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0422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鲁纳的智力发展过程论一、智力发展三阶段 1)、行为把握(从动作中认知);2)、图象把握阶段(就是把事物当作视觉的或听觉的想 象,而作掌握或表现的状态。布鲁纳的实验 :A 管更满,而且更空。在 412 岁年龄段。3)、符号把握阶段(依靠语言符号来表现的认知;符号的把握总是伴有概念的载体语言的;语言,是由内 容和表现该内容的简洁的符号构成的,复杂的图象可以用简洁的符号来表达;如果把图象比作现货,那么语言 便是货币,可以随时存取;一种符号再现表象,可以作出种种变形、发展。符号把握具有这种生成力和发展力, 其实秘密在语言之中。到了符号把握阶段,儿童就可以逻辑地把握事物了。在符号把握中,事物所具有的属

2、性, 分别语言化了,可以依据语言所具有的作用认识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达到逻辑地把握。 ) 二、智力发展的实质 1)、所谓智力发展,就是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被瓦解,来自刺激的反应的独立性增 大。2)、所谓智力发展,就是知识的内化,存储于“存储系统”之中。3)、所谓智力发展,就是能够将自己所想所 作的事,以语言符号为手段,对自己和他人讲述。4)、智力发展,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有形无形的接触。5)、教学 以语言为媒介可以有效地达到目标。语言不只是交际的一种手段。学习者能够系统地、不断地把握事物,也是 仰赖于语言的作用。6)、智力发展可以根据同时抓住并选择数个事物的能力增大的程度;根据某一时间内

3、处理 继起的数个事物的能力增大的程度,加以预测。布鲁纳论内部动机与智力开发布鲁纳对于惠特的内部动机论予以极高的评价。所谓内部动机,是想在学习本身发现学习的源泉和报偿。对 于一项活动的出色的结果的满足感,或者是对于活动过程本身的喜悦。有四种主要类型:一、好奇心。二、上上进进 需要需要(Competence motivation).与其诉诸同伙伴的竞争,不如向自身的向自身的记录记录挑挑战战。随着自信心的提高,他们的 上进需要也就加强了。三、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儿童儿童总总是憧憬理想人物的是憧憬理想人物的。他总是想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 的类同性。四、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员,尤其是

4、年少成员具有强烈的学习集体所具有的行为方式、思想方 式、价值观的需要。 不确定信息不确定信息是内部动机的原因,不确定的适度与否非常关键。 1)、利用惊奇;)、利用惊奇;2)、激)、激发发疑惑;疑惑;3)、提出具有几个解答的不确)、提出具有几个解答的不确凿凿的的问题问题; ;4)、)、设计设计困境;困境;5)、提示矛盾。)、提示矛盾。教学论的定理 (摘要)JS布鲁纳 一、教学论的特点 1 .1 教学论是处方性的,它要作出指示,提供方略。换言之,教学论要揭示出有关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最优 方略的法则。 因此,教学论要为评判教授和学习的种种途径是否适宜,提供准则。 12 教学论,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规

5、范理论,不能就事论事。它要探究教授和学习的理想模式。换言之, 教学论要为解答 “什么样的学习适当?”“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者?”之类的问题提供理想的标准。与此同时, 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个理想标准的种种条件。 规范教学论要发挥它优越的作用,这得具有高度的概括,就得确定特定的理想标准。特定的理想标准毋宁说 应从一般的教学论引伸出来。 13 不能否认,陈述性的学习理论和发展理论对于作出学习的最优模式,多少可以提供贡献。但是陈述性的 理论不能直接地作出处方。直接的处方必须依赖教学论。 例如,根据陈述性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过程,分为连续说和非连续说两种。从非连续说出发,或许会提出这样一种转换式教授方式来让学

