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统一教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862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朝的统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朝的统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朝的统一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寨沟县玉瓦中学1第第9 9课课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 称号。2. 通过情景模拟 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 3.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 生产生感情共鸣。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 ;度量衡的统一。 三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多途径查找资料,

2、制作课件;学生提前预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刚才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那在唐代大诗人李 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 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编、导及演出了一幕幕宏伟的、并彪炳千秋的伟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他的伟绩。 即第9课秦朝的统一。 (课件显示课本标题;第9课、秦朝的统一)。 学习新课: 我们这节课的标题是“秦朝的统一”,那么我们就要围绕“统一”,了解两 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 (显示

3、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 好,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一、完成统一 “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战国末年,秦国已经具备了扫除六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及条件,为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回忆下秦国具备哪些统一天下的条件。 1、条件(课件显示)根据时间情况,可以简略讲解 首先从秦国来看,商鞅变法是重点,它奠定了秦国雄厚实力的基础。变法后 的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力量都得到了发展,从而使秦国成为战 国后期“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同时,秦国使用了正确的外交策略,在以前“连横”的基础上,发展了 一套“远交近攻”的策略,即先打败及削弱靠它最近的国家,如韩国、魏国 ,而暂时

4、对东部较远国家姿态友好,并用大量金钱财宝贿赂其豪臣,从内部九寨沟县玉瓦中学2对它们以瓦解。 其次,从六国及社会发展来看,六个国家不团结,被秦国各个击破。而在七 雄争夺土地、人口的漫天战争中,人民忍受的是难以言说的痛苦和灾难。因 此,渴望和平、统一,结束分裂、割据是人民的心声,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 那么,毫无疑问,灭六国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秦国的肩上。而此时,秦国的 国君嬴政确乃能肩负历史重任的一代英雄。副板书:商鞅变法、“远交近攻”、秦王嬴政 (简要讲解嬴政事迹)嬴政,姓嬴名政。13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 由于年龄小,由仲父吕不韦辅政。22岁亲政后,发现宦官嫪毐和相国吕不韦 的权力很大

5、,于是以果敢的胆量一举歼灭了两个集团,杀死了嫪毐,免除了 吕不韦的职务。之后,任用李斯、王翦等一方面继续沿用“远交近攻”的策 略,另一方面,以非凡的气魄,大刀阔斧地进行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 ,即嬴政29岁那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他39岁那年结束,他用了仅仅十 年的时间便将六国扫平统一了。 下面我们就看看他完成统一的这个过程。 过程 (课件显示) 通过刚才我们对他们“远交近攻”策略的了解,大家想想,秦国将首先灭掉 哪个国家?是的,离它最近、实力又较小的韩国。 (在学生回答时,点击课件显示战国形势图,并按顺序删除六国的名称 及时间,最后用散开式放大“秦”字,再从左嵌入“公元前221年”,

6、并点 击都城咸阳。通过形象的画面以加深学生对扫灭六国过程的印象。) 教学生谐音法记忆: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谐咽气)。 六国统一了,时间:公元前221年。大家要把这个时间记住。在这个时间之 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做“秦朝”了。定都 咸阳。秦王嬴政登上了统一国家的最高宝座。 现在大家翻到52页,看看秦朝的疆域图,我们了解它的东西南北的“四至” :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即今天甘肃境内,北到“长城”或“阴山 ”,南到“南海”(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3、时间:公元前221年(咸阳)(课件显示) 4、意义(课件显示) 那么统一之后有意义吗?(学生答:有)是的,有,而且是大

7、大的有。 大家和同桌讨论及思考下有什么意义。 (叫一学生回答一下) 第一、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师:请在重点词语下重点标记。那么,我们再切身想一想,大家是愿意生 活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呢,还是愿意生活在和平统一的时代?毫无疑问,和平 时代。) 第二、统一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符合广 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此点为增加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产 生历史情感)。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更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 并战争,终于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摆在秦王嬴政面前的还有更艰巨

8、 的的任务,那便是如何巩固统一,因为统一后疆域广阔,情况复杂,各国残 余的贵族势力还念念不忘恢复旧土。为此,如何巩固统一的问题便成为摆在 嬴政面前十分棘手的问题。那么,秦王嬴政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 (停顿一会,让学生思考一下) 嬴政可谓卓越的政治家,他将从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巩固国家,如包含政治、九寨沟县玉瓦中学3经济、文化等方面。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这位“千古一帝”的具体作为。 (显示: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 首先,我们看政治方面。 二、巩固统一(课件显示)1、政治措施(课件显示)(15分钟) 秦王打下了江山,成为了统一的秦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他内心喜悦啊,觉得 自己创下的是“惊天

