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822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德智胜人威自来、德智胜人威自来谈权威效应谈权威效应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学系,曾做过一次有趣的“闻气味”实验。 “冈斯施米特博士是当代世界闻名的化学家,这次被特邀到美国来研究某些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 。实验者作了简短介绍后,施米特博士用德国人特有语调,向在座的学生们解释说:他正在研究他所发现的几种物质的特性,其中特别使他感兴趣的是这些物质的扩散作用极快,人们能够马上闻到它们的气味。他又说,由于大家都是研究感觉问题的,所以就同大家一起来做实验。说完,他就从包里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并要求学生们一起参加这个实验。他说:“现在我就拔出瓶塞,这种物质马上就会从瓶子里挥发出来。这种物质完全是无害的,

2、不过有那么一点气味,就与我们厨房里闻到的气味差不多。这个瓶子里装的是样品,气味很强烈,大家很容易闻到。只是,我有个要求,你们一旦闻到气味,请立刻把手举起来。 ”“化学家”让大家作好准备后,就拔出瓶塞。不久就看见同学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依次举起了手。施米特博士向学生们道谢后,带着满意的神情离开了。于是,实验者向学生们宣布, “施米特博士”并不是别的什么人,只是德语教研室的一位教师化妆的,而所谓带有强烈气味的物质,只不过是一瓶蒸馏水罢了。“权威”人士的一言一行,使普通人笃信不疑,顶礼膜拜,一旦“权威”人士的真相大白,其产生的影响力便荡然无存。写文章引经据典,产品推销打知名品牌,办企业、学校,建公司

3、、社团,让名人挂衔,所产生的效果非同一般,足见权威的影响。所谓权威,是指由职务所产生的权力影响和本人的素质、才能、成就综合而成的一种威信,从而使人们在心理上、行动上就范的一种影响力。简言之,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结合。由权威的地位、名望、信度等特征而使人们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服从、就范、改变态度的影响力,就是权威效应。权威效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种社会心理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们对权威和领导普遍具有一种服从心理。自孩子降生的那一天起,头脑里不断地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在家必须服从父母,在校应该听从教师,步入社会需要遵从领导。长期的熏陶,尤其是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

4、,绝大多数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把敬畏和服从权威这一不成文的法则,代代相传。人们自幼就印在脑海中的服从潜意识,成为权威效应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二、人们对杰出人物普遍具有一种敬佩和模仿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常常认同某些自己羡慕的对象,特别是杰出人物,敬佩之余进而模仿效法。通常,个体受权威言行刺激影响,仿照并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相同或相似。少年儿童对家长、成人的模仿最为明显,中学生、成人对权威的模仿,则采取比较隐蔽的不完全模仿形式。所以,模仿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三、权威对群体和个体具有暗示作用。心理实验证明:暗示作用大小,与暗示者的威信成正相关。由于权威的地位和名望崇高,知识和经验丰富,所以愈

5、能引起下属和崇敬者的信赖,故而暗示的影响力便也愈大。再则,权威对他人的暗示,是一种不显露动机的间接暗示,这在心理上易于被接受。此外,渴望发展、渴望成才是人们普遍的内部心理需要。这种成就动机,与服从心理,敬佩、模仿心理和暗示作用一起,构成权威效应的社会心理基础。校长职务以及其本人的素质、才干、业绩等综合而成的威望,便是校长的教育权威。并非走上领导岗位后,所有的校长在干部、教师、学生面前都有教育权威,只有当校长自己的才华、业绩、人品等为干部、教职工、学生和家长认可后,才会产生广泛、不胫而走的影响力。校长的权威一般由权力、威望、资格、年龄以及外貌特征等诸因素组成。校长的权力(人事权、财产经费支配权、

6、行政事务管理权等)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它是由教育职能、教育法规和上级领导赋予校长的地位、拥有与副校长、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垂直关系的制控权等决定的。校长权力因素的特点在于强制性,它对干部、教职工和学生有相当的约束力。同样一句话,为什么出自校长之口比较有效,而出自副校长之口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校长是学校行政的一把手,有不同于副校长、一般干部和教师的管理权。然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提高校长的威信,也能降低校长的威信,运用不当,还会产生负效应。由于校长对权力的运用总伴随着强制性,干部、教职工在接受某项任务或意见时,怕有所失而往往被迫服从。因此,其激励作用便也十分

7、有限。校长的资历(学历、职称、经历、荣誉称号等)对校长权威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学历、职称较低,没有担任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中层干部,或者虽然担任过某些职务,但时间很短且没有作出什么成就而平步青云走上校长岗位的人,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的权威是很难树立的。一个人若是担任校长的时间较长,积累的经验、教训愈多,资格愈老,那么其权威也就相对愈大。校长的年龄和外貌特征对校长权威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从某个角度讲,年龄是衡量一个人经验和成熟度的一把尺子。因此,一个 3540 岁左右,或者 40 岁以上的教师担任校长,其心理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青年校长。校长的外貌特征在最初时间里给人们以深刻的第

8、一印象,事关其人际吸引力。一个外表庄重、一派学者风度的校长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使人们在心理和行动上服从、就范。校长的威望是构成校长权威的主要因素,它包括智能、品格和情商。校长的智能,主要指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令人信服的管理水平,以及由此带来的优秀业绩,从而使干部、师生肃然起敬,内心折服,在他们以及兄弟学校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便油然而生。它是构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基础和核心。尤其是校长的教育、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他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水平至少在本校范围内被公认数一数二的,这样,指导教育、教学容易使人心悦诚服,缺少了这份底气很难驾驭教育、教学管理。校长的品格,指高尚的道德、美好的情操、良

