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4061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经济7720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经济上传: dxs1968 更新时间:2011-11-1 阅读: 123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本单元高考考点主要包括: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史实,以市场和城市的演变发展为代表的商业发展概况,“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等。中国古代的经济,是长期以来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从考查内容来看,农业和商业是本专题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和商业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较为密切。从题型上看,选择题比例较大,非选择题单独命题较少,一般是联系社会发展情况并结合其他考点进行综合考查。从考查角度看,需要注意三个结合:经济史

2、与政治史的结合,以古代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以及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中外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考查与同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异同,认清古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世界的发展轨迹。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考查其为当代经济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2012 年备考复习应重点关注: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与基本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重点重点1.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进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进(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

3、简单工具。(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3)春秋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战国中期,牛耕开始出现。至此中国古代采用铁农具和牛耕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形成。(4)农业生产工具:汉代发明了新式播种工具耧车。唐代,长江下游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2.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市市”的发展历程的发展历程(1)秦朝:对“市”有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必须投入陶制容钱器,否则受罚(2)汉代:集中贸易,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长安有东、西 9 市;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坊界限分明。(3)六朝:草

4、市形成,且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4)唐代:草市普遍,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市、坊界限分明。(5)宋代:“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夜市、晓市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6)明清:形成繁华的商业区难点难点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构成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3)从生产

5、方式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4)从土地所有制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2.2.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经营形式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经营形式(1)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3)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

6、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4)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宋朝以前市坊严格分开,宋朝开始打破这一限制。还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并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工商业市镇。(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

7、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商品在整个流通领域地位提高。(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4)商业关系的变化: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期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

8、,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等。(5)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行业组织,明清时期出现晋商和徽商等著名商帮。(6)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疑点疑点2.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田庄)手工业的区别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田庄)手工业的区别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田庄)手工业经营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则由民间私人自主经营,进行小作坊生产是农户(田庄)的“副业”,由农民家庭(田庄)经营。劳动力来源政府控制的奴婢、刑徒或匠户开始雇佣部分雇工,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大规模雇佣工人农民自身(田庄主控制的农民)产品及流

9、向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皇室、官府和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满足皇帝私用和官家专用,产品不投放市场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所以能够按照市场的需要进行商品生产,赚取利润自给自足的色彩明显,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只有剩余部分才会出售。社会地位往代表同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但呈现不断萎缩的状态技术水平较高,不断发展壮大,在明朝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水平较低,作为农户(田庄)的副业而存在,在自然经济时代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作用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自然经济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3.“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和和“海禁海禁”政策的异同政策的

10、异同项目“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时间战国时期开始实施,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目的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发展封建经济。阻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体制,巩固封建经济。原因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封建经济。首先是由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抵御西方侵略。内容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压制商人的地位和势力。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不同点影响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

11、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始采取的政策,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内容上都采取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12、能力。(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

13、和总结,讨论评价“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2)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3)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

14、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教学过程及要点:教学过程及要点: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清康熙盛世,撤除明朝以来的禁海令,实行开海通商政策。1685 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

15、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它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1757 年,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夷互通有无”的乾隆皇帝,面对蜂拥而至的外国商船,在他南巡回京之后,断然在全国实行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宣布撤消原设的沿海各关,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直至鸦片战争为止,这个洋货行独 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揽中国外贸长达 85 年。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造就了南国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

16、代。从此,这个洋货行的命运便与清王朝的兴衰紧密相连。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2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 。国王把土地 ,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 ,同时要向国王交纳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作。土地规整,如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 ”。3春秋时期: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 ,土地 进一步发展,井田制开始遭到破坏。公元前 594 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 ,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进行税制改革,这 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解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虽然没有明确否认井田制规定的土地“公有制”原则,但在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默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填空答案】氏族公社;国家;层层分封;转让与买卖;贡赋;井田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