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5426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CL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 李斌 师毅 发布时间:2010-07-082009 年,TCL 集团国际化以来首次实现销售收入正增长,经营性盈利同比增长 2 倍多。2009 年岁末,TCL 又顺势而上,启动 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将成为国内首家具有液晶电视全产业链能力的彩电企业。2010 年 4 月 29 日,TCL 集团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顺利获得证监会通过。本次募集资金不超过 50 亿元,用于投资 TCL 集团 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使 TCL 在未来液晶电视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带动集团业绩稳步提升

2、。2009 年,TCL 集团国际化探索五年后,公司主营业务均实现了盈利,集团整体经营性盈利达 2.1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3%。至此,TCL 终于再现王者本色,又一次驶入公司成长和发展的轨道。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认为,业绩提升是公司持续实施“固本强基、逆境而为、保持健康增长”的稳健经营战略,围绕多媒体和通讯等核心业务,整合有效资源,提升经营效率,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同时,带动核心产品和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的结果。2009 年年底,TCL 借机顺势而上,积极布局以显示终端为核心、上下游一体化整合的全产业链,同时强化内容应用服务,与 CNTV 和杭州华数携手合作。2010 年,TCL 集团制定

3、了基于 LED 基础上的新一代互联网电视战略,打造“面板-模组-整机-内容一体化”的清晰战略,由此迈入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借助行业大环境向好的机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依靠资本和技术优势,在液晶面板项目的助力下,打造“领跑下一个十年”的完整产业链。TCLTCL 步入稳健发展轨道步入稳健发展轨道2010 年 3 月 10 日,TCL 集团发布 2009 年财报显示,TCL 集团国际化以来销售收入首次实现正增长。其旗下多媒体、通讯、家电等产业群全部实现了经营性盈利,这也宣告了TCL 集团已步入稳健发展阶段,国际化的效果也在逐渐体现。年报显示,2009 年,TCL 集团营业收入达 442.95 亿元

4、,实现净利润 4.7 亿元;在全年销售收入中,多媒体业务占比最大,占 TCL 集团销售收入的 62.3%。更为重要的是,TCL 集团的海外收入达到 165.81 亿元,其中,欧洲市场 LCD(液晶显示器)的销量较 2008 年同期上升 77.5%;北美市场公司 2009 年的 LCD 电视销量比 2008 年上升 58.4%;新兴市场表现最为突出,销售量较 2008 年同期增长 316%。目前,TCL 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收入比例为4:6.海外业务的增长回应了市场对于 TCL“国际化”进展的担忧。如今,TCL 集团已经从中国市场的区域性品牌成长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 40%、完成国际化布局的跨国品牌

5、。李东生表示,国际化所带来的全球视野供应链,将给公司带来持续的贡献。2009 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经历了最困难的一年。然而,这一年却是 TCL集团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体现 TCL 集团五年稳健经营结果的一年。TCL 集团除了在彩电核心技术方面,如自然光液晶显示技术、3D 显示技术以及互联网电视技术不断突破外,在产业升级方面已经成为行业的急先锋。同时,TCL 在国内彩电企业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完备的液晶模组工厂在 2009 年也实现量产,并完成了彩电产业链条上重要环节的模组整机一体化工程。目前,TCL 拥有6 条模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 600 万片的规模,加上 201

6、0 年新增 2 条线以及未来第三期的规划,TCL 最终将形成 1000 万台模组制造规模;在整机部分,公司投资 6 亿元的整机制造厂已投产,2010 年将形成 500 万台的整机制造能力,加上第三期的 500 万台规划产能,最终,TCL 将形成 1000 万台的整机制造能力。TCL 集团的整体业绩能够在 2009 年实现逆市增长,也得益于国家的各项政策扶持。“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惠民工程”等新政策,使 TCL 集团受益匪浅,不但给企业创造了机遇,还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一直以来,TCL 除占据城市高端市场外,高度重视三四级市场的开发和拓展。目前,TCL 拥有

7、最完备、覆盖面最广的三四级市场家电营销和服务网络,品牌影响力巨大,其彩电、手机、空调、白家电等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很多地方有 TCL 王牌村,一个村用的都是 TCL 的产品。TCL 集团抓住这一机会充分发挥制造、产品、服务等优势,进一步拓展了三四级市场,扩大了销售,提高了 TCL 在三四级市场的占有率。TCL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不仅是对公司经营能力的肯定,而且为 TCL的再次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占据网络电视制高点占据网络电视制高点2010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在 20102012 年重点开展光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

8、入试点,并于 20132015 年全面推广。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市场对于这类上市公司的关注。作为互联网电视的全球领先品牌,TCL 更是备受青睐。作为全球最早进入互联网电视研发的企业,TCL 集团无论在技术、功能还是内容服务方面都全面领先于其他品牌。TCL 从 2009 年开始就率先在中国市场上掀起了一轮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平板电视升级浪潮。除了在产品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TCL 以原创性的自动升级互联网电视开启了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并借助全球化的网络布局展开了新的竞争。2010 年,TCL 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服务新要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今,TCL彩电的售后服务规范在内容流程、人员素质、服务

