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995266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的学术体系与发展史刘志杰中医的学术体系,可以用“两大派别,三大体系、四大辨证”来概括。两大派别,就是医经派和经方派。 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 ”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首先,医经派,包含了全部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个理论,就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以及气血、经络、脏腑等解剖、生理、病理等。这个基础理论,是三大学术体系的共同基石,为后来的中医学术分类,打下了伏笔。于

2、此同时,医经派又系统研究论述了五脏辨证理论和经络辨证理论。五脏五纲辨证,重点以五行学说的框架理论模型为依托,以脏统腑,以五脏虚实补泻立法,纲要简明、理法方药具备,立足方证对应,运用灵活,疗效显著。形成了系统的五脏五纲辨证体系。因其采用药物方剂治疗,因此,其理论虽为医经理论,但是也把他称为经方。另外。又对经络辨证和治疗的理论,做了系统总结,对经络采用阴阳分其类,五行、营卫气血论其理,以八纲辨证为依托,在辨证上,分为经络的“六经辨证”和“十二经(奇经八脉)辨证” ,强调“穴证”和“穴症”的对应,选穴及其配伍,相对灵活。五脏五纲辨证和经络辨证,又时常合并运用,针药并施,提高了疗效。这是医经派的特色。

3、以黄帝内经和辅行诀经典为代表。经方派,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汤液药物治疗疾病的学术。以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远古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为圭臬。这个学派,以阴阳的三阴三阳为理论模型,用六纲框架为基本辨证工具,结合阴阳、卫气营血与五证病机,采用汗吐下温等方法,辨证清晰灵活,方剂配伍严谨固定,强调方证对应,辨证准确,效如桴鼓。广义的经方派,泛指运用药物来治疗疾病的学术体系。包括医经派的五脏五纲辨证体系。狭义的经方派,单指六纲辨证体系。归纳一下,就是两大流派:医经派和经方派。三大体系:五行理论体系、阴阳理论体系、经络理论体系。四大辨证:五脏五纲辨证、三阴三阳六纲辨证、经络十二纲(奇经八脉)辨证、经络六纲辨

4、证。这四大辨证的理论,各自有其单独的系统理论,不能彼此混淆参杂。自王叔和开始,就没有看清这个问题,理论彼此混淆夹杂,出现了对古经典的臆断乱解,中医的理论和疗效,由此逐渐步入没落衰颓。下面,用我的学生程刘海医生总结的一片文章,简要说一下中医发展史。中医的历史认清了中医的历史,才能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如何?认清了中医的历史,才能知道古中医的学术问题?正所谓:学术,需探其源,切勿随其流。惟有源头活水来嘛。现在的中医发展历史,多数人采用了中医医学院校的说法:雏形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元,鼎盛于明清,问难于南京,苏醒于中华。这些都在中医课本上可以见到的。其实,这种观点多属于赞同中医理论的复杂化,并且绝大多

5、数都是具有可观性,并没有临床性的,也就是说:没有从中医自身发展来考虑。中医的自身发展,可以说就是取决于中医的疗效,疗效的变化决定了整个中医发展的命运。这一点从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明,要不然也不会有“取缔中医”闹剧发生。而这个闹剧到现在都还没有停止过,反而愈演愈烈,几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局面。归根结点,就是我们中医的疗效“变质”了。我认为:实际上,中医的发展,就是雏形于神农本草经 、桐君采药录 ,发展成熟鼎盛于汤液经法 、 内经 ,散落于千金方 、 辅行诀(这里面我只是把具有代表性的书籍说了一下。 )以下,我分成四点来说一下。一、中医的雏形。首先要明白,中医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当代实验室而来的,而是广大

6、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结晶。其里面含有千万英魂的生命,可以说,中医进行的是人体实验,是不折不扣的循证医学。更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千百万年(当然这个数字只不过是大概的,具体的如何,已经无从考证了)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用药经验。而这些用药经验保留了下来,最终被我们的神农炎帝根据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进行了分类,编写出神农本草经 ,这个也是经方体系的形成,为后来经方体系的发展、完善、鼎盛,奠定了基础;退一步来讲:就算是托名的,也说明了有这样一个有志之士在对前人经验进行总结。如此庞大的用药经验,不仅被炎帝所采用,还被另外一个圣哲“桐君”依据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

