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国文化不妨学学林语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860105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5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中国文化不妨学学林语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播中国文化不妨学学林语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中国文化不妨学学林语堂(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品: 副刊编辑中心编辑: 孔昕 设计: 壹纸工作室马晓迪青 未 了随 笔思想光华文字魅力B05-B07星 期 一2013.7.222008年, 我第一次为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毕业生致辞的主题是 “你们的幸福是母校的 自豪” , 2009年致辞主题为六个字 “我想, 我 试, 我乐” 。 今年, 我给大家致辞的主题是八个 字:“家庭第一, 事业第二。 ” 2013届本科毕业生与我的家庭有特殊的 关系, 你们和我女儿上大学的年代相同。 我今 天只能连线、 不能在生科院现场, 是因为要与 女儿、 儿子在他们小时熟悉的家中团聚。 同学 们今年最大的典礼仪式是北京大学全校的本 科生毕业典礼, 学院的典礼

2、以前并非常规, 现 在的重要性也次于学校校长主持的典礼, 我 是否在场不很重要。 而对于我平时居住在地 球两端的孩子来说, 如果我不在, 他们的聚会就缺了半边天。 我相信, 你们以后, 不仅谅解、 赞同, 而且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 在你们即将走向世界各地、 奔赴前程的 时候, 提倡 “家庭第一, 事业第二” 可能异于寻 常的毕业致辞。 但是, 作为长期建立了家庭结 构的人类社会,“家庭第一, 事业第二” , 有益 于个人和家庭。 我们同学现在的家庭主要是父母, 需要 毕业后忙于事业的你们积极与他们保持感情 的交流, 他们不仅永远是你最坚定的、 无条件 的支持者, 而且永远会为幸福的你高兴、 为

3、沮 丧的你打气。 以后你们也将为人父母, 你们会 为子女撑起一片天空, 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天天盼望见到你们, 永远希望你们理解、 支 持, 与他们共情。 一家六人次领过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常 被中文世界误为事业重于家庭的典范, 其实 不然。 仔细看她的一生, 非常明显, 她重三次 恋爱、 重自己的孩子。 表面上她事业显得很 重, 一方面是她的才华, 一方面是她的恋爱每 次都遭遇不同原因的失败。 但她对自己孩子 的关心和直接教育的时间远超过一般人, 她 不仅为孩子记笔记, 而且为大女儿组织过几 年的专门教育。 提倡 “家庭第一, 事业第二” , 也有助于社 会的健康。 如果一个社会很多人真的做

4、到 “事 业第一, 家庭第二” , 也许这样的社会看上去 野狼遍地; 如果虚伪地号称 “事业第一, 家庭 第二” , 恐怕这样的社会危机四伏。 在不同时期, 大学毕业生为了家庭, 宜用 头脑做事业, 少一杯酒、 少一次聚会、 少一点 物质、 少一次会、 少省下时间尽量多给自 己的家庭、 自己的孩子。 祝愿同学们以家庭为核心, 以事业为支 撑, 生活幸福。 (本文为作者在2013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家庭第一 事业第二【人生寄语】饶毅传播中国文化不妨学学林语堂温儒敏近些年, 中国在经济上发展很 快, 希望能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 也 希望外国人能更多地理解中国, 但 不少外国人

5、(特别是西方人)仍用不 友好的眼光看待中国。 除了政治意 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外, 相当程度上 是由于文化、 心理方面的隔阂。 因 此, 走出国门开办孔子学院, 希望更 多外国人学习汉语、 了解中国文化, 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十五六年前, 我有过国外教 学经历。 我认为出国教汉语、 介绍 中国文化, 心态很重要: 首先, 不 应当自卑, 以为什么都是外国的 好, 月亮也是外国的圆; 同时, 也 不要自大, 盲目以为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未来必定是中国文 化征服世界。 我们应当用平等的 态度, 自信地介绍中国的民族文 化, 同时真诚地尊重他国文化。 在 教学中当然可以进行中外文化比 较, 但

6、这种比较并非是比出高下 优劣, 而是彼此尊重共生。 我们的 目标就是做好文化交流工作, 要 让外国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善 意, 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 并 让外国人在这种对话中逐步寻找 到理解中国的钥匙。 我认为, 林语堂是近百年来 往外 “输出” 中国文化最成功的人物, 他的成果至今仍值得我们 借鉴与学习。 20世纪30年代后期 至40年代, 林语堂在美国和欧洲 从事双语创作, 主要是用散文笔 法介绍中国文化, 用英文出版过 三四十种书。 其中,生活的艺 术 于1937年发表, 在美国印刷 40次, 并翻译成法、 德、 意、 丹、 西、 荷等多种文字, 畅销半个多 世纪; 他的另一本著作吾

