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壳资源大幅贬值 重组“魔方”已渐渐玩不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4965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股壳资源大幅贬值 重组“魔方”已渐渐玩不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A股壳资源大幅贬值 重组“魔方”已渐渐玩不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A股壳资源大幅贬值 重组“魔方”已渐渐玩不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股壳资源大幅贬值 重组“魔方”已渐渐玩不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股壳资源大幅贬值 重组“魔方”已渐渐玩不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股壳资源大幅贬值股壳资源大幅贬值 重组重组“魔方魔方”已渐渐玩不转已渐渐玩不转 2003 年 12 月 01 日 09:15虽然仍不排除个别绩差股通过卖壳重组会演绎出山鸡变凤凰的神话,但壳资源整体性贬值的趋势已是日益明显。又近年末,一位资深证券界人士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绩差公司要想进行突击重组,重组方纵使列出千百个理由,也不能让投资者信服;壳资源价值的迅速缩水,肯定会导致一批“戴帽”公司退市,它会使市场逐步抛弃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实际上,不少绩差公司连日来发布重组公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类公司的突击重组进行得颇为冷清。市场环境的变化,让绩差公司在重组是进是退的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

2、。壳资源一度炙手可热曾几何时,相当一部分证券界人士认为,由于中国证监会执行严格的上市标准,“上市”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退市机制不规范又是“壳资源”价值始终存在的原因。资深市场人士说,中国上市公司以往的重组有两大驱动力,这一点与西方重组有本质区别:“一是 A 股壳资源稀缺,重组成为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 A 股市场的捷径;二是通过财产置换,可增加资产增值的机会”。一位会计专家同时向记者分析,某种程度上,此前中国证券市场对重组资产质量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因为上市公司资产价值与非上市公司资产价值有着天壤之别,前者价值往往被市场高估。 ”昆仑证券的苏武康说,重组方一旦成功借壳上市,尽管不会马上获

3、得融资机会,但与重组、辅导期和排队等候上市相比,23 年的重组期“并不算漫长”。实际上,对于重组方而言,收购上市公司可达到三个目的:第一,获得了进入资本市场的准入证,为今后的直接融资作好准备;第二,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原上市公司的“剩余价值”;第三,国有股全流通是大势所趋,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并轨的巨大收益预期,使得众多利益集团趋之若鹜。即使是短期内这一预期无法实现,场外协议转让亦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壳资源迅速贬值在 2003 年,只有ST 华靖等极少数公司经过重大重组后表现依旧抢眼,但这也与以往重组股股价动辄翻倍已不可同日而语。由此看来,新的市场环境让壳资源“重组”,面临着全新的课题。因为,目前

4、看来,收购壳资源的买卖已经不是稳赚不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财务顾问称,今年 7 月,某地产商通过买壳控股了一家上市公司,其运作思路是在充分掌控公司信息的条件下,在证券二级市场上意欲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今年股市恰逢是个投资理念变革最激烈的一年,加之房地产题材也缺乏想象空间,因此跟风盘寥寥,其后果可想而知。有证券界人士对此评论道:这种玩法如果在前两年或许是高效赚钱办法,而在眼下这种市况,这种操盘战术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其所冒风险与可能获得的收益不成比例。实际上,投资者对公司重组的怀疑也已经体现在市场股价上。日前,ST 鲁银公告重大资产置换,将置入第一大股东莱钢集团盈利稳定的带钢厂和粉末冶金公司

5、资产。若是在前几年,这类股票一般都会在二级市场上有不错的表现;但没想到公告一出,ST 鲁银股价竟一度跌停,同样的情况也曾发生在ST 白鸽等股票身上。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上述现象透露出一个信号当前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已经不再像前些年那样稀缺。对于绩差股来说,既然“壳资源”不再值钱,突击重组就往往会遭遇市场冷眼。买壳难有新“猫腻”“对于那些没有实质性业绩支撑的股票来说,仅凭资产重组的账面魔术已经打动不了投资者”,昆仑证券苏武康的态度相当明确。他表示,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相当一部分壳资源已成了重组方和投资者再三挑剔的对象。金元证券的赵兵分析,现在的投资者之所以对绩差公司重组持截然不同的观点

6、,本身体现了两种思维。 “一是市场经济规律本身起作用,大家希望能以规范化的标准看待各式各样的公司重组;另一种是由于证券市场中某些资源尽管具有有限性,但在现行框架下,重组各方的妥协方式会越来越少”。 “重组惟有实打实的干, ”他强调。壳资源缘何在重组模式上难有新的“猫腻”?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及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逐步实施,上市公司的重组环境渐趋严谨,以往一些“打擦边球”、 “报表重组”的做法已不适用,实质性重组成为惟一有效的“救生”手段。同时,前期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证券监管法规,对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收购、增发融资等作出了规范,尽管这些政策使上市公司重组的针

7、对性、可操作性更强,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又限制了上市公司过度“运作”的空间,使 ST 公司的壳资源价值下降,重组方对重组失去兴趣。正是因为这样,新的重组才有了新的内容。市场有观点认为,对于绩差公司来说,目前更大的机会来自于所在行业的复苏,而不是账面游戏,如 ST 东锅适逢电力行业发展时机,业绩得以大幅提升,二级市场股价也高歌猛进。然而对于大部分壳资源来说,在业绩提升无望的前提下,退市的风险已经逐步摆到面前。据专业机构统计,目前在最具退市风险的 62 家ST 公司中,23 家公司预计 2003 年全年实现盈利,将摘掉“”标记;21 家公司预计将出现亏损,面临暂停上市命运;18 家表示难以确定或没有预测。西南证券的田磊预计,2003 年报后可能有近 30 家 ST 公司因连续亏损三年遭遇暂停上市,远远超过去年的 12 家。这可能是证券市场中,年度暂停上市公司数的新纪录。(深圳特区报) (新华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