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1045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种辨别和田玉的方法.txt26 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 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几种辨别和 田玉的方法-值得一看目前,随着中国和田籽玉的过度开采,其资源逐渐枯竭,因而其价格一路飙升。而有些不法 之徒为投机获利不惜制假、贩假,从而造成中国和田籽玉市场混乱。因而,要抵制这些不良 风气,必须做到正确地鉴别和田籽玉。(一)常见的和田籽玉作假方式:1、山料磨光充当和田籽玉: 用现代玉雕机将山料棱角打磨后,放入铁制的打滚桶内,加入金刚砂、石头等物质一起日夜 反复滚动,然后取出再装入革制的葫芦皮内进行抛光,使之产生光润效果,这样就

2、使得山料 形成卵石状,业内称“磨光料”或“滚桶料” 。在鉴定时要从整体上去仔细观看,一般磨光 料棱角分明,有现代金刚石工具磨凿的痕迹。另外,磨光料有透明度低、质地较粗、亮光外 溢、硬度较低等特点,而真籽玉形状自然、和谐。鉴别和田籽玉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积累经验,要在市场上多看、多学。另外,有机会 可以到加工磨光料的作坊进行暗访,提高辨假识真的能力。2、和田籽玉加色,磨光料染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不管作伪手段如何高明,总是有识别的办法。例如染色,都 有一个共同点,即皮色都是“死色” ,呆滞且毫无生气可言。而且颜色不自然,感觉像涂上 去的,或像癌细胞扩散,或像发麻风症,斑斑点点,忽深忽浅,

3、或者位置太巧,沁色太有规 律,叫人看了很不舒服;有裂痕处颜色显得特别深,玉质缜密处往往染不上色。对于这种类 型的假皮料货,一看颜色、二用火机烧、三用刀刻,立即无所遁形。此外,作假皮大多为磨 光料或杂玉,在玉质上也有区别。总而言之,作伪方法不断翻新,新技术也秘不外传,尚待 研究。但其要点无非为烟火烧,用加颜料的水煮或浸、硝酸腐蚀等几个方面。3、以其它玉种冒充和田籽玉:玉石市场通常还以青海玉、俄罗斯玉、阿富汗玉和其它普通玉石以及玻璃料来冒充和田 籽玉。这方面的鉴别相对不是太难。青海玉和俄罗斯玉的矿石成份与和田籽玉成份相似,而 且它们的硬度与和田籽玉一样,故而不能用重量来鉴别其真伪。但两种玉料所含石

4、英质成份 偏高,因此与和田籽玉相比,质粗涩、脆性强、透明性强。经常日晒雨露,容易起膈、开裂、 变色。如果将和田籽玉与俄罗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得溢润,一 个则是“死白” ,其高下之分不言自明。同时,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也不难分 辨。 在玉市场阿富汗玉磨光料大小均有,但重量、硬度不够。这种料开采量大,物多则贱,故市 场价格非常便宜。还有用和田卡瓦石以及一些下脚料冒充和田籽玉。卡瓦石和阿富汗玉硬度 一个高,一个低,但重量都不够,且均纯白无色、透明度较高、无油泽,只有磨光染色冒充 和田籽玉。此外,如将这两种料放在脸上感觉,其冰凉的程度低于和田籽玉,敲击时一个声 音沉闷

5、,一个特别清脆。 除以上几种玉料,还有其它玉石或“料”来冒充和田籽玉。和田籽玉鉴定是一门很专业的学 问。这门学问虽然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学习,长期积累经验。4、人工和田籽玉:目前,市场上一些出售宝玉的摊点,常常混杂进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常见的假和田 籽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 、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物拌用 硝子,来仿制和田籽玉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看,主要看光泽和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度,油脂光泽;听,真的和田籽玉声音清脆,反之声 音闷哑;测试,真的和田籽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

6、和田籽玉本身则丝毫无损。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玻璃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比较难 辨的是电色假籽玉,这是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让人误以 为是真的和田籽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的和 田籽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 。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 电镀色就会消褪,还其本来面目。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和田籽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 不同。天然和田籽玉比重 3.33.4,而人造合成的和田籽玉比重仅 2.8。用手掂掂轻重,或

7、 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用硝子仿制的和田籽玉,看上去比真和田籽玉还洁白莹润。古人 说:“和田籽玉赛硝,必定高。 ”就是,白和田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 硝子和和田籽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 色。就和田籽玉来说,和田籽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 光。和田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和 田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 把硝子制品当成和田籽玉了。5、人为沁色:现代人为沁色的方式主要有:(1)利用高温加热使和田籽玉产生裂纹,

8、再用各种染料浸染;(2)利用现代高分子材料为基础,辅以各种颜料用高压方法伪沁;(3)利用化学反应人为制造沁色。不论用什么方式伪沁,只要认真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的。(1)看皮色是否自然,鲜艳者一般为伪沁;(2)看着色处是否呈块状均匀,整齐均匀者为伪沁;(3)看着色处是否在疏松部位和纹理处,如果沁色较深者为人伪;(4)看着色层次,层次分明不一者为人伪。(二) 、从中国和田籽玉的本身所具有的性质鉴别:1、从物理特征来鉴别(1)和田籽玉的“润”:“润”即“滋润” 。盈握或用手来轻擦和田籽玉,不需要太长时间,掌中会产生一种微 湿滋润的感觉,但并不是那种先有手汗而后触及和田籽玉石的那种粘湿的感觉,而是由于摩

