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4918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殊途同归的中和原则 2011-02-10 10:41:0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孙禄堂先生以易为指导,通过自身的武学实践并结合前人的经验,建立了传统武学共同的基本理论: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体用理论。强调了武学修为的本质是“拳与道合”。先生总结出拳术的基础在于内劲。他在其形意拳学第六章中写到:“中也者,形意拳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在其拳意述真第四章指出:“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

2、,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之内劲也。”无有独偶,中国围棋泰斗吴清源,早年以“围棋神童”出入段祺瑞府邸以及今雨轩棋席,14 岁东渡扶桑,开始其职业棋手的生涯。19岁运用自创的“新布局”,与本因坊秀哉名人对弈,开创了围棋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此后的几十年,吴氏横扫千军,超越前贤,在“升降十番棋”的白刃战中,以把所有对手打成降格的战绩,雄居“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在其自传中的精神中亦称,其理想是“中和”,“21 世纪的围棋是六合之棋”。围棋的棋子分黑白,本身即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之意。吴先生所追求的理想即是“中和”。他指出,在围棋上中和棋盘上棋子的效率的一手即为最佳着手。围棋的理想也

3、是中和。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亦即棋盘上所谓的最佳应手。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的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即棋子的效率。拳与棋,都是我极为喜爱的文化。围棋断断续续下了十多年,太极、形意也练了两年多,却水平有限。以前阅读孙先生的武学理论,曾弱智地认为先生的理论,是不是有牵强附会之嫌。前些日子,突发神经,买了一个较不错的围棋盘与棋子,引出打谱的兴趣,于是借了吴清源大师的我想这样下棋谱,又借了吴先生的自传中的精神日日回味。不想,孙吴两位先贤不约而同地以各自的卓越实践,提出了“拳与道合”、“棋与道合”

4、的拳棋真谛。它们虽分属不同技艺,却列途同归。在拳,拳与道合,即自身协调的修为;在棋,棋与道合,即是全局平衡的修为。拳与道合的基本思想,即技击的全部技术以内劲为统驭。内劲是道在拳术中的具体体现,内劲表现为由身心功能产生的自动反馈调节作用的适应机制,即顺应自然之协调。棋与道合的基本思想,即博弈的核心技术以全局制衡点的选择为统驭而不是计较局部得失之优患,即整体(黑折双方)感的平衡。吴先生的新布局“三三、星、天元”也是制衡全局的要点。高手棋谱中应手,也曾百思不得其解却总觉得他们的棋形完整、优美,还不易被攻击,即使受攻,也极易成活。也许高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全局制衡感,应手时的得失分明。想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