9、地、泣鬼神”的前所未有的伟业,于是,他要通过各种 措施来证明他的伟大,他的崇高。 (1)皇帝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 首先,从称号着手。他觉得称王已经不能显示他的威严了,他说:“今名号 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 那大家想想:秦王最终选择的是何称号?(让学生议一议,然后齐答) 是的,选择的是“皇帝”这个称号。为什么呢?因为秦王嬴政认为他“功高 三皇,德过五帝”,于是把前人用过的最尊贵的称号“皇”和“帝”结合起 来,号称“皇帝”,从此,便有了一个新词,一个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 称号 “皇帝”,这个称号将最高统治者神化及圣化了,他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直到清朝灭亡。嬴政自

10、称“始皇帝”,因为他不仅要自己当皇帝,而且要让 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永远当皇帝,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代依次称二世、三 世,以至于千万世。 伴随“皇帝”的产生,还有一些列的制度生成,如,皇帝自己称自己为“朕 ”,大臣们称皇帝为“陛下”,皇帝下命令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一点: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 ,国家重大事物将由他一人决定(这是皇帝制度的第一个方面,请在书上作 下重点符号)。 过渡:秦始皇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政事无论大 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但全国的事这么多,皇帝一个人管得了吗?( 学生回答:管不了)那怎么办呢? (生:找帮手

11、) 是的,他必须要有自己的帮手,有自己的左膀右臂来辅助自己。那大家想想 ,他将在中央设置什么职务?或者你是秦始皇,你打算设置什么职务来管理 国家的方方面面呢?(让学生讨论下,然后叫小组派出代表回答) (2)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显示课件) 经过考虑,秦始皇准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位,我们简 称他们为“三公”,看看他们分别管理什么?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 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他们都是秦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都由皇帝任 命,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他们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其中,丞 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显示课件) 有人帮着始皇

12、管理中央了,那还需要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啊。围绕地方究竟应 该实行什么制度,中央的朝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大家看看51页的小 字部分,我找同学分角色朗读下(学生朗读)。 好,现在大家告诉老师,秦始皇选择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是的,在地 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 能世袭。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等。从此,西周以来的分封 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大大削弱了。这是中国 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 深远。 我们记住几个特别的“郡”:最北边的是“辽东郡”,最南边的是“象郡”九寨沟县玉瓦中学4,

13、最西边的是“陇西郡”。而我们重庆当时属于“巴郡”,四川成都带属于 “蜀郡”。 接下来,我们看看51页旁边有“议议”,问我们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那我们想想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分析整个国家行政机构的特点(对 照课件):首先,皇帝有绝对的权力,也就是说,从决策到行政、军政、财 政等大权,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他集国家的权力于一身。那么,这样一种一 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我们把它叫做“专制主义”政体, 它与民主政体相对立。 其次,地方政府在管理上独立性强不强啊?不强,在政治、经济、军事 等方面,它都要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书上说了一句 话: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

14、帝任免,并且,必须绝对服从皇帝命令。 这个“绝对”就体现了自下而上的集权特征。所以,我们把这种地方受制于 中央的管理体制叫“中央集权”。 所以,归纳起来,此时秦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可以说,秦朝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自秦 开创后,我们历代封建王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政治体制,所以,它对历史的 影响极为深远。 过渡:政治制度建立了,国家要正常运行,还需要有“资金”啊,于是赋税 征收等提上了日程。 现在,大家将你们制作的或搜集的战国时期各国钱币拿出来,大家现在就相 当于原各国子民了,我派一位“大臣”到各地方来收税。 (情景设置:一学生以“大臣”的身份收上

15、大家准备好的钱币,有刀币、布 币、蚁鼻钱及半两钱等,然后上来汇报:“报告长官,各个地方的钱币都不 一样,换算起来极为麻烦,您看,我们收税存在有极大困难。百姓们也常常 因为钱币不一样,贸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下官还发现每个国家的度量 衡也不一样,买卖和征税困难重重。下官觉得应该将这件事禀告皇上,将货 币及度量衡统一,才能更好达到我们大秦国的统一。”师答:“此言即是, 马上本官就禀告皇上。”)经研究决定,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出台。 2、经济措施(课件显示) (1)统一货币(课件展示)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都不尽相同。韩、赵、魏通行的是布币,齐、燕通行的 是刀币,楚国通行的蚁鼻钱,秦国用的是外圆

16、内方的秦半两。秦统一六国初 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人民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极为麻烦 的现实问题,于是,统一货币势在必行。那么,那一种货币将成为统一国家 的货币呢?当然是原来秦国使用的“秦半两”,除了它是秦国曾经使用 过的货币外,还有另外的原因,如它更便于携带,不会“脱颖而出”;另外 ,它外圆内方,符合中国人的观念。 (逐次投影战国时期货币图片,及展示同学们制作的货币。) (2)统一度量衡(课件展示) 度量衡是指度制、量制、衡制的总称。度是指计量长度的器具,如“尺、丈 ”;量是指计量容量的器具,如“斗、升”;衡是指计量重量的器具,如“ 秤”,。“秦陶量”就是一个计量容量的量器,“秦八斤铜权”就是一 个衡器。 而当时各诸侯国度量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