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0834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罗伯特佐立克: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译,httP:/nbfile.foeus.en/msgvieW/53O4/86559043.html一、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一、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国家身份是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对身份理论的研究主 要集中于建构主义学派。建构主义认为国家是具有身份和利益的实体,身份决定国家利益, 并进而影响对外行为。这一观点不仅是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而且是对 身份概念更深层次的解读。国家是具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基本身份:内在身份是唯一的,它 是国家本质上固有的、使国家成为国家、独立于国际体系的一种身份;

2、社会身份具有多样 性,它存在于国际体系之中,在国家互动的过程中由国家间共有观念构建而成。本文主要 是运用国家间身份理论探讨中国如何构建负责人大国的新身份,而这种身份主要是基于中 国与国际社会之间关系而言的,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国家的社会身份,同时把国家的内在身 份作为社会身份的基础和前提。据此,我们可以把国家身份定义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 中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互动逐渐形成的一种被其他成员理解和认同的较为稳固的社会关系模 式。二、建构主义关于国际责任的理解二、建构主义关于国际责任的理解 从建构主义研究领域及观点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责任作一些解读。 首先,在本体论上,建构主义强调观念本体的作

3、用。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不仅是客观物 质因素的产物,而且与国家的观念和认同密切相关。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 把利益看成是变化的,认为利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在本质上是物质基础上的观念结构。 而承担国际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看是否符合国家利益。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国际文化结构的作用。这就为国家承担国际责任提供了一个多层次 的空间。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既是物质结构又是文化结构。国际体系存在霍布斯式、洛 克式、康德式三种模式,行为体在这三种模式中分别是敌人、竞争对手和朋友关系。国家 之间对待敌人、对手和朋友的态度是不同的。 再次,建构主义关于安全共同体的观点,为国家承担国际责任提供了平台和基

4、础。建构 主义认为,新自由主义者和新现实主义者所强调的安全困境不是必然的。行为者在互动过 程中建立不同的规范和认同可以塑造他们的行为,他们之间可以建立起安全共同体的社会 规则。这样的安全共同体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安全共同体没有取代国家,国家是共同 体的一员,并被赋予一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I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的观点包含很多关于国际责任的认识,这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国际 关系理论关于国际责任的论述,而且能够给国际关系实践带来更好的指导。 三、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定位的背景三、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定位的背景1、国际背景、国际背景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与国

5、际社会的关 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这一变化,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要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 , 并开始积极地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这种新的国家身份。这一观念代表了新的历史时 期对大国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的新要求。从负责任大国的角度出发, “中国是一个快速崛起 的发展中大国和社会主义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之一;中国人须体 现出一个建设性大国的风范,既用心维护和大力发展自身的国家利益,又认真对国际社会 做出必要地贡献,在权利与义务之间保持平衡。 ”从中国作为地区强国的角度出发, “中国 要实现大国身份的战略目标,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成为负责任的亚洲国家,立足亚洲,走2罗伯特佐立克:

6、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译,httP:/nbfile.foeus.en/msgvieW/53O4/86559043.html向世界。 ”一个在国际体系中崛起的国家,其外交哲学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及王者风范 , 崛起的中国要承担更大的世界责任,这是一个无须论证的命题” 。总之,在国际社会广 泛联系的今天,国家利益越来越体现在国家直接的互动交往中,体现在双赢和多赢的关系 中,不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树立负 责任大国形象是其发挥更大国际作用的必然选择。 2、国内背景、国内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腾飞,国内

7、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2009 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 GDP 仍保持了 8.7的增速,达到 49092.81 亿美元。相当于日本 GDP 的 96。2010 年第三季度,中国 GDP 更是一举超过日本,位居 世界第二。2011 年中国外汇储备将近 3.2 万亿。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预测, 中国将在 2027 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和世 界经济日渐融为一体。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更加依赖世界;另一方面,中国的影响力也随 着全球化的深入而向全世界扩展。这是一个权利、利益与责任同步增长的过程。这个过程 也就是中国逐步融入国

