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251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06 6 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岁宝宝的关键敏感期来源:幼教网 2010-08-18 13:30:03标签:学龄前教育 敏感期幼教精华资讯幼教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免费订阅所谓敏感期,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敏感期的发展在 0-12 岁,但最主要的时期是 0-6 岁。敏感期的表现是孩子在一段时期内重复做某一件事,对别的事情不感兴趣。儿童在 0-6 岁的心智发展的外在形式的主要是以敏感期体现的,每一个敏感期的出现都将引发下一个敏感期的出现,是一个接一

2、个组成的。敏感期是保证儿童未来良好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敏感期是螺旋发展的,会重复出现,每经过一个敏感期,孩子的心灵就会成长一些,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也会随着提高。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 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了 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 6-12 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但现实是,在学习压力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得到的心理帮助和关怀非常少。他们既得不到 6 岁以前来自父母的宽容和疼爱,又得不到长大后成人给予的尊重。在纷乱的心绪中,他们孤独地成长着,错过了成长中一个又一个关键的敏感期,就如错过花期的花蕾,等待着或许再也没

3、机会到来的绚烂绽放。在孩子生命的前 6 年,是由许多的敏感期组成的。在此,我们逐一为您梳理 06 岁的宝宝典型敏感期,教您抓住机会,让每个宝宝的成长之路都花开四季。一、口和手的敏感期一、口和手的敏感期案例一:8 个月的迟迟喜欢左在玩具堆里玩,孩子抓住什么就放到放到嘴里又吭又咬,还口水流老长的,无论是硬的还是软的他都用口尝过遍,感觉什么都是很好吃,什么都可以吃到肚子里。儿童是通过口和物体亲密接触,就是这样孩子慢慢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可以吃的。案例二:株株喜欢水,妈妈常常用大木桶给她洗澡。妈妈用舀子把水慢慢的倒进桶里,株株喜欢用手去抓,看看,抓住了!抓住了!可是再看看手,手上什么都没有?孩子

4、被这个现象所吸引了,每次都去抓,可是就是抓不住,乐呵呵的,反复玩着,好不开心。真相:通过口的不断的探索使脑很好的得到发展,并唤醒了手的灵活性,孩子就开始用手来探索。孩子见到方的就捏,见到圆的就按,见到线就拽,见到扁的就扔。孩子把手放在墙角摸一下,握紧拳头,再张开,就这样不停的玩起来,看起来孩子在做一个简短的动作。其实孩子用手去捕捉到任何事物,来认识世界,增加了手的灵活度,通过手去摸去揉,去扔去拽,来感知一切用手能接触的东西物体,来感知他们之间的差别,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孩子用手的探索需要反复去体验,去抓水去抓沙。孩子这是与环境有个真实的连接。孩子是通过手的探索来协调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孩子通过

5、手的探索发现外在的世界并建够自己内在的世界。这是孩子很重要的认知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很容易被成年人所忽略掉。我们家长应了解到,手是儿童最好的感知工具,手的活动不是一个简短的动作,而是幼儿是有目标探索世界的行为。这样世界在儿童的跟前变得鲜活起来。处理的方法:准备一些可以让孩子咬的玩具,将玩具洗干净让孩子玩;生活环境是孩子发展手的最好环境,同时也可以给孩子提供能动手活动的材料,如废报纸、用完的化妆品的瓶子、螺丝和螺母等,让孩子自主的发展手的智能。还可以和宝宝一起玩一个亲子游戏来帮他度过口和手的敏感期。下面简单介绍下玩法。妈妈把宝宝放在妈妈的腿上,把大小颜色软硬各不一样的多个球放在宝宝跟前,宝宝会用小

6、嘴小手去触摸,去感知,去探索。球在地上滚动是让宝宝爬行的去抓球。整个过程中家长让宝宝鼓励引导孩子去探索,这样增进亲子关系。二、空间敏感期二、空间敏感期案例:“哗”的一声,2 岁 6 个月的小南南又将豆子撒了一地。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看来暂时不能指望她归位了,妈妈过去帮她归位。她很快发现妈妈在不停地将豆子归拢,这个发现让她更起劲地将豆子撒到其他地方。伴随着豆子“啪啪啪”落地的声音,她的脸上透着微微的惊喜。在上早教班时,小南南还喜欢将教具搬来搬去,把立体几何组拿到梯道里,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将它们藏到工作毯里。如果圆柱体插座的洞穴里有珠子,不用问,那一定是小南南干的。有一天,小南南发现粉红塔与棕色阶