9、配套等三方面实现了系统性创新和升级。MiTV 互联网电视推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在线观看、影视下载、在线教育、卡拉 OK、体感游戏、资讯快报等丰富的内容和功能,而且其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和“人机交互设计 ”也使消费者感到简单易操作。此外,TCL 的 MiTV 互联网电视独有的智能在线升级平台,为广大已购机用户不断增添更多新功能。目前,TCL 集团已进行了第六次后台自动升级,所有 TCL 互联网电视的用户将陆续获得由华数传媒所提供合法正版的、海量的精彩视频内容。近日,TCL 集团新一代互联网电视战略在研发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国内首款基于Android 系统的智能电视研制成功,

10、并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将在年内上市。智能电视的推出,实现了 TCL 的平台开放,使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功能和互联网内容服务,增加了产品的消费粘性,TCL 有望在这一领域实现快速增长。近两年,TCL 集团又与多家内容运营商和彩电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综合性能俱佳的“欢网”平台。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互联网电视作为数字互联网时代的高科技信息家电,涵盖了 TCL 当前在液晶电视领域的众多尖端科技,有望使 TCL 成为国内网络电视平台系统的杠杆。据 iSuppli 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电视市场容量将由 2009 年的 1470 万台增加到 2013 年的 8760 万台。而

11、在国内,互联网内容通过电视输出的流量,每年的增长速度约104%。来自奥维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年末,互联网电视占电视总量的比重已经升至 8%,预计 2010 年销售增速将超过 50%,销量比重将会达到总量的 35%以上,市场规模超过 300 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TCL 集团凭借其技术、功能以及内容服务方面的领先能力成功了占据互联网电视领域的制高点,将成为“三网融合”的直接受益者。“8.5“8.5 代代”构建全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目前,彩电行业正处于从 CRT 向 LCD 迅速转型时期,据 Display Search 最新预测,2012 年,液晶电视全球销量将达 1.88 亿台,年

12、均复合增长率达 15%,届时中国市场份额将达 21%,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消费市场。中金行业研究报告也显示,目前,国内彩电存量高达 4.7 亿台,其中约 4.1 亿台是 CRT 彩电,LCD 彩电存量不到 6000 万台,占比约 15%。预计城镇用六年时间、农村用十一年时间替换存量 CRT 彩电,液晶电视市场空间巨大。然而,液晶电视的关键性核心显示部件大尺寸液晶面板却完全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中国大陆液晶电视用大尺寸面板几乎完全需要进口,基本丧失了行业的话语权。中国企业现阶段必须掌握液晶面板的研发和制造,积极抢占产业的制高点,构建全产业链,才能争夺液晶电视产业的话语权。正因为如此,国家对平板显

13、示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6 年至 2020 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作为我国的战略发展产业来抓。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公司自身发展战略需要的大背景下,2009 年 11 月 17 日,TCL 集团宣布与深圳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245 亿元,建设主要依靠我国自主创新建设的、迄今国内最高世代 TFT-LCD 生产线第 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此举是我国在建立平板显示产业竞争力和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迈出的关键的极具战略眼光的一步,也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个新的里程碑。如果这个项目进展顺利,一方面,TCL 将拥有自主发展话语权,另一方

14、面,优秀的液晶研发团队也将成为对抗日韩彩电企业的一面旗帜。液晶面板具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资本和技术是 TCL 集团实施该项目的最大挑战。按照规划,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 100 亿元资金由股东出资,其中,TCL 集团和深超公司各出 50 亿元,剩余资金来自银行贷款,深超公司的国资背景也将给融资带来更多便利。2010 年 5 月 31 日,TCL 集团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顺利获得证监会核准。至此,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资本问题得以解决。此次增发,李东生和大股东认购逾 5.5 亿元,限售期达 36 个月,彰显出公司高层以及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看好,有能力做好液晶

15、面板项目,打通全产业链的信心和决心。增发顺利实施的同时,另一关键因素技术团队的组建也已完成。TCL 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面板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表示:“掌握了液晶面板的量产技术,就意味着将掌握全球彩电产业的话语权。”目前,华星光电由贺成明、陈立宜、金 植等领衔的,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被业内称为“最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的”,具备液晶面板全流程技术覆盖的近 200 人的技术团队已经组建。在当今高世代生产线技术中,由建厂技术、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三部分组成,其中,建厂技术已非常成熟,可通过工程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解决;工艺技术的大部分已固化在工艺设备中,

16、可由设备厂商提供保证;在产品技术上,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可以解决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技术上,强大的技术人才配备将为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液晶面板项目按计划将于 2011 年 8 月开始试生产,同年四季度实现量产,2012 年 12月达到满产,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预计将实现产能月加工玻璃基板 12 万张,年产 26英寸至 32 英寸、46 英寸以及 55 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约 1750 万块。届时,大部分产能将由TCL 自行消化。至此,标志着 TCL 集团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直接成为大尺寸面板供应商,将摆脱上游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彩电企业的竞争实力,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布局的纵向完善与横向平衡产业布局的纵向完善与横向平衡随着 TCL 集团 2009 年各项业务的全面盈利、互联网电视领域的不断深耕及 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启动,我们清晰地看到了 TCL 未来的发展战略:第一,建立以多媒体显示终端为核心的、上下游垂直一体化的液晶电视产业链。并依托全球布局的产业优势,建立国内最具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