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995025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20 多年来,我们的 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创新是一 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那 么,什么是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据专家分析,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 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 30 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 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 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 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20 年实现全

3、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 15 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 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 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 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 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 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 39提高到 60,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 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 1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 410

4、倍,33 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 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 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 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目前,我国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 50,美国、日本仅为 5左右; 我国设备投资有 60以上要靠进口。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

5、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 20、数控机床售价的 20 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 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 “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 。对此,美 国进行了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 2500 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要避免依赖 于人、受制于人,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创新型 国家,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起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 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 际的战略思想,必须

6、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怎么坚持自主创新? 走自主创新之路,有人认为,既然是“自主” ,那就什么都应当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 新, “百分之百的知识产权”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创新的“可贵” 。 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确实,一些关键技术必须完全依靠我们自力更生。但我们强调的自 主创新,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的自主创 新。 自主创新的三方面内容 原始创新,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独立自主地去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 集成创新,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7、自主创新能力 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 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 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新中国成 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创新成果:“两弹一星”横空出 世,神舟飞船遨游苍穹,超级杂交稻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术发明推广今天,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科技人才已达 3200 万人,其中研发人员 105 万人,研发 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并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 研发能力跻身于

8、世界先进行列。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党的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 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实现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 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 代价高的现状

9、。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 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 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 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 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是根本出路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 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 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 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 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

11、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 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 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 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 化升级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

12、出了发展现代产 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 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对工业化有着极大的带动 作用,而且还丰富和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 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 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我国服务业与过去相比虽然有较大发 展,但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加快 发展服务

13、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要开拓服务 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 生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 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 三是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我国国情决定了今后农业的发展很难 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出路只能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要增强发展现代 农业的紧迫感,自觉把它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 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

14、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即:以保障农产品 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业率和商 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 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 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 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 2030 个百分点。第二,现代农 业是以市场

15、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 大化。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 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 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 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 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

16、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综合性措施。必须按照我 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 公开的内容,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当然,强调尊重和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推卸或减小各级政府和相 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管理 为服务,在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和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调 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并带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从多方面增加对新农村 建设的支持。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还要在全社会发展群众,进行结对 帮扶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