7、性归类,那桐君采药录就应运而生,这个可以说是医经体系的诞生,也为后来医经体系的脏腑方证成形播下了种子。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医学说除了起源于阴阳,经方与医经两个不同的体系还都利用了五行形成了各自的雏形。这个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五” 。要注意,这个时候的“五” ,并不是以后五运六气学说的“五” ;从这里还可以看得出来,中医的雏形的源泉可以说是一样的,都是实践和本草,只不过后来各自的发展有了变化而已。这个就是中医的雏形,或者说中医的起源,也形成了经方和医经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二、中医的成熟发展成熟鼎盛。在经方和医经形成后,其各自的发展历程也有所不一样。这段时间也是非常漫长的,一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

8、里,我们先了解一下经方体系和医经体系。在汉书艺文志说:“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 ,又有“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并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 ”这样就可以明显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经方体系,其理论就有隐藏性,重视用药经验、方证辨证;医经体系,可以说其就是致力于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一派,往往就是有证无方。上面说了,这个医经体系以桐君为先祖,从桐君采药录发展出脏腑方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在内经中就有相关的脏腑方证,但是有证无方,或

9、者说是证全方缺,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针不重汤(针,就是针灸,也就是经络辨证;汤,就是汤液,属于方证,分为六纲辨证(方证) 、脏腑辨证(方证) ) 。中医从用单味药物发展为组合成复方治病,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客观的例子就有当代:1972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 ,即是先秦时代的经方著作。复方,可以说就是我们所言的“汤液” 。这个也是中医的发展成熟的标志。其大概时间就是商周时期。第一,从中医这个“醫”的繁体字来看,古代的医疗行为与酒有关,所以有人认为:古代中医的汤液治疗起源于酒。酒,作为一种汤液存在,倒不如直接说:中医医疗行为已经与汤液有关,成熟于此。这个看起来像是一种推测

10、,实际上也是如此,因为第二点可以说明;第二,在周王朝中,已经出现了完善的医政系统。这个从周礼中可以看出,其述: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鉴、八珍之齐” ;疾医则是“掌万民之疾病” 。可以看出已经有了分工。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完善成熟的医疗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医疗人才,一个是医疗书籍,缺一不可,而医疗人才必须掌握系统的理论与经验。举个例子,秦汉以前医学发展的情况,其中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但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一套疾病传变的理论,扁鹊把齐桓公的疾病发展过程划分为腠理、血脉、肠胃、骨髓几个阶段,并说:“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

11、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 ,这种疾病传变理论与内经中的传变理论十分相似,这个说明了医经体系的理论架构是已经完善、成熟的,当然还有很多相类似的例子,这个就是人才的问题。对于书籍的问题,在汉书艺文志就有:医经七家,其代表著作有:黄帝内经 、 黄帝外经 、 扁鹊内经 、 扁鹊外经 、 白氏内经 、白氏外经 、 白氏旁经 ,但仅有黄帝内经一书承传下来;经方十一家, 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 、 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 、风寒热十六病方 、 金创方 、 汤液经法等。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环境下,应该还有一些经传不见其名的医疗书籍。这两个条件,同时说明了,商周时期,中医已经有了成熟的发展,

12、并且鼎盛。中医要鼎盛,要存活,必须有强大的医疗系统,有过硬的医疗效果,而方证就是医疗效果的体现。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也不会有一个完整的医政系统。随着西周的衰败,战争的不断,本来已经完善的医疗就会随战火消亡。这个也是上述诸多医籍不能保存下来的原因。经历了战国以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能留下来的已经是零零散散了。医经体系当中,就是一本内经 ,其里面也已经错简、脱简、阙文严重;经方体系中,最有可能留下来的就是汤液经法 ,这本书在后来流传中更是破烂不堪,到了汉末,出现了张仲景,他把汤液经法和收集到的经方文献进行“广论” ,这就使得经方体系得以重见天日,可以说,仲景不愧是经方大家。这个年代,也是经方体系由“

13、五”发展到“六”的时期,这个“六”就是“六纲” ,最开始的就是叫做“六微” 。看一下这一则古代的医疗故事:后汉书记载:“郭玉者,广汉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闲,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经、诊桩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桩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 ”帝叹息称善。这里就出现了“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 ”这个是关于“六微”的最早记载了。真是无独有偶,能说明故事中的“六微”就是:三阴三阳,在六微旨大论 。其里面就有提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