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638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19 世纪末世纪末 2020 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一、历史背景一、历史背景19 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资本主义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工业的大发展和垄断组织的出现迅速改变着社会阶级结构,使各垄断组织、非垄断的企业界、中小资产者、工人、农民等日益成为利益与愿望不同的各类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互相依存又彼此矛盾,便出现了工人运动,并成为一种经常性起作用的社会因素。在工业、科技、竞争意识、社会变迁迅速动荡的环境里,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三点:第二次工业

2、革命、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矛盾尖锐、工人运动的作用)在此我们主要分析其中对 20 世纪福利国家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福利思想。二、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二、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思想渊源19 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浦鲁东的无政府主义德国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的自由、民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形成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逐渐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派认为是仍然坚持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后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著称。另一派则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着一些错误,与社会经济的新的发展变化也有不相符合之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必要的修正。18961898 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最主要的

3、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伯恩斯坦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把各种修正主义思想融合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系统的修正,由此也产生了所谓的修正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各国的社会民主党人越来越多地接受了修正主义的思想观点,形成了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及其基本观点1、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核心。社会民主主义者信仰个人价值的优先性,坚持文艺复兴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提出的不能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的“绝对命令”。2、民主主义精神社会民主主义者把民主制度视为唯一能够实行人道主义的政体。民主即所有的人在政治上都有

4、同等的发言权。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受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社会民主主义同样认为自由对所有人都是重要的,是个人的权利;自由也意味着人人平等地拥有权利;社会民主主义者强调团结互助的重要性,认为这一方面是对自由的节制,一方面也是给自由以实质内容。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例如:提出了给各个企业的经理人员更大的自主权的想法,提出了不必对所有的企业都实行国有化的想法等。5、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民主主义者应该依据工人的利益、社会主义原则和工人的经验水平以及社会的实际可能来设计具体的行动方案,逐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

5、响 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推进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积极推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包括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和在扩大公民选举权方面的努力。2、在社会福利思想中推进了平等的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并把自己的阶级基础从传统的工人阶级扩大到其他中下层社会成员,把自己塑造为“人民党”,也就推广了一种全民福利的思想。3、(影响最为突出)依据拉萨尔提出的通过促进国家承担责任、发挥作用来改善社会经济状况的思想理念,这在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德国历史学派及其社会福利主张三、德国历史学派及其社会福利主张、历

6、史背景1、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联邦”由各自独立的邦国和城市组成的“德意志联邦”,由于关税不统一,导致商品的流通和交换受到极大地制约。2、“普鲁士道路”的发展模式普鲁士封建贵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通过各贵族集团之间的妥协在普鲁士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化的政府。其结果是,德意志的商品经济发展滞后,而封建贵族的经济力量、政治、社会权利得以增强。3、德国对教育和知识的特别重视德国历史学派的形成、传播、发挥作用与其密切相关。在 19 世纪初普鲁士的官僚改革进行的社会改革运动中,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就是一项主要内容。4、1848 年革命运动失败革命运动失败以后,本缺少独立性的德国知识分子和市民资产阶级开始承认国

7、家在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强调它在把握社会进程、组织国民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这为由保守的官僚改革派、论证国家观念的大学教授所组成的历史学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5、本章开始所叙述的历史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矛盾尖锐、有组织的工人运动的作用、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是针对德国社会的现实矛盾,停留在较为经验的社会政策层面。主张德国应该选择一条以新教伦理为原则,以公共福利和社会公正为方向的发展道路,国家通过制定社会政策来推进社会福利。为了是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适当的保护,结果是既增进了工人的利益,也平息了工人的愤怒。这种既能维护贵族和资产阶级统治,也能够

8、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个人利益的主张,自然也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德国社会保险立法及其意义德国统一后颁布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立法主要有:1871 年 陆海军人养老金及遗属救济法1883 年 劳工疾病保险法1884 年 劳工灾害保险法1889 年 劳工老年残废保险法 另外,俾斯麦时期还颁布了劳工星期日休息的法令和限制童工和女工的最长工作时间的法令。意义:1、采用社会保险的方式保护劳工的相关立法是德国首创2、国家承担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责任,不是像济贫法那样承担事后性质的、被动的责任,而是事先进行组织和管理。3、此法的颁布对保护劳工利益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社会保险法中体现的风险分担的原则也是科学的,

9、为后来的社会政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四、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四、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历史背景一方面,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经济受到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冲击,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已无法合理解释当时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英国所进行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制度有了较大完善,无产阶级劳动权利法案进一步完善,工人阶级运动重新兴起。这一切,导致国内保护主义思想回潮,费边社会主义思想孕育而生。、费边社的建立1、费边社的前身:“新生活联谊会” 代表人:托马斯戴维斯协会最终目的:要尽可能根据最高的道德标准重建社会。2、1884 年 1 月 4 日 协会

10、重新定名为“费边社” 代表人:弗拉克波德默、费边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主张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1、生产资料共同所有认为除了少数高度集中的大型企业归国家所有外,大部分企业应该由地方,即郡议会来管理,希望把城市和郡议会变成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代理机构。2、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韦伯认为一旦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就可以使社会上的每个人达到“文明生活的最低标准”。3、坚持社会民主认为出于经济上的需要而采取的社会主义政策要由公众舆论的压力强加给统治者;认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动因,可以通过公众舆论、民主选举来实现社会主义。4、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与他们的民主观念想联系,他们主张渐进地实现社会主义。5、剩余价值归

11、社会所有在上述费边主义的基本思想中属于社会福利的主张的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使社会上的每个人达到“文明生活的最低标准”缩小收入差距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1、适应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要求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出现和完善正是顺应了当时工人阶级运动发展壮大的时代要求,而工人阶级这一系列为争取自身福利而斗争的运动,对之后英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对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政党政治的影响费边社会主义福利思想不仅对英国工党的成立和政策纲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也对 20 世纪初连续三届执政的自由党执政纲领产生了重要影响。3、推动英国社会福利的实施在自由党执

12、政期间,政府先后制定了 1908 年的老年津贴法,规定 70 岁以上的贫苦老年人,自己不用缴保险费,每周就可以得到 5 先令的养老金;1911 年的国民保险法,主要是包括疾病和失业的强制性保险。费边主义作为欧洲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通过推行渐进主义、议会道路的改良主义,在推进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五、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五、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19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由于铁路这种快速、方便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运营成本、投资收益、市场布局等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的经济行为和厂商的经济活动的关注,因此产

13、生了以价格、供给量、需求量、厂商的利润等微观经济问题为主要对象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运用自己的经济理论对财富的合理分配和垄断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下以马歇尔为例)1、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与他的均衡理论相联系,市场均衡是通过竞争实现的,如果出现垄断则会导致对均衡的干扰。在垄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政府实施垄断比由私人企业实施垄断,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2、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消费者剩余,是指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宁肯放弃某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和很少能接近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格

14、,此种超额的满足可称为消费者剩余。由政府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提供的垄断行业有可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消费者会增多,消费者剩余会增加,这样虽然利润会减少,但是减少的利润总量会小于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的总量,结果是由于更多地增加消费者的利益而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这种福利思想为现代公共福利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3、政府的福利责任以边际效用理论和消费者剩余概念作为分析工具,马歇尔论证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可以增加社会福利的问题。(简单地概括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就是在古典经济学反对政府干预的历史背景下,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了一些超大规模的、具有垄断性的行业出现以后,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分析工具,论证了这类行业由政府所有或经营,或者说由政府承担一些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将能够增进社会福利。P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