9、 挲生热应运而生的那种微微的湿润感觉。(2)和田籽玉的“温”:“温”即温和。由于和田籽玉的本身特性,初用手触摸和田籽玉体时有一种凉感。由于 她的密度和油润,把她本身冷色调冲和了,看上去给人一种很温润、柔和的感觉。(3)和田籽玉的“泽”:“泽”即光泽、色泽。和田籽玉的光泽主要表现在油脂般的油脂光泽,是一种油而不腻、 莹亮而柔和的光泽。(4)和田籽玉的“细”:“细”即指的是和田籽玉玉质细腻、细密。把她放在手里摩挲,会感觉到十分细腻润滑。 看起来很轻柔,但用手托起后有一种厚实沉重感觉。(5)和田籽玉的“透”:“透”即透光度,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份” 。摩挲久盘,其和田籽玉体之内亦将会 逐渐半透状,

10、精光外溢、内外纯润。2、从产出情况和产地来鉴别当我们用灯横向照射,发现明暗交替的云絮状纹理,进而肯定这是一块玉以后,接下来 就必须进一步确定,这块玉又是属于什么产地、什么质地?因为不同产地、不同质地的玉, 价位差很大。 从产出情况看:有山矿玉、山流水玉、戈壁风沙玉、古河道干砂坑籽玉、水坑籽玉等。 从产地看:有玉龙喀什河和田籽玉、卡拉喀什河和田籽玉、于田新坑玉、且末新坑玉、俄罗 斯玉、青海玉等等。在这里,和田籽玉与山料玉,或者质量好的山矿玉与质量差的山矿玉,价位差很大,一 定要搞清楚。简单来说,如果具有明暗交替的云絮状纹理是和田籽玉的普遍特征的话,那么 不同产地,不同坑口的和田籽玉的云絮状纹理还

11、是有显著差别的。(1)玉龙喀什河和田籽玉我们应该从表面特征及内部特征两方面去考虑。表面特征主要看以下几个要点:砂眼麻皮坑原生皮(桔皮纹):和田籽玉表皮上到处充满像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整个表皮是既润泽又凹凸不平的 麻皮坑表面。这是和田籽玉在河流中经水冲、砂磨,年深日久滚磨的结果。而且,笔者发现 一个规律:云絮状纹理越细,表皮砂眼越小,麻皮坑原生皮越细腻。云絮状纹理越粗,表皮 砂眼越大,麻皮坑原生皮也越粗。色沁原生皮:一部分和田籽玉在河里遇到其他矿物,由于复杂的渗透作用,和田籽玉的表皮会出现许 多色彩斑斓的色沁皮。许多人将色沁皮作为和田籽玉的一个重要特征来予以取舍,这是很有 道理的。但关键是要

12、区分真皮和假皮。笔者发现,真皮上面经常出现深浅变化明显的“圈点” , “圈线” ;而假皮则做不出,只是硬生生地浮在表面的一层颜色。真皮颜色变化很大,有时 一块色沁皮上出现许多种颜色,而且颜色是非常自然舒服的。有时候在色沁皮上会出现一条 生满细脚的蜈蚣样的条纹,有时弯曲,有时走直,笔者把它取名“蜈蚣纹” 。原生皮上经常 出现的则是一只只像蜘蛛一样的色沁点,笔者把它取名为“蜘蛛纹” 。色沁皮的变化,举不胜举,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内部特征:和田籽玉的云絮状纹理短而且致密,精光内蕴,油腊光泽强。内部质地温润细腻,和田 籽玉手感极好。用手轻轻盘玩,不久,她就精光内蕴,丝绸般的油蜡光泽显露无遗。而且越 盘越

13、好,越佩越好,用内行人的话来说:“一件好的和田籽玉,她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与你 同呼吸,共命运,伴随你度过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她是“活”的,她是有“生命”的。一 个“活”字代表了和田籽玉所有的内涵。(2)玉龙喀什河山流水玉 内部特征与和田籽玉差不多,但原生皮特征与和田籽玉完全不一样。由于山流水玉在河道的 上游,冲到河中的历史比和田籽玉短得多,所以它的原生皮既有大起大伏的凹凸不平,同时 又非常润泽,我们给她取名为“苦瓜皮” 。她与山矿玉表面参差不齐的毛口表皮是完全不同 的。两相对照,将一目了然。(3)于田老坑山矿玉于田老坑山矿玉主要产于昆仑山中段的于田地区境内。比较著名的海拔 4200 米的阿勒

14、 斯矿,清朝称之为“戚家坑” 。由于是山矿玉,所以表面都是参差不齐的毛口表皮,内部特 征是所有玉料中最容易识别的。它的云絮状纹理长而松散,灯光照进去,像纹理一样长条状, 长丝状云絮往往清晰可见,很好辨认。于田玉与和田籽玉相比较,密度相对小,硬度差一些。上机器水作加工时,极容易沿长条、长丝状云絮裂开。但于田玉玉质不错,油性也好,价位 也不高。优质的于田玉也几乎枯竭。最好的于田玉是在 1995 年出产的,即称“95 于田玉” 。(三)还可借助别的工具、实验来鉴别:如用一般金属刀具刻划(摩氏硬度达到 66.5 度,不吃刀) 。在聚光灯横向移动照射下肉眼 可见明暗交替的云絮状纹理。用光学仪器,如拉曼光谱仪、红外线光谱仪、查尔斯滤镜、偏 光镜等结合经验来判断;用化学试剂通过试验室试验来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