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0833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1)通货膨胀理论。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与物价水平的变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物价 水平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量的增长率同名义收入的增长率保持 着一致的关系,这就是说,如果货币量增长很快,名义收入也会增长很快,反之亦然。 货币增长率的变动平均需在 69 个月以后才能引起名义收入增长率的变动。在名义收入 和产量受到影响之后,平均再过 69 个月物价才会受到影响,因此,货币增长的变动和通 货膨胀率的变动二者间隔的总时间,即总的时间平均滞后为 1218 个月。当产量不变时, 如果货币数量突然增加。这就使人们(或企

2、业)所保有的现金量及其同其他资产的比率也 随之增加,但由于每个人都企图保持他拥有的代表性的真实资产(因假定人们手边以货币 形态保存的可支配实物量同真实国民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K 不变) ,因而持有这部分多余 现金的人就会增加开支,通过购买其他资产(包括耐用消费品和其他不动产之类的资产) 的办法以求扭转这种不平衡状态,这样,物价也就必然随之上涨,即货币供应的膨胀将导 致现行价格上的货币失衡(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打破任何市场上的需求和价格上的需 求和价格的“扩散效应“的平衡。货币量的变动只在短期(510 年)内影响产量,而在 长期内(10 年以上) ,货币的增长率则只能影响物价,因而早期的货币

3、数量论就能成立。 至于产量在长期内发生什么情况,在弗里德曼看来,这要取决于一系列“实在“因素,如人 的事业心,独创性和勤奋程度,节俭程度,产业结构和政府结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上述分析为论据,弗里德曼断言:“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就是说: “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 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率就愈速“。“如果货币量增长不快于产量的增长,那就不可能 发生通货膨胀。“B、货币增长率的超速发展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为什么货币增长率会超速?弗里 德曼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1)政府开支的迅速增长;(2)政府推行充分就业政策; (

4、3)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政府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增加名目繁多的开支。如果政府开支是靠税收或靠向 公众借债以取得资金,则政府开支的增加并不会引起通货量的较快增长。因为在这样的情 况下,政府只不过是替别人花了钱。政府支出多些,公众支出就少些。政府支出的增加是 由私人消费和投资支出的减少来抵补,但弗里德曼认为,税收和向公众借债抵补政府增加 的支出在政治上是不得人心的,因此,政府增加开支主要就是靠印发通货或建立银行存款 以取得资金(美国财政部向联邦储备银行推销公债就可以增加通货量。联邦储备银行用新 发行的联邦储备券,或者在财政部帐户中记人一笔存款以抵付公债支出。于是,财

5、政部可 以用现金或联邦储备银行帐户项目下的支票来抵付各项费用) 。这样,就势必导致货币增长 率超过产量增长率,从而发生通货膨胀。所以,弗里德曼指出:“在当今世界中,通货膨胀 是有关印刷机的现象。“仅仅印刷更多的纸币支付政府的用款。无疑,这是现代通货膨胀 的主要泉源。“C、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以上是弗里德曼对封闭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的考察,而 此后的哈里约翰逊等人又进一步把注意力从封闭经济转移到开放经济中,着重考察了世界 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问题。他们认为,正如货币是影响国内经济的唯一重要因素一样,货币 也是影响国际经济的唯一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的货币供给量决定世界的收入水平和通货膨 胀率;当前世

6、界经济的基本问题是世界通货膨胀率加剧,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 必须从调节国际的货币供应量着手。但由于世界通货膨胀率取决于由各国发行中心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所组成的国际总货币供给量,所以个别国家稳定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对于世界通 货膨胀率变动的影响是很小的。这就是说,造成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的责任并非少数国家 所能承担。任何一个开放经济性质的国家过度发行了货币,也就给国际总货币供给量增加 了一定的份额,从而应对世界性通货膨胀承担某种责任。这样,只要还不可能建立确实有 效的世界中央银行,还不能实行集中的世界货币发行,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应付世界通 货膨胀的对策。那么如何看待通货膨胀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传

7、递“过程呢?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对此做 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莱德勒在 1975 年出版的货币和通货膨胀论文集中表述的看法。 他把商品分为“可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和“不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两类。认为,前一类商 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易于波动,然后再影响后一类商品价格的波动, 这样就把通货膨胀从国外“传递“到国内来了。另一种看法是: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资本流动 渠道“传递“。这是包括哈里约翰逊在内的大多数货币主义者持有的看法。根据这种看法, 通货膨胀通过这样两种方式从一国“传递“到另一国。这两种方式以下面的两种情况出现:其一,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可能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利息率水平,引起国际

