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048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用书上的练习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声现象练习题声现象练习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如图 1-习-1 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 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_产生的;如图 1-习-1 乙所 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声波可以传递_。甲 乙 图 1-习-12在下列事例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 地跳动;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收到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现象 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_,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

2、的是 _。 3电台、电视台的录音棚里的吸音壁上有许多楔形物,其作用是 _。二、选择题二、选择题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5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6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 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B蝙蝠的眼睛会

3、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7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范围大约是 2020 000 Hz。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 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2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 20 000 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20 Hz。8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牙齿和 下额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最大的是( ) A音叉抵在前额上;B音叉抵在牙齿上;C音叉抵在

4、下额上;D无法判断。9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10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是因为 雪地有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 会堂和剧院的 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为了装 饰。三、探究与体验三、探究与体验11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 1-习-2 所示)。小 欣认为是他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它们。请你设 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5、。12小红同学在探究材料隔声性能好坏时,选用了一只轻薄的纸盒,一只 厚重的木盒,两只不同的但均有振铃的闹钟。他实验的步骤如下:A将一只闹 钟放在桌子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大小;B紧接着罩上纸盒,再听 一听声音的大小;C将另一只闹钟放在桌子上,使其振铃发声,听一听声音的 大小;D紧接着罩上厚重的木盒,再听一听声音的大小。他发现,两次罩上盒 子后听到的声音大小几乎相等,于是他得出纸盒和木盒隔声性能是一样的结论。(1)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2)如果结论不正确,他在探究过程中有哪些不合理之处?3第二章第二章 光现象练习题光现象练习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一个人站在穿衣镜(平面镜)前 1 m,

6、他在镜中的像距他本人_。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反射的缘故。3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入射角应为_;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反射面射出,入射角应为_。二、作图题二、作图题4如图 2-习-1 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时的情形,请指认界面、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并指出玻璃的位置。5如图 2-习-2 所示,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30,欲使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平面镜应如何放置?随着太阳的升高,当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60时,仍欲使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应如何调节平面镜的位置?与原来相比,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

7、变了几度?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6在图 2-习-3 中,人在什么范围内能看到窗外一棵树的全部(作图说明,人能看到树全部的区域用阴影线表示)?图 2-习-1 图 2-习-2 图 2-习-3三、选择题三、选择题7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用放大镜中观看地图;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4C在路灯下出现电线杆的影子;D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9下列光现象中

8、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B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C“立竿见影”;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原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四、探究与体验四、探究与体验10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 2-习-4 所示实验:把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角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 5),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并记录了入射角 、反射角 折射角。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他把入射角增大到时发现折射光线突然消失了,把入射角减小为时折射光线又出现了。图 2-习-4他以为是实验仪器发生了什么问题,经检查,仪器等一切正常。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但又

9、有了新的发现: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比有折射光线时明显增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小明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光从玻璃、水等介质射向空气且当入射角大于某一个值时确实会发生这种现象,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听了老师的话,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想知道:这种玻璃的临界角是多少呢?玻璃和水的临界角相等吗?于是他重新进行了实验(从开始,入射角每次增加)。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数据。表表 2-12-1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度0102030404141.241.441.641.842/度0102030404141.2

10、41.441.641.842/度015.230.948.674.679.881.182.784.890?表表 2-22-2 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角与反射角、折射角的关系/度0102030404548248448650/度0102030404548248448650/度013427041758770182584090?仔细考察小明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请你针对“光从玻璃、水等介质射向空气且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个值时折射光线突然消失”这样一个物理现象,给它一个合适的名称。玻璃和水的临界角分别是多少?为什么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图

11、 2-习-5 是一块玻璃三棱镜,一束光垂直于上述玻璃做的三棱镜一个直角面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入射光线的光路图。这种情况下的三棱镜相当于什么光学器件?图 2-习-55第三章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一、作图题一、作图题 1画出图 3-习-1 中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甲 乙 图 3-习-1 2图 3-习-2 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透镜。图 3-习-2二、选择题二、选择题3实验表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A放大镜;B幻灯机;C照相机;D投影仪。4如图 3-习-3 所示,在观察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2、已知凸透镜 的焦距为 10 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25 cm 处,则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 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图 3-习-3 D正立、放大的虚像。5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 15 cm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蜡烛距透镜 40 cm 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 20 cm 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 18 cm 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 6 cm 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6照相时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大一些,照相机或人的位置调整正确的是( )A人离镜头近一些;B把暗箱拉长一些;6

13、C人离镜头远一些;D把暗箱缩短一些。7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物体离焦点 5 cm,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以上都有可能。8光屏上有一个由某凸透镜所成的清晰明亮的正立像,若用黑纸把该凸 透镜的上半部挡住,则光屏上的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亮度不变,上半部消失,只有下半部的像;B亮度不变,下半部消失,只有上半部的像;C亮度变暗,仍能成完整的像;D亮度变暗,只有上半部的像。9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实

14、像和虚像都有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三、探究与体验三、探究与体验10表 3-1 是小明设计的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果记录表。请把空 格填完整,仔细考察实验时获取的有关信息,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表表 3-13-1 像的性质物距(u)大小正倒虚实像距 (v)应用无穷远一点倒立实像v=f利用太阳光测透镜焦 距 u2fu=2f等大v=2f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fu2f实像投影仪原理u=f不成像无穷远uf正立uv(1)如果以焦点为参考点,则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距离透镜_;像的 大小_。(2)当 u=2f 时,成等大的像,u2f 时成_的像,u2f 时成 _的像。所以,u=2f 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3)当

15、u=f 时,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uf 时成实像,uf 时成 虚像。所以,u=f 是成像_的分界点。(4)成等大的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成放大的像时,像距_物距, 成缩小的像时,像距_物距。(5)实像总是_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虚像总是_立的, 像和物在透镜_。7第四章第四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 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 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_ _。2图 4-习-1 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 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 25 C; 信息二:_ _; 信息三: _ _。 图 4-习-13图书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