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864277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教育学第一章 教学管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教育学实 用 教 育 学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课程简介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是 获取教师资格的两大课程之一,是一些地方“上岗考”的必考科 目之一,也是学科教育、教材教法与教育实习等其它教育系 列课程的基础课程。教育学课程主要围绕着教育活动的要素和过程就教育的基本 问题进行概括性的探讨。主要涉及教育的内涵、教育与人的 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教师与学生、教育 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教育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教育学素养; 2、掌握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必须的教育基本理论、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提高

2、教育的理性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5、为更进一步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学教育学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含考勤、平时作业 、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3、教考分离:期末考试内容基本按照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每章的复习思考题进行选择;4、考试内容:公共教育学正式授课1-7章,8、9两章 学生自学,期末考试占5-10% 。教育学教育学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 一 、新课程改革 二 、全面发展:一条摸索前行的道路

3、第二节 校长和管理人员 一、校长与管理人员的素质 二 、校长与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 第三节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一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二 、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 三 、学生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 四 、学生评价制度和和教师评价制度 第四节 教育学概述本 章 主 要 内 容第一章 教 学 管 理教育学教育学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校长和管理人员的基本 职责和素质;重点 理解“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的内涵;难点 认识校本研究对于教师个人成长的价值问题;教育学教育学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一、树立科学的学生观1.学 生 是 人完整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和生命独特性的人2.学生是

4、儿童身心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3.学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具有自我教育可能性的人- 尊重和爱护 - 可能性- 教育和关怀 - 必要性- 指导和规范 - 重要性教育学教育学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二、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1.丰富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用心动情-乐学2.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的升华-濡化熏陶-善美3.加强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真知真理-知能教育学教育学在美国,有这么一堂课:老师宣布考试分数后,发现学生 垂头丧气,便说,如果要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 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学生们愤怒喊叫,拼命跺脚,把课 本、书包扔向老师,表示抗议。老师用早已准备好的“盾 牌”

5、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学生坐下歇一歇的时 候,老师严肃地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的情境。他倒在统治者的真枪实弹 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教育学教育学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三个维度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目标 主导目标核心目标“我们不必急于过桥,事实上,对于我们,在桥上 逗留片刻更是一种诱惑。” 教育学教育学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三、提倡课堂教学生活化1.教学内容生活化 - 教育即生活2.教学过程生活化 - 教学做结合3.教学组织生活化 - 投入与超越教育学教育学针对上述

6、种种新课改在“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育理念下的要求,教师准备好了足够的 勇气、责任和信念了吗? 教育学教育学教 师 角 色 的 变 化1.变“管理者”为“组织者”2.变“主导者”为“引导者”3.变“传授者”为“合作者”4.变“教师表演”为“学生体验”5.变“知识裁判”为“对学生全面关注的良师”教育学教育学六 个 尊 重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5.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链接:教育学教育学六 不 伤 害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

7、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链接:教育学教育学四 个 赞 赏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链接:教育学教育学教学关系 帮助、引导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链接:教育学教育学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四、全面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全面发 展教育的理论基础:1.历史上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思想家有: 古希腊学者 17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 法国启蒙思想家 瑞士教育家 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学教育学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8、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就是 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尽可能 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教育学教育学全面发展的人 智力和体力的多方面-量-广度- 尽可能-基础充分的-质-深度-最大限度-某些 方面精神自由的-质量-道德 -无 干 扰-某个 方面情感统一的-度-个体与生产劳动教育学教育学3、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将使人 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学教育学4、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根本目的: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

9、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实现的 。 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构成的。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一个全面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教育结构,五个部分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作用为潜能开发、全面人格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机制。教育学教育学5、教育内容的相互关系体、智、德、美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统一的教 育整体活动中的构成要素,缺一不可,相互影响。德育是各育的首位,是灵魂和方向;智育最抽象、最普遍,是各育的前提和基础;美育是德育和智育的桥梁及各育的内在动力;体育包含着德智美三育,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 基础和重要途

10、径。教育学教育学(二)全面发展1.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因材施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归宿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材施教重在“辨”材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同步发展、统一发展教育学教育学教 育 原 则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 游、子夏。”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 ,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孔 门四科。 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教育学教育学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11、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果 赐也达 求也退 教育学教育学2. 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的整 合策略1.从全面发展着眼,从因材施教着手2.扬长避短,促进发展3.灵活教学,和谐育人教育学教育学第二节 校长和管理人员一、校长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性格素质、作风素质、 仪表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最基本素质)1.自觉运用政策法规 - 把握办学方向2.掌握教育理论知识 - 尊重教育规律3.具有广博的文化和专业知识 - 指导教学改革4

12、.掌握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知识 - 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教育学1998年,某县在评选素质教育质量奖时, 对全区55所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目前 小学开设哪几门学科,结果全部答对的只 有12人。评析:学科设置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心脏, 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如果不了解,怎样去 抓好教学管理,这值得认真反思! 教育学教育学第二节 校长和管理人员二、校长与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 示范 指导 三、校长与管理人员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水平 和效果1.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水平- 把握办学方向2.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的效果- 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发展服务探索校本课程提高管理与创新水平提高教师素养,提高人才保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全面

13、育人特色教育学教育学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乡(镇)完全小学以上的小学校长应有不低于中师 毕业的文化程度,初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于大专毕 业的文化程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 于大学本科毕业的文化程度;中小学校长应分别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以上的 教师职务;都应有从事相当年限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都应接受岗位培训,并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链接:教育学教育学第三节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由教学组织工作常规和教务行政工作常规构成教学组织工作的常规主要包括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 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教务行政工作常规主要包括对教师的

14、教学计划与总结、听课与 评课、检查与评定、业务学习、教学研究等相关教学工作的明 确规定。教育学教育学第三节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二、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校本研究制度校本培训制度学生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教育学教育学第四节 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学学科的形成 三、我国近代教育学理论体系 四、教育学的价值与限度链接:教育学教育学一、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 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 的科学。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 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 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科群1.把被运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形而上学问题教育哲学、教育逻辑学 教育伦理学、教育美学分析教育中的社 会现象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 教育政治学、教育法学 教育人类学、教育人口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生物学、教育生理学 教育心理学分析教育中的个 体的“人”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科群2.采用被运用学科的方法直接分析教育活动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未来学研究如何运用方法 来分析教育活动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实验学教育信息学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科群3.综合运用各门学科,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分析与其他领域 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