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48717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作者: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何绮文 【摘要摘要】 过去,英语教学一直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学生往往会 说会写,但却不懂得如何得体地运用英语,导致了英语交际当中尴尬的场面。要知道语言 离不开文化,了解英语的相关文化背景,对于促进学生识记英语词汇语法、拓展课外知识、 增强英语学习兴趣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渗透;文化意识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最新发布的英 语课程标准里面,把文化意识作为课程分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 只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递,而应该恰当好处地渗透英语国家文化,促使

2、学生正确 理解和得体使用语言。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意义1、 文化渗透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之所以存在差异,根源在于世界各地域的文化差异,人们使用各自的语言作为信 息传递、沟通交流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的特色。如果学习 语言仅仅记住构句成篇的词汇和衔接脉络的语法,忽略了语言惯用的场所环境、身份地位 等,往往就会在交际情境中造成误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例如:中国人往往把母语的使 用习惯迁移到英语当中,与人见面打招呼说“Did you have lunch?” ,这会让外国友人误 会你要请对方吃饭;回应对方的不幸遭遇时说“Dont worry.

3、” ,会让外国人觉得你幸灾 乐祸;谈话时涉及“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job、Have you married”等话题, 就会不自觉地侵犯了对方的隐私,引起对方厌恶。此外,一些凭空捏造的中国式回应也会 闹出笑话,例如:在回应外国人的称赞“Your pen is nice.”时,直接“Thank you”就 可以,而不是“WhereWhere” “Take it away if you like it.” 。要避免英语使用的 失误,关键是要注意交际环境、交际者关系、交际意向,这些都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 关,由此可见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了。2、 文

4、化渗透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跨文化意识是在充分了解异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采取尊重和包容的开放态度, 通过对比与反思中外文化的差异,促使学生明白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的共存体,无论是本土 的还是外来的文化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一方面要更加热爱和发扬本土的优良传统,另 一方面要借鉴和吸收外来的优秀精粹,促使各类文化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由于中西方 在看待同一事物的思维方式、态度立场存在着很大反差,这种反差在很多情况下是极端 的,如果没有注意,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精神上行为上的冲突与矛盾。例如:“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卑微、地位低下的象征,所以有 “狗奴才”一词;而在

5、英语国家 里面却是真诚善良的代表,所以便有了 “Love me, love my dog.” “Work like a dog.”的说法。中国人认为 “红色”象征喜庆欢乐,于是好用红色装点节日;西方人却 认为“red”代表亏损亏空,于是把负债的人称为 “in the red” 。 “龙”在中国被誉为吉祥、神奇的化身,却在外国被当作恶魔、罪恶的替身。中国人因为数字 “4”与“死” 谐音而赋予它不吉祥的意义,西方人因为耶稣基督的死而把数字 “13”当成罪恶的根 源。这样的例子很多,人们对待事物固有的意念态度,无一不跟自己民族发展的历史文 化密切相关,同样,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发展演变,理解语言蕴含的

6、意义,才能更友好 地与当地人沟通。3、 文化渗透有助于拓展课外知识,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文化是意义广泛的概念,它涉及人类发展的历史政治、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社交礼 仪等方面,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自觉地拓展了学科以外的知识,由于学生正处于求 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于新、奇、趣的事物抱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如果能够把比较枯燥 的语言学习融入到自主探究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在扩大视野的同时,不知不 觉增长了学习英语语言的积极性,这将大大改善当前的英语教学效果。例如:为什么英语 国家中常常直呼对方名字?原来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统治者以开拓精神倡导自己的 国民到世界各地谋生,大家族就没能常

7、常集聚在一起,亲情关系就没有中国那么浓厚了。 为什么英语国家的人见面寒暄离不开“weather”?原来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常有变幻无常 的天气,当地人们就显得格外关心天气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了。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策略1、 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增加学生体验机会。 在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习俗习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实物、图片, 一边观察一边讲解;播放相关的电影、录像,学唱地道的英语歌曲,让学生置身于纯正的 英语环境氛围。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开展 pair work、role play、drama 等趣味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英语国家的角色,在体验过程里面加深对文化

8、 的理解。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方式能够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可以动起来真正参与 到学习的进程中,比起传统的坐着记笔记更有意思,学生会发现语言学习是那么有趣,投 入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主动探索的激情也会进一步燃烧。例如:在学习西方国家人们 就餐习惯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配合相关的英语演示整个流程, 并就中西方的就餐习惯差 异展开讨论、归纳总结。2、 加强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善于采用 body language 讲课。 俗话说“要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对英语国家的人文 地理、历史政治、风俗习惯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介绍知识的时候得心应手、取舍自如。 教师应该充

9、分利用课余时间进修外国文化知识,通过阅读、旅游等方式增加见闻、丰富阅 历,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形象生动的讲解。此外,教师在讲解文化知识的时候应善于 结合 body language,形象地示范外国人在打招呼、谈话、致谢、邀请、询问等的神情语 言与体态动作,鉴于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形象化的呈现比纯文字的说教更能调动学习 热情,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深度。3、 把英语文化融入生活场景,提升实际运用能力。 将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交往情景、对话规则以校园广播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校内的 标语中添加英语指示,如在草坪中的“Keep off the lawn.” ,在公共场所的“ No Spitting

10、” ,在图书馆内的“Be quiet!” ,用“No pays, no gains.” “ Attitude is everything.”来勉励学生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中习得英语。此外还可以开展英语 标识语创作比赛、外国风情手抄报绘制比赛、英语特色网页制作竞赛等等,充分发挥学生 智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感悟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4、 结合阅读口语教学,强化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 鉴于当前学生面临各种考试压力,要切实顺利地开展各种英语文化活动,难免存在着 许多现实的限制,为了提高效率,教师可以把中英文化的对比信息结合到阅读理解与口语 训练的素材当中,鼓励学生阅读简易版的英文

11、作品、小故事。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组 织学生讨论中英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中外文化的区分敏感度。语言学习离不开对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在当前越来越重视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大环 境下,如何结合教学资源挖掘有助于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文化知识,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 容辞的责任。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李雪雁. 汉英语的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6(8)2 裴文军.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教师,2008(7)3 马慧瑾. 汉、英语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黑河学刊,2011(6)4 金何.加强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青年教师,2006(5)5 李尚蓉. 加强英语文化差异渗透.内江科技,2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