7、 国与吾民 也影响巨大。 1989年,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会议上谈 及他读林语堂著作的体会时说: “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 情形, 但他的话至今对于我们每 一个美国人都仍然受用。 ” 林语堂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时, 有一种使命感。 他认为自己的长 处就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 对中 国人讲外国文化。 这种 “讲” , 不止是 翻译, 或者双语写作, 而是充分考虑 对象的接受, 考虑文化的转换、 过滤 和比照, 让彼此重新获得新的眼光, 发现新的东西。 当然, 这需要条件: 一是外语要好, 好到外国人能接受, 甚至认为地道; 二是汉语的写作能 力要好; 三是中西文化底蕴要厚实。 因此, 林语

8、堂能把中国文化理解透, 抓住精要, 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尽量 消除中外文化理解上的隔阂, 加之娴熟的英语表达, 吸引了外国读者。 诸如中国人的一般人生理想、 中国 古代的哲学体现在普通百姓生活中 的关系、 中国人的生命观念、 中国人 直观的思维方式、 中国各种民间风 俗等, 都是结合西方人的接受方式 (包括文字表达方式), 进行中西比 较, 以介绍中国文化精神。 西方人原先了解中国文化多 是通过传教士和水手, 林语堂是 为数不多的能以如此漂亮的英文 及地道的西方接受方式, 形象生 动地介绍中国文化的人。 因此, 我 建议大家读读林语堂的著作, 不 但可以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概 况, 也可以帮助我们思

9、考、 设计如 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 让他 们有兴趣、 能理解、 愿接收。 可以说, 林语堂是介绍中国文 化的模范, 让我们懂得如何提高自 身素养, 将文化交流工作做得更加 有趣味、 情味, 更加有效果。 当然, 对外介绍中国文化不能限于古代 传统文化, 也要介绍现当代文化, 包括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 但传统 文化及其在当代生活的表现, 可能 是外国人最感兴趣的方面。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文科 一级教授, 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本文转载自作者博客)“再教育” 的新历史角色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不清楚 “再教育” 这个词与它所代表的时 代烙印和历史特色。 在上世纪七 八十年代,“接受再教育” 是最

10、时 髦的词汇, 是当年的干部、 知识分 子无法躲避的政治现实。 所谓 “接受再教育” , 是要求 当时的城里人, 特别是知识阶层 的干部们, 每年都要到农村去, 到 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 “再教育” , 或者到工厂去接受工 人 “再教育” 。“再教育” 的目的就 是改造世界观、 人生观和革命观。 “再教育” 的结果, 就是让人们彻 底抛弃一切名利诉求, 追求无限 和绝对服从。 人们在被 “再教育” 的同时, 灵魂被扭曲, 真善美被压 抑, 整个社会呈现出没有生气的 死气沉沉的氛围。 每当想起那段 “接受再教育” 的经历, 许多人至 今依然唏嘘不已, 噩梦连连。 但是, 当年的 “再教育

11、” 虽然 是灌输型的思想教育, 但对不少 人的成长, 却也有着特殊作用。 不 少经历过这个特殊阶段的人, 都 意识到 “再教育” 对于个人毅力、性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培养起 到正面作用。 很多过来人都感觉 到, 经历过当年 “再教育” 的人, 更 能够经受困苦、 困难和挫折, 能够 冷静处理许多突发事件。 如今, “再教育” 已经成为许多人人生中 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是成长中 不可多得的历练。 真是应了中国 的一句古话: 坏事变成好事, 焉知 祸福? 几十年后的今天, 我们的社 会似乎又在经历一场新的 “再教 育” 的历史变革, 和上个世纪的 “再教育” 不同的是, 这次再教育 的两个主角发

12、生了变化: 原先的 教育者如今成为受教育者, 而当 年接受再教育的人, 如今却成为 教育者, 原来的 “学生” 成为先生, 不知是历史的进步, 还是历史和 我们开了个玩笑?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 农村越 来越多的人进入城里寻找新的生 活。 他们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如 何接受城市给予他们的 “再教 育” , 这成为融入城市的必修课。 无论是法制、 知识、 技能, 还是新的文化, 他们都需要接受来自城 市的 “再教育” 。 只有及格, 才能够 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这个过程也 很痛苦, 甚至有些残酷, 因为这里 不仅有理念的改变, 而且有情感 的蜕变。 现代生活中角色转变是 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心理

13、因 素, 还有社会机制的保障因素。 原 来的社会主角, 曾经的主要力量, 如今来到城里, 却成为被边缘化 的异类人群, 成为 “被改造” 、“被 教育” 的对象, 连如何过马路、 说 话、 吐痰、 吃饭礼节等等, 都要适 应城市的要求。 个中的滋味是旁 人无法体味的。 然而, 这个 “再教育” 毕竟是 时代进步所致, 是社会进步的标 志, 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到城里 生活, 是 “中国梦” 的重要组成部 分, 我们应当热情欢迎这个变 革。 当社会不再存在 “再教育” 这 个尴尬的历史现象时, 我们的社 会就离真正的和谐、 小康不远 了。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 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 文 化 杂 谈 贤 言 随 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