7、梯可联合垒高,她欢呼雀跃地站到了小椅子上,要与那塔状造型试比高。在工作时间里,老师不断发现小南南将彩色圆柱体组从她的工作毯上扔到别人的工作毯上,或者把珠子、蚕豆一颗颗地扔在教室的地上。在餐厅里,常常可以看见小南南推着小椅子跑来跑去。小南南空间的敏感期到来了。表现:喜欢移动物体、扔东西、垒高,喜欢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喜欢钻进不同大小的空间感觉,喜欢爬上爬下、跳、跑,喜欢旋转、攀爬等。真相:经过了口和手的敏感期,孩子能自由使用手了,就开始探索空间,反复仍东西。这个过程从 0-6 岁不间断,每个年龄阶段发展内容不同。儿童首先发现物体是分离的。比如 1-1.5 岁的孩子爱玩钻小洞的

8、游戏,以此体会不同形状大小。孩子从子宫的小空间进入大空间,在突破自我,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要感知移动物体在不同空间的感觉,感受大空间的喜悦、小空间的安慰。0-6 岁儿童的智能不是学来的。儿童的空间不是大人所想的那样靠想象出来,而是身体感觉出来的。爬、走、上下楼梯,儿童不断地突破极限,创造自我,建立空间意识。最初儿童的运动是眼、手、腿、脑的协同过程,需要幼儿付出很大的努力。解决方法:给孩子自由,让儿童身体充分运动,家长要克服恐惧心理,给孩子更大的空间,父母在旁边悄悄保护孩子的安全,让孩子跳下。提供可以仍垒的材料,让孩子完成空间探索。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堆叠水果罐的游戏。三、秩序和执拗敏感期三、秩序和

9、执拗敏感期案例:妈妈每天下午四点钟,都会躺在自家后花园的一张躺椅上给萌萌讲故事。有一天她生病了,还没讲几句就感到很不舒服,和萌萌说完对不起后,便回家里躺在床上。这时,萌萌伤心地大哭起来,在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是看到妈妈生病而着急地大哭,纷纷感慨才这么大的孩子就知道因为妈妈生病而着急。于是不断地有成人来安慰她,告诉她妈妈的病会好的。孩子却像没听见一样仍然大哭。后来孩子拿着书喊,躺在床上的妈妈以为孩子要让她读书,忍着病痛从床上爬起来给孩子读书。但孩子仍然在哭。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孩子不断地喊“椅子!椅子!”直到家中有一个成员醒悟过来,将妈妈经常坐的那张躺椅的垫子拿来,放在妈妈身边,萌萌才

10、止住了哭泣,并微笑起来。每天下午四点钟妈妈会坐在这把椅垫上,这已成为秩序固定在萌萌心中。当这个秩序被打破时,萌萌就会感到痛苦。当妈妈又和那把椅子的一部分合在一起时,秩序就恢复了,萌萌的痛苦感也消失了。表现:孩子循规蹈矩,坚持把垃圾捡进垃圾桶,把弄乱的毛巾整理好。一旦哪件事情形成了秩序,就每天不厌其烦的进行,一个环节都不能错,一个环节也不能漏,先后的顺序也不能打乱。否则就得重新再来一次,从孩子的表现上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不可理喻。真相:秩序敏感期从 1-6 岁持续发展,3-4 岁是关键。这是父母会以为孩子犟、固执不变通,不听成人的话,稍有不如意就哭闹。实际是孩子喜欢按一定程序做事情,不喜欢被打乱,否

11、则会大哭大闹。经过了口手敏感期,孩子发现身边的世界是有秩序的,意识到自己本身是这种秩序的一部分,认识到一些生活规律,单纯的认为这个世界是固定的,等逐渐长大后就注意细节。完成了这个过程,儿童就社会秩序,他会愿意遵守秩序。如果秩序被打乱,儿童会感到恐慌所适从,通过哭闹来宣泻,这是儿童最初的思维模式。儿童把内在秩序相配对是儿童智能发展的重要表现,这个过程不是通过道德教育建设起来的,保证了这个敏感期良好发展,孩子可以自我管理,这是家长梦寐以求的,孩子把握了秩序后有很强的安全感,精力就会投入学习中,不用重新适应环境。建立好的秩序利于孩子将来发展,如逻辑思维,生活的秩序化,对社会规则的遵守。秩序和程序给孩