6、生“在一个时期”专注于“一事”,下一个时期专注于另一事。然而,按照 连续说,也许会提出在一个时期学习“多事”的所谓并进式的教授处方。 按照这两种学说写出的教授处方笺,都是不完备的。一时专注于一事这一转换方式是不可思议的;完全同时 并进也是不可思议的。陈述性的学习理论并不是把开出教与学的处方笺作为自己的直接课题的。方略论或 战术论不是陈述性理论能够很好地解决的。教学论开处方,是先于事实的。学习论则是将业已产生的事实加 以理论化,是后行于事实的。 14 所以要想构筑教学论,就得有不同于探讨学习论的某种独立形态的探求活动。 15 因此,即令教学论学说与学习论学说是矛盾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粗枝大叶地、

7、先验地把学习论当作 是错误的、跟教学论这个盾相对立的矛。同样,也不能反是观之。尽管这样,两者的矛盾也不能听之任之,应 当过细地研究情况。 一般地说,在这两种理论寻求学习顺序的最优化的教学论,同陈述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的学习 论之间,总是存在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16 从上述论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教学论与学习论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既不是一方引出他方,也不是 一方为他方的附庸。 二、教学论的主要课题20 教学论至少包含下述四个课题。 21 第一,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亦即揭示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可以 说,有没有学习积极性,是关系到学习成败的首要的决定因素。 激发学习积

8、极性的情境是多种多样的。倘要加以排列,那将成为广幅的光谱了。在这里,既有诸如以父 兄为榜样,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人际关系情境;也有丰富周围语言的、社会的环境,提供身心活动的优越条件, 来激发其旺盛的学习热情的。 综合地研究唤起学习积极性的诸种情境,也是达到各种各样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当前面临的课题 就是,培养我们所处的民主社会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但不限于此。其他广泛的社会组织中学习者所期望 的学习态势的研究,也包括在内。当然,本文所举的实例,几乎全部取自民主社会的教育脉络的。 22 第二,教学论必须探明达到最优理解的知识结构化的问题。关于知识的最优结构的研究课题就是, 探求汲取科学的成果,将

9、知识加以结构化,使提供的知识成为具有活力的知识体的理想状态。这一点,在后节 我们将更详细地说明知识的最优结构的种种样相。这里我只想说明下述一点。 所谓好的知识结构,就是构成这样一种含有种种力量简约知识的力量,产生新的论断的力量,使知 识体系成愈益晋严密的体系的力量的知识系统。所以,好的知识结构,是同参与此项作业的每一个人的 思维与才能密切相关的。这样说来,知识的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人而变易的。因此,同一知识领域的 结构,可以不一定是同一的,但这些结构之间不致于矛盾,是我们所祈求的。 23 第三,教学论必须探明显示教材的最优程序的问题,亦即要探明教学过程的问题。 例如,教授现代物理的结构,

10、采用什么教学过程好呢?一个方式就是,首先提供若干具体教材,接着抓 住其共通的法则性的问题。这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过程。或者反之,先教数学形式符号化,后教易 学的具体的物理法则。这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一种)的教学过程。这两种教学方式事实 上会产生哪些不同教学效果呢?关于教材的显示程序这种问题,容后节详述。 24 第四,教学论必须探明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赏罚的性质及过渡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应从教师的表扬这一外部报偿过渡到学生靠自力解决了总是时所获得的内 部报偿。其理由姑且不论,看来是不言而喻的。从外部报偿向内部报偿的过渡,以及从即时报偿向延滞报偿的 过渡,偿未得到深入研

11、究,但这是不能束之高阁的重要问题。关于这一点,例如像下述情形是不可想象的吧 学习者当他一旦完成了旷日持久的学习之后,会在顷刻之间实现从外部报偿向内部报偿的过渡,或是从即 时报偿向延滞报偿的过渡。 三、学习的积极性31 学习或是问题解决,是从多样的可能性中选取最好的一种的探究活动。但在这种场合,探究的率与 安全应当是重要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或掌握技能与理解的场合,应从学习效率的角度,避免学习者去探求一 切的可能性。因此,探究多样的可能性的学习积极性,应受到极大的重视。但要审慎地研究它的理想模式。 这里引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现实社会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摆在什么位置?在现实社会中,在某种场 合或者奖励