8、金融市 场利息率变动;而国际金融市场利息率的变动将促进国际范围的资本流动,即资本由利率 低的地区流向利率高的地区,这样,一个“开放经济“的国家的国内金融利息率也因资本的 流人与流出而有一个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利息率水平的过程,该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也将与世 界通货膨胀率逐步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世界的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内来了。其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一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与世界通货膨胀率不一致,那 么也有可能通过国际收支差额的调整使得国内通货膨胀率与世界通货膨胀率适应起来。具 体说,在世界通货膨胀率高于一国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世界市场货币充足,信用松 动,国内货币供应不足,信用紧缩,这样就会

9、导致资本流入,从而使国际收支产生盈余。 一国为了避免国际资本流人过多而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将会扩大货币供给量,扩大信用, 使国内通货膨胀率提高,并使之与世界通货膨胀率相适应。反之,在世界通货膨胀率低于 一国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一国国内货币供给过多,信用松动,就会导致资本外流, 从而使国际收支产生赤字。一国为了避免资本流出过多而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将会紧缩 货币供给量,紧缩信用,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率,并使之与世界通货膨胀率相适应。那么就世界范围而言,为什么有的国家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较大,有的国家承受的波 动影响较小呢?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仍用货币因素来解释。他们认为,一国受国际经济波 动的影响中

10、,最。主要的是受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哈里约翰逊指出,可以把一个国家 的货币供给量分成两个部分,即国际储备量和国内信贷量,二者在国内货币供给量中各占 一定比重,二者的增长率也不一样。这两个组成部分中的某一部分的变动并不一定使国家 的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从而也不一定能使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国内收支差额的调整能 抵消国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造成的影响。比如说,国内如果实行扩张性的信用政策,国内 信用膨胀了,但公众可能把资本输往国外,使得国际储备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增大。反之, 国内如果实行限制性的信用政策,国内信用紧缩了,但资本输出可能减少,使之国际储备 增加,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因此,尽管世界通货膨胀率

11、是统一的,但由于各国国内货币供 给量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相对比重不同和增长率不一样,同时考虑到各国实际的国民收入增 长率不一样,从而各国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其国内通货膨胀率也就会 有差异。总之,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是影响国际经济的唯一重要因素。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一是认为,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着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变化,并通过它影响着 不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另一观点是,通货膨胀是由利息率的变动影响至国际 资本流动渠道,从而将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相互传递。(2)失业理论。弗里德曼以“自然率“假说与“自然失业率“为失业理论的分析起点,论 证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稳

12、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市场基本上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因而在每一种商品(包括劳动力在内) 的市场上,竞争的力量都使得这种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或趋于均衡状态。但均衡状态 下仍会有存货和积压现象,这种现象具有“自愿的“性质。具有自愿性质的存货或积压商品 在全部商品中所占的比例即为称为“自然率“。而所谓的“自然失业率“是指由劳工市场和商 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这个自然失业率并非 常数,而是经常在变动的。例如,流动性较大的妇女、青少年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越来越 大,或者失业保险和救济使失业者不急于找到工作等,都有可能提高自然失业率。所以, 这种失业率的高低完

13、全取决于经济、社会中诸如风俗习惯、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以及工人 的就业倾向等等因素,而与货币数量无关。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由于自然失业的存在,在长期内,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没有互 相替代的关系。只有在发生了未预期到的名义总需求的扩张和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或者 说加速度的通货膨胀)时,经济中的实际失业率才会暂时低于自然失业率,才产生菲利浦 斯曲线所描绘的交替关系。这是因为:政府为了减少失业而实行的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 货币增长率,使物价开始上涨,于是,厂商设法生产更多产品,增雇工人。由于工人仍然 是按照过去的物价水平来衡量自己的名义工资,以为实际工资不变或正在上升,从而愿意 增加劳动的供给。然而,一旦工人发现实际工资已经下降,他们便会按照现实的物价上涨 率来计算他们购买的物品,并要求提高名义工资。名义工资提高后,工人的预期与现实的 通货膨胀趋于一致,实际工资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当厂商发现了这一点,便不再多雇工 人,失业率也就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就是弗里德曼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至多只存 在暂时的交替关系的论证。这种论证的方式是利用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和垂直的 菲利浦斯曲线来说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