12、子安全感,一旦被打乱就会焦虑不安,一旦时间之后孩子会逐渐适应事物的变化。解决方法:观察孩子的秩序,一定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要求做的事能够的话就重来一次,做不到的话尽量安抚情绪,不要谴责孩子。让孩子玩照顾娃娃的游戏,适合 2-3 岁的孩子四、自我意识敏感期四、自我意识敏感期案例:月月两岁两个月了,只要有人和他打招呼,他的反应就会很激烈,不停地尖叫 同时使劲地跺着脚,拍打着手,一脸的不耐烦。月月正处在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他会抱着 毛巾被说:“这是我的。 ”指着自己的包说:“这是我的。 ”他也拒绝给别人分享妈妈为他带来 的分享物。他对成人未经允许就触摸他也极力偾怒,他以尖叫、跺脚、推拒来扞卫自我, 他

13、以这样的方式向成人宣布:我的身体是属于我的。表现:从开始说“我”,说“不”到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的孩子有了自我的意 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楚你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 意志,感觉我说了算是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表 现出完全的以自我为中心。孩子变得自私,什么都说是我的,对什么要求都说不,脾气变 得很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真相: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就会非常坚持自我,这表明他们的意志在形成,他在表示 我和你是有差别的。孩子逐渐发现自己和世界是分离的,于是悄悄有了自我意识。自我觉 醒在 1-2 岁开始,用是我的来区别你和我的不同。

14、这是孩子的第一个自由宣言。第二个自 由宣言就是用来表明你我差别,孩子以此表现我可以不按你的意志做,打你、打死你也是 这个意思。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就会尝试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交换。到了 4 岁,孩子所有的东西 都不会给别人,到了 5 岁,他就急于把东西分享给别人,来交换得到别人的东西。孩子说 打你,不是真的打人的意思,而是要别人立刻消失,当发现没达到目的,就会用手来推来 实现。这可以制止他,但不要说教谴责。孩子说不,父母不必纠正过来,该做什么照做, 不必和他商量分辨,这就不会影响他的敏感期,过了一段时间自然就过去了。家长常常教育孩子分享东西,在他什么都还没拥有的情况下这是错误的想法,要先拥 有再分

15、享,这个选择权在孩子,这不是自私的表现,不要以大人的道德观来判断孩子。这是重要的敏感期,保证了个敏感期就等于保证了孩子未来人格的强大和谐在社会立 足的能力。解决方法:当孩子打人咬人时我们只去制止孩子行为,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 让孩子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家长要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满足孩子的需 要,尽量让他快乐和顺从。帮孩子建立家庭相册,辨认人和事,认识自己。在 2-2.5 岁时 玩认知游戏,人五官,并通过儿歌来加深印象。五、完美和审美的敏感期五、完美和审美的敏感期案例:2 岁半的浩浩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小伙儿,他对同伴友好,对爸爸妈妈有礼貌, 活泼懂事。唯一让妈妈觉得有些烦恼

16、的是她觉得浩浩有“完美主义”倾向!比如,如果给浩 浩两块蛋糕,一块是完整的,一块是破碎的,那他一定会选择那个完整的;画画的时候如 果看到美工纸有破损,那他肯定不要,会缠着妈妈再要一张完整的美工纸表现: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像案例中的浩浩一样,突然变成了一个完美主 义者。牛奶不能洒出一滴,水果上不能有斑点,他们开始挑剔吃的和用的,接着孩子开始 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自我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她们开始乐此不疲地挑选自己的衣服,和妈 妈争执今天到底是穿裙子还是穿裤子,并对化妆品开始感兴趣。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特征, 那么说明他已经进入了“审美敏感期”。真相:到 5 岁半 6 岁时儿童审美会达到一定水平,这是螺旋发展的,不单是审美发展, 更是智能的发展。孩子进入审美敏感期说明他们的内心世界走向丰富,完美带给孩子精神 上的愉悦。完美敏感期刚开始是儿童对食物的要求,比如说要最大最亮最完美的,之后儿 童就会对物的完美性有更高的要求。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开始关注自身的完美,开始化妆,慢慢的 就有审美观,能够搭配衣服,达到人文化的状态。儿童在最早期完善这些东西对孩子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