12、那些想探究多样可能性的儿童的积极性;在另一些场合,或者压抑它,简直乱了套了。例如,在家 庭里,母亲多从理智上启迪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但只要跨出一步,在社会上俨然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清规戒律 的,并不鲜见。 所以,学校中的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是,如何把探究多样可能性的积极性加以最优化。为了完成这 一课题,要立足于下列三个子条件。 3。11 教学时,应使伴随探究的危险缩小到最低限度。 教学要有效,那么处在指导之下的某种学习,就应当是一种个别学习,一种危险度低的学习。既不伤害 身体,也不丧失面子,也不由于自卑而变得萎靡不振。应当尽速减少这类有损身心的因素。 3。1。2 教学时,应使学习者从自身的失败中学

13、到最大的信息(教训)。 在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陷入迷乱或陷入住处过剩时,往往容易学习积极性下降,缩小必要的探究范围。 如果儿童在探究上失败了,而又不能获得有助于纠正失败的信息时,他们将陷入迷乱,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 降的概率也是很大的。所以,当我们展开教学时,我们必须考虑适当地选择教材;还要抓准时机,使儿童发觉 其错误,并及时纠正其探究的过程。就是说,当儿童碰到学习上的失败时,要通过提供有关他失败的信息,帮 助儿童减轻迷乱。这是十分重要的。 3。1。3 教学时应努力使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免受世间习俗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家庭和文化方式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或者束缚或者放纵学习者的求知欲的事例,层出

14、不穷。当碰到这种 恶劣影响时,如何把儿童的求知欲改变为理想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学所应当解决的一个课题。不过,教学要 在解决这一课题上起作用的话,也许会跟社会上风行的价值观相冲突。这就产生了从纯粹教育的立场出发解 决这种冲突局面的必要。 32 无论是教师,无论是兄长,大凡教育者与儿童的关系,总是具有什么者与不具有什么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两者之间,教学情境中的权威问题永远是存在的。 如何调整这种权威关系?这对学习的模式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权威关系偿能好好调整,学习者就能发 展自立能力,而且他也就会增强完成作业的能力的自信。儿童是否以父兄师长为模范,儿童又是采取怎样的 态势对待父兄师长的指导的,如

15、此等等,这些都会对学习的模式带来影响,所以,探明良好的权威关系, 是任何教学情境中所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这就是说,教授者和被教授者之间的权威关系,是一种将会对学习的理想模式带来决不能无视的强烈影响的因素。 33 教学过程,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展开的。在多年以后,例如阅读,也许不采取直接的人际关系 的外形。但教学是在学校教育中、在师生之间的直接的人际关系中展开的。因此,儿童想要在学校里学习,他 至少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受教时必需的社会技能。34 为了发展儿童的知识,就需要有若干稍微高深的概 括化了的知识技能。 所以,举例来说,聚集的美国大城市的贫困的移民子弟同社会隔绝;或者居住的非洲丛林的儿

16、童缺乏处 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要对学习产生积极性,是十分困难的。 34 为了发展儿童的知识,就需要有若干稍微高深的概括化了的知识技能。这就是,其一,语言,其二, 简单的处理技能,其三, (不是即时反应)适当的反应能力。 人们期待从小就初步掌握这些能力。在此基础上,在多少年之后,掌握复杂的、高级的技能。因此,使儿 童掌握初步的理智技能,是尔后发展这些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幼年时期训练使用语言的能力,发展他 们的想象力,似乎是非常重要的时点。如果错过了这个时点,那么,他的学习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 上面叙述的与其说是学习的积极性或是学习的准备的问题,毋宁说是教学的顺序性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由于同就学前的幼时的家庭和野外活动也有关系,已经谈及。倘把这一课题展开,那么幼儿早在上课之前 的相当长时期内,就已经在做玩具游戏和竞赛游戏了。这些游戏同上述的早期掌握初步的理智技能,似乎有 着密切的关系。居住在非洲丛林的儿童,不会玩具有机械结构的玩具和几何形构件的玩具。恐怕也会妨碍他 日后理智能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