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23935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方案优化方案20132013 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202)第一部分第一章第 2 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随堂自测随堂自测】(2012湖南湘潭三模)2009 年 3 月 1 日 16 时 13 分 10 秒“嫦娥一号”中国的首 位探月使者,准确受控撞击月球,它在完成了全部的使命后,将自己的“身躯”,连同最后 的绚烂,永远地留在了遥远的月球上。在轨运行期间,“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经受“日凌” 干扰考验和两次月食考验。读下图,完成 13 题。1图甲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 A1 B2 C3 D4 2“嫦娥一号”能在太空安全运行的关键是

2、( ) A日凌可能会导致能量短缺 B月食可能会导致信号无法接收 C太阳活动会损坏卫星 D高水平的测控技术 3图乙为月球背面以中国古人名字命名的“万户撞击坑”,直径约 52 千米,“万户撞击坑” 的形成原因是( ) A古代人万户登月所为 B岩浆作用 C月球上没有大气,许多陨石撞击 D月球两极冷、赤道热 解析:第 1 题,图中有太阳、地球、月球和“嫦娥一号”卫星四个天体,涉及太阳系、地月系以及 以月球为中心天体的月球与“嫦娥一号”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第 2 题,日凌、月食、太阳活动 都会对“嫦娥一号”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地面的遥控得以减轻,所以较高的测控技术 成为“嫦娥一号”在太空安全运行

3、的关键。第 3 题,因为月球的质量太小,吸引不住大气,缺少 了大气保护的月球表面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答案:1.C 2.D 3.C (2012云南第一次统考)2010 年 5 月 26 日,云南首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一期项 目,在昆明石林县(约 103E,24N)正式投产发电。据此完成 45 题。4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A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 B石漠化土地面积广大 C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D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5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 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B夏至

4、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解析:第 4 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石漠化土地面积广大,使该 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第 5 题,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秋分日先朝东, 后朝南,再朝西;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答案:4.D 5.A 6(2012天津和平二模)读“美洲大陆图”,图中威尔逊山天文台和欧洲南方天文台有良好 的观测条件,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离天体距离近 离海洋近,冬暖夏凉 地处高山,人类干扰少 受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天气晴朗 A B C D 解析:选 B。两天文台均地处高山

5、,人类干扰少,天气晴朗利于观测。7(2012湖南常德检测)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八颗行星中,B 表示_,D 表 示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向_,呈_时 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性和_性。 (3)若地球在 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 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_。 解析: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地行星

6、、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 性。地球上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如果地球在 H 行星轨道上运行,因距离太阳太遥远,地球会 变成“冰球”。第(4)、(5)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答案:(1)金星 火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2012北京东城模拟)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1 年 2 月 18 日 12 时 55 分,“火星500”项 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为人类登上火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下表,

7、完成 12 题。行星与太阳的距离 (天文单位)质量 (地球 为 1)体积 (地球 为 1)Error!Error!公 转 周 期自转周 期四季更 替地球11.001.005.521 年23 时 56 分有火星1.520.110.153.961.9 年24 时 37 分有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 有密切关系的是( )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B C D 2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 十分相似,主

8、要表现为( ) 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 B C D 解析:第 1 题,“液态水存在”的条件应是地球上的温度介于 0100之间,而影响地球上气温 的因素则是日地距离和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第 2 题,地球外围包围着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层,而火星外围是厚厚的二氧化碳;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更替,但长度并不一样;火星和地球 的自转周期差距较小;火星轨道和地球运行轨道相邻,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会有适宜的温度孕育演化生命。 答案:1.D 2.C (2012四川宜宾二模)2010

9、 年 1 月 15 日,日环食“横扫”中国,天文奇观再次覆盖长江流 域。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日环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却仍然明亮,在天空 中形成一个耀眼的光环,蔚为壮观。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 34 题。 图中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3此次日环食,图中日、月、地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 A位置 1 B位置 2 C位置 3 D位置 4 4下图是“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此次日环食过程部分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第 3 题,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且日、地、月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由此 可排除 B、D 两项。由于图示公转方向为顺时针,则

10、此图应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此时 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第 4 题,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绕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因此月球挡住太阳光线开始于右侧,结束于左侧。答案:3.A 4.C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 1、4、7、10 月平均最高 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 1 为北坡,表 2 为南坡。据此完成 56 题。 表 1坡度1 月4 月7 月10 月59.520.727.419.8259.319.327.420.4455.817.027.118.0表 2 坡度1 月4 月7 月10 月37.919.726.518.9128.019.926.

11、619.0238.521.026.619.25.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 6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解析:第 5 题,读两表格数据可对比分析,表 1 中随着坡度增加,1 月、4 月气温降低幅度明显, 因此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冬春季的北坡。第 6 题,读表格中数据,不同的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差 别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答案:5.C 6.B (2012淄博模拟)美国国家科学院称 2012 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

12、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 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读图,回答 78 题。7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 AA 处 BB 处 CC 处 DA 处和 C 处 8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挪威、芬兰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解析:第 7 题,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层。第 8 题,闯入地 球大气的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会奔向地球两极,因此地球上高纬度地区可见极光。 挪威和芬兰的纬度高,最有可能看到极光现象。答案:7.C 8.B 云量是以一日

13、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 910 题。9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10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解析:第 9 题,由题意知,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故图中多年平均云量值 越高,则表示该地阴雨天越多。由图知,甲地数值为 5052 之间,乙地在 6466 之间,即乙地 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丙

14、地数值在 4648 之间,则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 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故 B 正确。第 10 题,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 值比两侧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云雨量 比两侧多。答案:9.B 10.A 阅读材料,完成 1112 题。 材料 1:“嫦娥二号”于 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9 分 57 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 功。“嫦娥二号”飞行 112 小时到达月球。 材料 2:发射航天器必须正确选择发射窗口。发射窗口是指发射运载火箭比较合适的一个时 间范围。选择发射窗口主要考虑五方面要求:一、地面观察的要求;二、地面目标光照条件 的要求;三、航天器上太阳能电池翼光照条件的要求;四、航天器上姿态测量设备的要求; 五、航天器返回地面时的要求,如载人飞船返回地面时,一般都希望在白天,同时要求气象 条件较好,没有大风等恶劣天气,以便降落伞打开。 11“嫦娥二号”( ) A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非洲北部 B发射时,西昌夜幕深沉 C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