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20042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江西省上饶横峰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语文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50150 分,分第分,分第 I I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3636 分分) )和第和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114114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第卷(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一、基础知识题(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轻佻(tio) 饿殍(pio) 剔除(t) 大雨滂沱 (png) B.拘泥(n) 穴居(xu) 聒噪(gu) 病入膏肓(hung) 来源:gkstk C.渐染(jin) 悚然(sng) 凫水(f) 汗流浃背(ji) D.篡位(

2、cun) 精髓(su) 隽永(jn) 不假思索(j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慰藉 安详 凑合 融汇贯通 绵里藏针 B.脉搏 辐射 防碍 一成不变 相辅相成 C.诀别 赋予 凄厉 气喘吁吁 随声附和 D.裨益 缅怀 笼络 暗度陈仓 两全齐美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阿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通航孔桥段的最后一片钢箱梁开始吊装,经过 1 个多 小时,吊装工作完成,大桥通航孔桥段正式_。 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_

3、到 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 部门_,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A.原型 合拢 即使 责无旁贷 B.原形 合拢 虽然 义不容辞 C.原型 合龙 即使 责无旁贷 D.原形 合龙 虽然 义不容辞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 ,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 何创作出来的? B.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闲”是哪位古人所创。不过,这个“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 有一个“月”字,这个构思实属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 C.意林出版社在 2008

4、 年新书征订公告中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楚姓名及详 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购买的书名、册数)。D由人民网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 30 周年 30 个最受关注节庆评选活动 颁奖典礼于北京举行, “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榜上有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态健康国际论坛”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等人类健康。B.30 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2C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

5、后,农 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D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 量比去年增长了 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6、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句分别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和命运的写照,预示了二人未来的命运。 B觉民和琴本是青梅竹马、真诚相爱的一对恋人,只是因为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摩擦,就儿 戏般地拆散了这对情侣。觉民最终愤而出走,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高公馆。 (家 )C.堂吉诃德劝说又矮又胖的农民桑丘做

6、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了个把海岛后就封桑丘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请求 。D.诸葛亮受照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诸葛亮采用马谡攻心的计策,七擒七放孟获。孟获起誓:以后将不再谋反。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笑声中的雅俗之辨蒋慧明最近重读朱自清先生写于 1947 年的文章论雅俗共赏 ,颇有感触。文中提到:“中唐的时候,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 ”这

7、其实讲的就是曲艺史中的古代说唱形式俗讲。文章的主旨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雅俗共赏”体现的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而雅俗共赏也早已成为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 “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而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 ”即内容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作为通俗文艺(又叫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的曲艺艺术,无疑是被列入俗文化阵营中的。一方面,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

8、,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自我标榜为雅文化之代表人士的偏见、歧视与冷落。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譬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便毕生致力于此,他令相声艺术的整体品格得以不断提升。另如,被誉为“一代滑稽戏宗师”的周柏春先生,也曾说过“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 ,他同样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为观众奉献了众多高质量的笑声。3所谓“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 ,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曲艺之“俗” ,当取其通俗、民俗、俚

9、俗之意,而绝非为人所不齿的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文艺的雅俗之间,似乎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 ,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一旦越界,则很容易滑入无视艺术品格、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沼。这一点,从中国曲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实不难找到例证。可惜的是,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曲艺创演的

10、实践中去,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7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雅俗共赏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而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B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C雅俗共赏是内容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与形式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D真正优秀的经典曲艺作品,表现的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观众的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被列入俗文化阵营的传统曲艺属于大众文艺的代表,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

11、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B传统曲艺都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所有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C文艺的雅俗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绝非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而是通俗、民俗和俚俗。D曲艺创演中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一些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批评。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 ” “雅俗共赏”的曲艺作品总是能给各类观众带来“高质量的笑声”的,它不应受到偏见、歧视与冷落。B曲艺

12、工作者应该向相声大师侯宝林、 “一代滑稽戏宗师”周柏春等老艺术家们学习,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C一些曲艺作品的媚俗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观众素质低下,趣味低俗,因而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乃拯救通俗艺术的根本出路。D曲艺的从业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4力,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三、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

13、,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

14、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闼:门 B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意:料想 C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

15、。 游:交游 D家人发箧视之。 发:打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因与普计下太原。 不如因而厚遇之。 C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 既自以心为形役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B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C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D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第第卷卷 (共(共114分)分) 四、文言翻译、古诗鉴赏及默写(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1)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4 分) 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