制,则须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酌情加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3.3 饮食治疗的原则控制总热量,使病人保持或

12、达到标准体重。依据患者的病情、血糖、尿糖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活动、工作情况及并发症等计算每日所需之热量。蛋白质成人以每日每公斤体重 0.8-1.2g,孕妇、哺乳、感染、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者,在肝肾功能及代谢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到1.5-1.8g/kg,蛋白质占总热量的 15-20%或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6-1.0g。膳食热量的分配比例,应按照病情及饮食习惯结合胰岛素使用情况合理分配热量,定时定量定餐次,尽可能少食多餐,防止一次进食过多,在进餐时宜细嚼慢咽,进食速度避免过快,以免以加重胰岛负担。常用的餐次热量分配比例为:1/3、1/3、1/3 或 1/5、2/5、2/5 或 2/7、2/7、

13、2/7、1/7 或2/9、2/9、2/9、2/9、1/9。3.4 控制饮食的注意事项 按医嘱规定的数量进食,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任意加减,若出现低血糖或体内活动徒然增加时,可根据情况适量加餐。如感饥饿可适当吃一些含糖量少且降糖作用的蔬菜,如:苦瓜、南瓜、洋葱,及豆制品等。禁烟、禁酒、禁甜食,如:糖果、饼干、糕点、油炸食品、瓜子、花生等。少用水果,若根据病情服用,应减少食量,采取食物热量等同互换。食物烹调的方法以水煮,清蒸为主。 4 糖尿病人应加强体育运动 4.1 运动的意义 运动有助于提高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以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增加,从而使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减少,降低血糖

14、,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肺功能,防止骨质疏松放松紧张情绪。4.2 运动原则 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运动,饭后一小时血糖开始升高,此时开始运动最佳,不易发生低血糖,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决定运动强度,一般无特殊并发症,每次运动持续时间 30-60mim。运动方式:球类、游泳、跳绳、慢跑、快走、骑车、做操、打太极拳等。 5 糖尿病人要注意加强个人保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口腔粘膜卫生,勤洗脸,勤洗澡,加强皮肤及肢端的护理。预防毛囊炎及化脓性疾病的发生,糖尿病史在 5 年以上者,要注意血管和神经病变情况,注意足部卫生,洗脚后要擦干,检查有无外

15、伤和破损,不要用刀削足部的鸡眼和茧子,以免造成皮肤的损伤,经常按摩足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发生冻伤,选择合适的袜子和鞋子,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6 糖尿病人要学会自我监测糖尿病人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对血糖水平、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自我监测,有条件患者可以用血糖仪进行空腹、餐前、餐后、2h 和睡前的血糖监测,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做尿糖监测来估计血糖的变化。由于肾脏排泄糖的能力因人而异,所以监测不能有效地反映他们的血糖真实水平。尿糖只能反应血糖过高,而无法显示血糖过低 .7 糖尿病人要预防低血糖低血糖是一种应急反应,多在餐前发生,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轻者可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重者心肌梗塞

16、,对无冠心病者,多次低血糖可造成患者心肌不可逆性损害,低血糖可导致大脑细胞能量缺乏,导致昏迷。远期反映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或痴呆,低血糖使许多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低血糖后高血糖,不利于血糖控制。其原因为进食饭量太少、胰岛素剂量过大、运动量太大、口服降糖药后没有及时进餐,某些药物如磺胺类、扑热息痛等,主要症状有饥饿感,心慌、出冷汗、手抖、烦躁、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糖尿病患者外出必须随身携带少量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的前兆,及时给予补充碳水化合物,或喝葡萄糖水,严重者赶快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糖尿病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提高自我护理的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就一定能和正常人一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