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64933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医综合238分的复习心得(学长呕血推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看真题是效率最高的方法要说 2014 中医综合的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往年的真题。今年考试时我发现 起码有一半的考题都似曾相识,可惜当时不注重背答案,做起来还是很茫然。 因此诸位学弟学妹要注意了,咱们中医综合的考试重题率是很高的,或者即使 不是原题重现,考的知识点还是差不多的。因此那种希望从头到尾把课本看的 很熟,来一个我打一个,来两个我打一双,这种方法,当然不是不对,但是太 累了,效率不高。你在这一科上花的时间太多,势必会对别的科造成影响。做真题就相当于有老师在给你划重点。因为咱们复习,课本往那一摞,觉得好 多啊,但其实他要命题,基本上还是有限的那几个地方。因为一是这些地方重 要,二是这

2、些地方好命题。因此先把真题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了,考试就有 底了。怎么做真题呢?首先弄一本口碑好的真题,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真题答案错 误百出,会给我们造成很多困扰。我没法给出建议哪一本比较好,因为今年我 所做的,以及我同学做的、从网上下的真题,错误都挺多。勉强说来 240 分的 真题部分错误相对少一点,但它的预测题错误很多。真题有错误不要紧,因为最终你还是要通过这个真题去找书上的知识点、去掌通过这个真题去找书上的知识点、去掌 握它握它。从这个意义上讲,买一本错误百出的真题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可以督 促你积极对照课本找答案,所以不必在真题质量上太过纠结。不仅要掌握这个 知识点本身,还要掌握相关

3、的知识点、相类似的知识点。比如中基某一年考到 五行配属五脏的问题,问肝为什么属木。看到这个题,就应该想到把心脾肺肾 都看了。结果过了两年脾和肾也考了。这就是相类似的知识点。又比如考某舌 象是什么病,下面四个选项。做题时不仅要把正确选项记住,还要掌握其他三 个选项中的病,各自的舌象是什么。如此一来,照这种方法做真题,凡是真题上涉及的知识,都能掌握了,就很厉 害了,因为这个信息量已经很大了。尤其是有的同学一看真题,其中涉及到经典(主要是内经)的原文,觉得很恐 怖,怎么考研的范围这么广啊,内经原文都考。但一年一年看下来,发现考来 考去就那么几句。最经典的例子:1、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等

4、等五句 2、是故多食酸,则筋急而爪枯等等五句 3、太阳之脉,其终 者等等六句。考过 n 多 n 多次。今年考了个“久行伤筋”,保不齐明年就 考“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视伤血”。这些都是可以联想到的。所以把 真题掌握好很重要。另外在复习真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是错过的题要反复做。我和我的同 学都有这个经验,发现当时怎么错的,过一阵子再做,错的一摸一样,那当时 那一遍就相当于白做了,因为说明那个知识点还是没有掌握。我们的整个复习 过程,就是发现自己哪里不足,然后掌握它。如果当时做错的现在还错,那当 时就相当于做了无用功了。要是能将真题以及涉及的知识点都掌握,我觉得要是能将真题以及涉及的知识

5、点都掌握,我觉得 60%的分数拿到没有问题的分数拿到没有问题。不过还要注意,中基、中诊重题率相对较高,中药、方剂、中内重题率就低了, 因为这几科内容很多,命题点很多,但大致方向是一致的。比如方剂喜欢考功 用,今天考这个方子的,明天就考那个方子的。做真题就是要从真题中把握命 题规律。当然了,真题全部掌握不代表万事大吉,每年都有新题,上面也说过,只能保 证 60%的分数。但是真题熟练掌握的,很容易就能把握命题方向,真要看起课 本来也能抓住重点。事实上,真有决心和毅力将真题熟练掌握的,通常复习的 都比较好。P.S.每年考试情况可能不一样,今年真题的重题多,明年就不一定了。但最关 键的还是通过真题抓重

6、点。二、具体每科的复习经验至于每一科具体而言如何复习,我的建议是:先抓重点,再看其余。中医综合一共考六本书: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我当时用的就是老牛耕地的办法,每本书都从头到尾的看。现在看看,吃力不 讨好,费时间效率低,看过的很难记住,而且严重影响了英语和政治的复习。 如果再让我复习一遍的话,我会采取抓重点的方法,即每本书先把重点的地方每本书先把重点的地方 看全看好了,这就抓住了考试的重点,对于考试就有底了。这相当于有了骨骼。看全看好了,这就抓住了考试的重点,对于考试就有底了。这相当于有了骨骼。 有余力的,再往上面填血肉有余力的,再往上面填血肉。(一)中基这本书我的感觉是做真题很重