8、际社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因此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成为 中国重构国家身份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开始转变对自身角色、权利和责任的认知,更加 渴望在地区和全球性国际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开始意识到国际议题设定 、 国际 领导地位的重要性,提出要做负责任的大国,更加看重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中拥有 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地位。 ”正如学者郑永年所说, “任何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是其外 部影响力,而外部影响力的主要标志又是该大国能否履行国际责任。中国是否崛起,主要 看中国是否能履行国际责任。 ”责任意识和诉求作为大国地位和风范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大 国崛起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和走向成熟自信的重要表现。

9、四、中国负责任大国理念的内涵四、中国负责任大国理念的内涵 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战略理念是伴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而提出来的。以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为界,中国回归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体系的主观态度不尽相同。在前一阶 段,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主要目的地是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斗争,以改变当时国际制 度的有关规则而在后一阶段,中国的参与则更多体现出对现有国际体系的认同和完善, 中国的国际责任也由以往追求激烈变革国际秩序变成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但是对美国等 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行为,中国任然进行了坚决斗争。因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秩序始终是中国追求的国际责任目标之一。自 90 年代中期

10、起,中国开始坚持“有所作为” ,以自信、积极的姿态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构建负责人大国的身份。新安全观、世界多 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和谐社会”等理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融入 国际社会的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更多的关照国际社会的共同 利益,提出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1997 年,江泽民在访美期间强调:“中国和美国,在 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上,如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保护人类生存环 境、打击国际犯罪等,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共同责任。 ”1998 年,江泽民在驻外 使节会议上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也越来

11、越大,国际 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希望我们这样做。我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发挥自 己应有的作用。 ”2002 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表示:“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 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经济 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2005 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 会议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一如既往 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同各国一道推动建 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新秩序。 ”2007 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 “不

12、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3罗伯特佐立克: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译,httP:/nbfile.foeus.en/msgvieW/53O4/86559043.html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的外交政策宗旨继续积极参与多变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 领导人对国际社会的这些庄严承诺,与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出色表现相呼应,充分 反映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体现出来的国家身份转变。从上述官方宣示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负责任大国的

13、认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首先是“自我发展”的大国。这是针对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而 言的。由于成为负责任大国的前提条件就是首先要具备承担国际责任的“硬权力”和“软 权力 ,因此中国必须通过自我发展获得这些权力。第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其次是“自 我约束”的大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自身权力的不断增长,导致了国际社会尤其是一 些周边国家对中国未来权力行使方式的担忧。中国政府提出做负责任大国,主要目的是为 了向国际社会宣布“自我约束”的意图,也是为了保障“自我发展”的顺利进行。第三、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再次是“自主承担”的大国。这既表现在中国“主动”承担国际社会 公认的国际责任

14、,在防扩散、对外援助、协助处理国际热点问题等方面积极努力;也表现在 中国“自主”按照自身关于国际责任的独立见解,坚持国际正义,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 的国际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等。 综上所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理念的涵义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负责;二 是对世界负责。所谓对自己负责,就是要保护本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任何外来侵犯,保卫 本国的安全和利益不受任何威胁,保障本国的经济不断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发 展。对世界负责,是指积极倡导先进的政治理念,积极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主张和 平解决国际争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国际社会交往中兼顾各方利益。负责

15、任大 国的实质是承担义务,而不是谋取权力。一个国家要做负责任的大国,对内负责是对外负 责的前提和条件,对外负责是对内负责的延伸和发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五、 “中国责任论中国责任论”兴起的背景兴起的背景 西方“中国责任论”的出现具有深刻的国内外背景。从中国内部来看,1997 年中国政 府宣告要“做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以及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表现,2005 年胡锦 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以及同年 12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这些重大事件都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比以 往更为积极的角色。从外部世界来看,伴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

16、以及不断走向全球的脚步, 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将如何运用其新获得的力量,特别是 2005 年 9 月 21 日时任美国 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以来,国际社 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布什第二任期内,美国继续调整对华政 策, “中国责任论”才逐步突现出来,其标志性论述是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 (RobertB.zoeilick)2005 年 9 月 21 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的演讲。他在这篇题为中国 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的演讲中提出:“我们需要促使中国成为这个体系中 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 (AResponsibleStakeholder)。 ”2006 年 4 月,胡锦涛主席 访问 美国期间,小布什本人在致欢迎辞中也亲自提到“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同年美国发表 的几份重要报告,也均强调中美“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其中,美国国防部四年 防务评估报告明确提出,美国的目标是继续使中国成为经济上的伙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