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田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1185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田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田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田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田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田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综合含水上升,油田开发面临着以水带油、水中找油的艰难阶段。如何发挥未水淹层及中厚主力油层层内的内在潜力,准确划分出层内的强、中、弱水淹层和未淹层,提供不同岩性、电性、物性、流体性质和产能等变化规律,精、细、准搞清剩余油富集区、层和段,是“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油田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的中心任务。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是国内外同行普遍关注而又非常复杂的难题。在国内虽经过了近 20 多年的研究,但目前仍列为各大油气公司重点攻关课题。通过该攻关课题的研究,为油田开发期井网二次加密提供依据,为射孔提供具体的部位,为油田含水开发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手段。该项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基础工作,深入进行水淹机理实验及模拟地层条件下的岩电实验,搞清水淹层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2)从岩性入手,提高粒度中值、泥质含量、钙质含量的解释精度,为进行水淹层综合解释打下基础。(3)建立精度较高的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的解释模型。(4)引用相渗透率资料,结合测井、试油等资料,建立油、水相对渗透率解释模型,为求准产水率、进行水淹级别的定量划分打下基础。(5)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出自然电位影响因素的校正图版(包括:厚度、井径、电阻率、泥浆电阻率) ,为自然电位的定量解释提供条件。应用自然电位和自然伽玛组合,提高混合水电

3、阻率的解释精度。(6)建立复杂粒度结构、复杂地层水电阻率条件下的剩余油饱和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所有砂砾岩储层(含砾、含钙、含泥)和油层被淡水淹的复杂情况。(7)建立水淹层的精细解释标准。(8)引用先进的处理方法,如神经网络、分形几何等技术,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实现水淹层的综合解释。(9)通过对老油田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应用分形几何等技术将处理结果展布在平面上,指出了剩余油的富集区、层和段,为调整注采结构,实施控水稳2油战略提供了依据。(10)可以提供以下成果:提供储层静、动态参数 20 余种。利用测井数字处理成果图、平面等值图及栅状图描述剩余油富集区、层和段。提供有利的射孔层位。根据产水率划分水淹级别。计算一个油田(油层组、小层、砂体)的地质储量。确定储层的采出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