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84823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一) )课时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及其对农业、工业、商业发展的影 响。 2理解东北农业布局特点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课前预习(10 分钟,10 分)读图,完成 12 题。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 收获期,降水量少,光照条件好 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降水多, 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A B C D 2图中 A 表示的地形区是 (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三江平原 D东北主

2、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答案:1.A 2.D 解析:第 1 题,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水热配合好,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 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使用农药,具有绿色大米优势。第 2 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作物的 分布情况及土壤类型。图中 A 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是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从土壤类型看,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黑土分布 区,三江平原是最大的黑土分布区。因为纬度较高,生长期较短,所以三江平原主要粮食 作物是小麦,玉米已较少种植。 读下图,完成 34 题。2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

3、、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松嫩平原地区和大兴安岭 北部,其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和林地。 4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答案:D 解析:东北地区因开发历史晚,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5关于东北地区林业和特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这里有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的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白桦、樟树 B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C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盛产麂茸、人参等珍贵药材 答案:C3点题训练(20 分钟

4、,30 分)知识点一 地理条件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就是指东北三省 B东北地区跨三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带 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林区 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 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人均耕地面积较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林区。 2东北地区的气候是( ) A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B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的积温南部可达 3 600,北部为 1 000,年降水量 3001 000 毫 米,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因此属于温

5、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3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 发展格局 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 下图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 。读图,完成 45 题。4东北地区气候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

6、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4答案:4.B 5.A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第 4 题,东北地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 5 题,耕作制度主要是由区域内热量条件决定的,东北地区的热量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 熟。 6读“东北地区略图” ,完成下列问题。(1)填注主要山脉:A_,B_,C_。 (2)填注主要平原:D_,E_,F_。 (3)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形结构特点是_。 (4)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简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5)根据你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的了解,分析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 经济条件。 答案:(1)长白山 小兴安岭 大兴安岭

7、 (2)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3)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总体上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冬季漫长且寒冷潮湿,夏季高温 多雨。 (5)地广人稀,为农业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械化水平较高;国家 的政策支持;发达的工业生产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现代化基础。5知识点二 农业布局特点 7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的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 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玉米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的

8、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 多;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是我国最大 的柞蚕茧产区。 8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区域的是( ) A耕作农业区 B滨海渔业区 C林业和特产区 D畜牧业区 答案:B 解析:东北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及生产方式的不同,将农业分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 别是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 9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玉米、小麦 B小麦、玉米 C小麦、水稻 D高粱、玉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粮食基地的分布。松嫩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三江平原的主要 粮食作物是小麦。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 1011

9、题。10图中 ABC 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 A 到 C 降水逐渐减少 B自 A 到 C 降水逐渐增加 C自 A 到 B 降水逐渐减少 D自 B 到 C 降水逐渐增加 11关于 A、B、C 三地的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 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 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6D三者 A 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答案:10.C 11.C 解析:第 10 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 断出 B、C 两地的降水量都低于 400 毫米,自 A 到 B 降水逐渐减少,自 B 到 C 降水先增加后 减少。第 11 题,A 地位于长白山,为

10、林业生产基地;B 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 C 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读下图,回答 1213 题。12该图最有可能是(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1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A保护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答案:12.D 13.D 解析:第 12 题,从图例可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 平原,而且、具有南北方向的过渡性,因此可确定为林地分布图。第 13 题,该区发展 商品粮、林业的区域优势显著。其发展方向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

11、基地。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宣布:“十二五”期间,全省粮食总产量力争达到 750 亿千克的目 标。黑龙江省因此提出水田北扩的战略目标。水田北扩范围基本在 48N 至 51.3N 之间 (世界上水稻的种植纬度最高的分布区),面积在 2 000 万亩左右。 (1)说明黑龙江省提出水田北扩战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主要原因。 (2)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答案:(1)市场的需求和政策因素,使水田的种植面积扩大。 (2)全球气候变暖使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育种技术和种植 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水

12、田北扩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引起的。第(2)问,引起 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品种、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7课后作业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班级_姓名_分数_一、单项选择题(26 分)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 13 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 农牧活动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 A B C D 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草原 水能 石油 森林 A B C D 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答

13、案:1.B 2.D 3.B 解析:第 1 题,夏季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重要因素,距海越近受夏季风影 响越明显,越深入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越小。图中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由东南沿海向西北 内陆递减,故 B 正确。第 2 题,甲地位于长白山迎风坡,降水丰富。受地形及降水共同影 响,当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山地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第 3 题,乙地为东北平原, 分布有大面积的肥沃的黑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受纬度 位置影响,热量条件较差,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是指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在时空上适宜匹 配的量比关系,我国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

14、1.441。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 示意图。读图完成 45 题。84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 ) A东部优于西部 B耕作区优于林区 C南部优于北部 D水土资源匹配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东部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整体上要大于西部,主要是受降水量自东 南向西北减小的影响,并且西部平原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大。 5下列措施会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 ) A增加水稻的播种面积 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 C增加农田灌溉面积 D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解析: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水资源的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 减轻该地区水土资源的不匹

15、配程度。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制订的七大农业生产区农业战略格局图” 。读图,回 答 67 题。6宁夏平原位于( ) A甘肃新疆主产区 B河套灌区主产区 C汾渭平原主产区 D华北平原主产区 7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 A华北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B华南主产区要严禁非农业用地,保护耕地资源 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9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6.B 7.D 解析:本题组考查农业布局及其发展方向。第 6 题,图中显示,宁夏平原属于河套灌 区主产区。第 7 题,华北平原水源不足,不能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华南主产区经济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严禁非农业用地会制约经济发展;河套灌区大力引黄灌溉会造成 土壤盐渍化;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水源不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利于实现区域 可持续发展。 读图,回答 89 题。8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9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