7、要。基本上每年都有很高的重题率。它所涉及到 的知识点,真题上都有。这科我没啥好的经验,所以就不多说了。(二)中诊上篇,舌诊、脉诊每年必考舌诊、脉诊每年必考。这两部分必须看熟。脉诊先背过后面那个表格,即 7 版教材 118 页那个表格。每种脉的脉象、 主病,以及浮脉类有哪些,沉脉类有哪些等等,都要记清楚。但是死记硬背容 易忘。不好理解的需要借助前面的讲解。比如促、结、代脉。这个表格背过了就有底了,再看其他的。主要有:1、脉象的胃、神、根各自的 含义,就一句话,很容易记住。2、脉经难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 中寸关尺各自代表什么,有一年考了难经中右寸主肺与大肠。3、120 页相 兼脉主病。4、121 页

8、各种真脏脉,这个虽然临床上 n 多年都碰不上但是考研特 别喜欢考。十怪脉、七绝脉(这两个名词书上没有,看真题解析),各自的脉形、意义。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可以看真题的解析,一般的真题书上都有。5、妇 人脉与小儿脉。内容都很少,看一遍就差不多能记住了。看完了这些脉诊就差不多了,不放心就再从头看一遍,看到有什么觉得可以命 题的点就记一下。但这些重点要记住。舌诊这部分是看起来最晕的,没别的办法就是要好好看。看的时候最好抄 下来,左边是舌象,右边是意义,要抄的很细,比如淡白舌,不仅要抄书上的 临床意义一条。下面的淡白光莹、淡白湿润等,也都要各列一条。然后就是看 着左边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直到看熟为止。

9、整本中诊最难复习的部分在 舌诊,所以这部分要花时间。上篇诊法除了舌脉外其他部分的命题点也都很多,看真题就差不多有个脉络了。中篇的辨证,当时我们学的时候,老师有很好的笔记,我是照着老师的笔记复 习的。其余没什么好的经验,就不多说了。不过我感觉,这一部分对于以后中 内的复习很有好处,所以推荐大家背目录,尤其是脏腑辨证那一块,把每个脏 腑的证型都记住,整个中医复习的框架就有了。(三)中药中药实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活儿,因为它不但内容多而且考得细,因此常看课 本是正道。而且很麻烦的是,中药是前五科中真题的重题率最低的。至于要应对考试,我有以下建议,那就是“七步走”。第一步,把每味考纲上规定的药的功效一条

10、背过,滚瓜烂熟。这是整个中药复习中最关键 的一步。这一步做好了中药复习一半的任务就完成了。最好先背目录,哪一位药属于哪一 类,这样会省一些事。 第二步,根据考纲,背相关药的来源。 背的时候看着目录,把要背的药标记出来,然后看着药名,想药的形态,它的用药部位是 什么。一般背部位就够了,至于植物所属的科属,很多年前年考过一次,再没考过,可以 先放一放。 着重要鉴别的是根和根茎、种子和果实。比如女贞子是果实、地肤子是果实、马钱子是种 子,等等。 其实来源历年考的就少,但考纲上既然规定了还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来源并不难记, 如果学过中药鉴定学就更 easy 了。基本上看过一遍,把不好记的、容易混淆的

11、抄下来,再 看一遍,就差不多了。 第三步,背药性。这个个人情况不同,量力而为。要说明的是药性这东西每年最多一道题, 而且常常是有中医基础的人都能做对的,所以在药性上花的时间要慎重。四气的话喜欢考 特殊的,比如川楝子在大队辛温行气中唯独属寒。归经的话似乎(只是似乎哈)喜欢考理 气药。另外也喜欢考这样的:某一大类药有特殊的归经。比如补血药多归心肝经。 第四步,背应用。 应用的内容非常庞杂,看起来无从下手。但仔细看看命题,其实他的命题点有规律可循。因此我有如下建议:第一遍看应用的时候,拿着红笔划重点。 画什么重点呢? 1、 特殊应用。 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背应用应该不难,要拿着功效对照下面所列的应用,

