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行为偏差学生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640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1学年行为偏差学生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0--11学年行为偏差学生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0--11学年行为偏差学生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11学年行为偏差学生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1学年行为偏差学生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偏差学生形成原因及改进措施行为偏差学生形成原因及改进措施一般来说,行为偏差生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由于从小养成不良行为习惯难以短期改变;二是由于是非观念模糊,采取了错误的行事方式;三是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因冲动造成行为偏离规范;四是对学校或者教师怀有不满,故意在行为上对抗。这就要求教师能必要从这些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了解其表层外显的行为问题还要透过行为分析其内在的心理症结和主导性需求。对于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是教师工作中最为艰苦和复杂的工作之一,成为了教师工作中又一个重大挑战。怎样才能做好这一工作呢?一、消除隔阂,密切关系。

2、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 。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让我感受很深。偏差学生由于平时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差,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班级舆论的“谴责” 。因此,在思想感情上容易与教师,特别是我们班主任产生隔阂,甚至形成对立情绪,这就为他们接受教育设置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如不消除,教育就不可能收到实效,或收效甚微。因此我认为,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体验快乐。在不良行为学生管理转化过程中,师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

3、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尽管“教育不是万能的” ,但教师的真情、诚意及常人做不到的耐心,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二、因势利导,以理服人。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些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如果能抓住时机适当引导,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但在对这些偏差行为学生进行引导前我们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学习是敏感的,行为偏差学生尤其敏感,他们在与我们教师接触时害怕受到指责、嘲笑甚至是训斥。因此,一般地说,在接受指导前,他们的心理情绪往往是紧张不安的,个别的甚至有怀疑抵触情绪。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非言语行为可能比即将进行的心理知道的谈话更具有影响力,此时无声胜有声,

4、我们应伺机以一些无声的行为来创造一个真诚平等的氛围。第二,要精心选择指导的“接触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对行为偏差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时,开头的第一次接触颇为重要的。首先要选择好内容的“接触点” ,既要考虑从什么内容着手进行心理指导的首次谈话,才易于被对方接纳,这就需要事先对指导对象的性格、兴趣、习惯等各方面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这样才能在选择内容“接触点”时“搭准脉搏” 。 三、灌输道理,善于引导。育人要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做真正有用的人。对于不良行为学生,更应注重灌输道理,对其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正确的人生观是高尚行为的指南,是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有利武器,因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是引导

5、和矫正不良行为学生的必由途径。目前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正是思想逐渐高度发展,自我意识分化与同一的时期,而且走过了一段人生历程,有一些经验和教育可资借鉴与总结,所以正是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好时期。生活、事业、工作和学习的热爱,是理想与行为统一的“粘合剂” ;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身体力行的内驱力。因此,在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应该把理想教育、情感陶冶、意志锻炼等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四、发现亮点,树立信心。行为偏差生由于自卑感强,严重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总是持怀疑态度,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没有主见。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只是二者的多寡不同。行为偏差生也一样,他们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身上也存在一些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发现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某些时候恰如其分地给予表扬以激励,良好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并得到强化。这种精神激励的作用,能督促他们改掉一个坏习惯,有力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转化。帮助他们在合理与错误,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寻找自我解决的办法,从而自觉地转变观念、调整认知、纠正行为。光明小学2011 年 4 月 1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