9、好的作风、和善的性格、豁达的风度等。校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常常使干部、教职工、学生为之动容;校长的优秀品格,会使干部、教职工、学生产生信服感,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员工一股不言而教的巨大力量。它是校长树立教育权威所不可或缺的。校长的情商,指正确地自我知觉、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能力;善于识别他人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包括驾驭全局的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及保持友情的能力,化解冲突以及善于分析社会关系的能力。情商可以使人容易为社会所悦纳,有效地进行人际互动,乐于接受领导,它是强化校长领导权威的一股持久力量。权力、智能、品格、情

10、商是构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四大要素:权力是外部赋予校长的力量,是形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必要条件;智能、品格与情商是校长自身的内在素质,智能是形成校长教育权威的基础和核心,品格是形成教育权威的前提,情商是强化教育权威的持久力量。校长没有或者缺少相应的管理权力,便很难依法进行教育管理;智能不高,岂能赢得威望和师生员工的敬佩;品格低下,何谈在师生员工中有信誉,情商缺乏,何以人际互动、心理沟通。校长以其权力治人,智能服人,品格胜人,情感动人,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每个校长都希望在师生员工面前享有权威,然而,实际情形往往并非从校长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有权威,有的人甚至担任校长数年,在师生员工面前不但一无威信,而且

11、让人怨声载道。校长职务只能授予校长一定的教育管理权力,却无法授予校长崇高的威信。威信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主要靠校长自身的努力来树立。教师、学生最钦佩的是那些敬业爱生、许身孺子、甘为人梯的校长。校长的敬业精神和“终日忙忙,不甘碌碌”的工作态度,为干部、教师、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及至影响他们的一生。一个真诚献身教育事业、时刻把干部、教师、学生装在自己心中、无私奉献的校长,始终在干部、教师、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校长的指导,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声誉的提升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关注自己校长的业务水平。一个潜心钻研业务

12、、具有高超教学技巧和管理水平、博学多闻的校长,往往成为师生员工崇拜的偶像。因此,对于一个校长来说,没有什么比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的了。这是树立校长自身形象和威信的根本所在。每一位校长都清楚地知道,学生、教职工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因此要以人为本,树立管理的民主观,平等地对待人,多多地尊重人、关心人,搭建平台让每个人得到最佳的发展,惟此,才能获得师生员工和家长发自内心的尊敬。校长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没有过失,文过饰非、委过于人,常常为师生员工所厌弃;相反,校长能勇敢地承认过失并承担责任,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知错即改,不仅不会失去威信,而且会博得师生员工更深的信

13、赖。校长权威的树立,与党政和睦、行政集体的团结一致密切相关。有的校长与党支部领导、其他行政干部在工作中间有分歧,彼此不和,于是不顾场合,把分歧意见在教职工面前流露,甚至在公众场合含沙射影持有不同意见者,甚至公开矛盾,弄得其他干部、教师无所适从,小道满天,心存忧虑。如此缺乏修养的校长怎么会有教育权威呢?所以,校长与党支部领导、其他行政干部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谐协调和团结一致,这是树立校长权威的重要条件。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有着特殊的优势。校长要善于运用这种优势,在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中建规立矩,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照章办事,恪守程序,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让师生员工实际地感觉到:校长正确的教育管理

14、非接受不可,且必须付诸行动;让师生员工要有必要的惧怕感。这样的校长,毫无疑问在师生员工中拥有绝对的教育权威。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我示范、自我榜样是校长树立自身权威最重要的条件。所谓“三令五申,不如身体力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始终好学上进,不断完善自己人格,民主、平等对待干部、师生,身体力行,善于纳谏、知错即改的校长,其行为本身是一股于无声处的榜样力量,使师生员工不得不信服,由信服而产生无穷的威力。此外,校长要始终乐观向上、充满青春活力、与时俱进、创新实践,让自己的心理年龄永驻常青,这样才能与教师、学生的心理相融,为师生员工所悦纳。这也是校长树立自身威信

15、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校长的威信总是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威信,可能会维持发展,也可能下降,甚至丧失。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一次给下属讲课,他展示一件器物说:“这是一盏纯金的古佛灯,价值连城,想要得到它的请举手。 ”几十个听讲者纷纷举起手臂。卡耐基突然拿起锤子向佛灯砸去,说:“现在还有人想得到它吗?”依然有许多人举手。卡耐基起身将击坏的佛灯扔进熊熊燃烧的火炉。不一会,他把熔化得不成样的佛灯又拿起来,问道:“还有谁想要呢?”听课的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决但有一个人却又果断地举手。卡耐基问:“你为什么还要它?”那人说:“我可以把它重新打造成一盏更漂亮的佛灯。 ”卡耐基高兴地说:“对,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人生在世,就有可能像佛灯那样被埋没、蔑视、羞辱,但就看自己是不是金子,朽木燃烧后变灰尘,没了价值,可金子被熔化了,价值依然存在。所以,人的价值不是外在形象,而在于内在素质和质量!”卡耐基的话对人不无启示。高明的校长重在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和质量,以自己的智能服人,以品格胜人,以情感动人,而少用权力治人,进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