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磁场危害及安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64410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线磁场危害及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压线磁场危害及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压线磁场危害及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压线磁场危害及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线磁场危害及安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高压线磁场危害及安全些居民楼顶上的电线都是 11 万伏的高压电线,会产生较强辐射,对人体有危害。另外,由于电压高达 11 万伏,而且电线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因此建筑物高压线“有害论”与“无害论”的来源。国外专家从流行病调查的角度得出“有害”的结论; 国内专家从电学的角度得出“无害”的结论。2、高压线对谁的影响最大 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大,对成年人的影响小。 3、高压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英国流行病调查人员的结论:居住在有电磁辐射下的儿童其白血病发病率为 700 分之一,比居住在无电磁辐射的儿童发病率(1400 分之一)高出一倍。 瑞典国家工业与技术发展委员会的结论:1、15 岁

2、以下儿童如果暴露在平均磁感应强度大于 0.2 微特斯拉的环境中,则患白血病为一般儿童的 2.7 倍以上;2、若磁感应度大于 0.3 微特斯拉为 3.8 倍。 美国加州健康科学评价机构的结论:“电磁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罹患儿童白血病、*恶性脑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流产等的危险性的增加,可能引起自杀和*白血病。” 4、高压线是如何对人产生影响的? 其安全指标值? 高压线中传输大电流,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英国专家认为:高压线产生的磁场安全值为 0.4 微特斯拉(t),高于该值,儿童将面临患病风险。 第 2 页 共 3 页5、高压线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220 千伏的高压线在百米范围内

3、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 0.4 微特斯拉; 132 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 0.4 微特斯拉; 11-66 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 0.4 微特斯拉; 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 0.4 微特斯拉。6、我国的高压线建设标准远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我国的标准规定:磁感应强度低于 100 微特斯拉就满足高压线建设标准。7、高压线对房地产的影响已经显现 业主们发现高压线对房产的影响已经开始了,1、高压线附近的房屋租金价格下降;2、高压线旁的二手房的买卖也受到影响,高压线使得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才换来的房子面临贬值; 开发商也发现高压线附近的房屋

4、销售不顺。距其的安全距离室外不得低于 8 米,高压线中传输大电流,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英国专家认为:高压线产生的磁场安全值为 0.4 微特斯拉,高于该值,儿童将面临患病风险。220 千伏的高压线在百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 0.4 微特斯拉;11-66 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 0.4微特斯拉;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 0.4 微特斯拉。实际上可以按照公式进行计算,与电压,距离等有关。如) 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在海珠区小港 110 千伏室内变电站进行现场监测,对变电站围墙外 3 米处、20 米外 近变电站窗边、第 3 页 共

5、3 页电视机前 50 厘米处三点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围墙外 3 米的电场强度为 1V/米,磁场强度为 0.7 微特斯拉;窗边为 1V/米和 0.6 微特斯拉。这个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实际已经超标。1993 年 7 月 World Vision 杂志上也指明电磁波能使人的免疫力降低,抗癌细胞的白血球数量减少。一个 15 岁以下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磁感应强度为 0。3T 的房间里,那么他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将比一般儿童高 4 倍。1997 年 1 月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洛利斯卡大学的科学家们,对43 万长期居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并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科学家们明确指出,电磁波与癌症,尤其是脑瘤和儿童白血病有直接的连系。伦德大学机械系主任利夫 1 弗里伯格说,在他们那里工作的职工中,发现了 6 名癌症患者,其中 4 人都是由电磁波辐射造成的,因为他们整天生活在磁感应强度高达 40T 的环境里。在 400kV 高压线正下方磁感应强度可达 13T ,距它 30m 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为 8T ,而在距它 200m 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则降为0。1T。美国在 IEEE Spect rum 1995 年第 10 期早已刊登 60Hz 磁感应强度不得超过 0。2T ,否则将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瑞典已正式承认强度在 0。2T 以上的低频磁场对人体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