12、一般都很好理解。 而且每种应用后都会出代表方,可以凭此代表方加深记忆,又可以兼复习方剂。最重要的 是要注意特殊的应用,比如金银花治痢疾,苍术治目盲,考试最喜欢考这个,中规中矩的 反而考得少。 2、 特殊话语 比如, “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配用”“善于”,以及一些特殊评价,如“血中之气药, 气中之血药”,这些通常都是一味药区别于大队同类药的特殊之处,相当于它们的个性,要 十分注意。 这样画完重点之后,平均每味药都有一两句话,后来再看的时候就要着重看这些。 第五步,背用法用量。 用量的话喜欢考贵重药、有毒药、芳香药、动物药等,总之是非常规药量的用药。我看的 时候就是把这些药都标出来,然后抄下来背

13、。抄下的大约占需要背的药(考纲上规定要背 用法用量的)三分之一。背的时候也不用死记硬背,背过在哪个区间就行了,比如麝香是 0.03-0.1g,那就是在 0.01-0.1 之间。蟾酥在 0.015-0.03g,也是这个区间,但比麝香还少。 一般考试就考个大概,在哪个数量级上。 煎服方法哪些是重点也很清楚,不必多说。 第六步,使用注意。 重要啊,不多说了,该怎么办你懂的。 第七步,鉴别用药。 如果前面的功效应用都背好了,这个就不难,看一遍就够了。 这七步是针对各论来说的。我的经验是按这七步走,即先背所有的来源、再背所有的药性、 等等类推,而且最好看着目录背。而非看一味药,就把它的来源、药性之类的全

14、都背了。 这样一是容易晕,二是容易漏。但不同人方法不同,我仅仅是个人感觉。对于基础不牢且 时间充足的同学,还是先把课本从头到尾大体看一遍,再按照这七步走比较稳妥。否则没 有基础一上手就开始背,要记住比较困难。 各论部分真题的重题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知识点太多了。但总论部分就要借助真题了,而 且真题重题率很高。因为它的命题点就那些。不多说了,对着真题找重点就行了。 其实学习中药就像认识一个一个的人,他们的名字长相性格脾气、适合干什么事有什么活 儿可以让他们干,以及各自还有的特性,等等。每位药都是完整有个性的,等着你去了解 去熟悉,每多看一点,就对每个人有更完整的了解。而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很

15、枯 燥的等着你去记忆。就好比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里“用药如用兵”的比喻,作为医生要调 兵遣将,当然要对手下的士兵有所了解。带着这样的心态看中药,可能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吧。 四)方剂 复习方剂的时候我很痛苦,因为一翻开课本,好多内容啊,这也觉得应该看,那也觉得应 该看,最后弄得头晕脑胀,啥都不想看了,就把书扔了。过一阵子翻翻真题,又看看课本, 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 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方剂的命题规律太明显了,看课本时看那几个地方就够了。 哪几个地方呢? 一、 组成+用法 二、 功用三、 主治 这三个地方的内容,可占到命题的 80%以上。 至于有的时候还会考到某方中某味药配伍的意义。我当初就是被真题中

16、的这种题吓到,以 为方解全部要看,结果看的晕头转向,还什么都记不住。 后来发现,这种题考的并不多,而且即便看了,也未必有效果。因为一是不同教材说法都 不一样,有的我看过了,一样做不对。二是出题人一般水平是比较高的,不会出争议性很 大的,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做对的。三是有一定重题率。 所以看方解这一部分可以放一放,把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先掌握,再来看这部分。具体 的一些地方下面会说到。 转过来再看这三个地方,就会发现内容并不多。今年要考的方子是 240 多个,每个方子就 这么两三句话,比中药少多了。 因此对于方剂的复习,我的建议仿照中药,也分这几步走。 第一步,背方歌。 第二步,背功用、主治。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步都是要背到滚瓜烂熟,一字不差才可以。方歌不用说了。功用一条, 考试常常考原话,而且经常把很相似的几句放在一起,因此试图从组成中推出功效的做法 并不稳妥。至于主治,第一句即主病当然要背熟。后面的症状不用背,但也要看熟,能认 出来是哪种病哪个方子,因为考试常常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