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90177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中考化学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共存、除杂与相互转化共存问题及解法共存问题及解法 典型引路典型引路 例例 1.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KCl、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2SO4DHCl、NaCl、Na2SO4 例例 2.2.(05四川眉山)某溶液由 NaOH、HCl、H2SO4和 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产生 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 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肯

2、定存在的物质是 。 例例 3.3.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 8 种离子,分别为 H+、Ag+、K+、Ba2+、OH、Cl、NO3 和 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 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那么乙溶液里 含有的 4 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除去杂质常见题型及解法除去杂质常见题型及解法 例例 1.1.(05云南玉溪)下表中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 )例例 2.2.(05 广东省汕头市)(12 分)粗盐中含有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泥沙等杂质,实验室中 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

3、(1)将粗盐研细,加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过滤得到滤液。粗盐研细的目的是_ _,过滤是为了除去_。 (2)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则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的 目的是_。 (3)继续加入过量的_溶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 沉淀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 (4)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_溶液,目的是_。 (5)将上述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精盐。蒸发时玻璃棒要不断搅拌,直到_时 停止加热。酸碱盐相互转换问题及解法酸碱盐相互转换问题及解法例例 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 以用右图简单表示。限选铁、碳、氧气、盐 酸、氧化钙、氢氧化钙、

4、二氧化碳、水 8 种 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右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例:C+O2 CO2 点燃 ; ; ; ; ; 。例例 2.2.如图中 A、B、C、D、E、F 各代表碳酸钠溶 液、硫酸锌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铜溶液、 稀硫酸、铁中的一种物质。凡用直线连接的 相邻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推断并写出化学式:A: B: C: C: E: F: 挑战自我一挑战自我一 1(06江苏连云港)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Cl2、Na2SO4、HCl B. NaOH、NaCl、HNO3 CMgSO4、NaNO3、KOH D. Na2CO3、KNO

5、3、HCl 2(05辽宁沈阳)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BaCl2 NaCl H2SO4 B. H2SO4 NaCl Na2CO3 C. Na2SO4 KNO3 NaOH D. NaOH H2SO4 HCl 3(07山东泰安)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 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甲乙铜、锌的混台物稀盐酸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钡溶液生锈的铁钉稀盐酸A B C D只有 4(06辽宁沈阳)下列各组物质在某 PH=14 的无色溶液中,能 大量共存的是( ) A.FeCl

6、3、NaCl、KNO3 B.NaCl、NaOH、NaNO3 C.CaCl2、NaNO3、Na2CO3 D.KNO3、H2SO4、NaCl 5(06重庆)(12 分)从 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 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_、_。(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 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 _。 6(07山东烟台)(4 分)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中学

7、九 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 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废液 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 呈蓝色。 (1)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 甲班废液含有 ; 乙班废液中含有 。 (2)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 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甲班的废液若 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 你建议如何处理甲班的废液? 。 挑战自我二挑战自我二 一、选择题(只有 1 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05 年南通市海门卷)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内)正确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8、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氯化钙) C. 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D. 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氧气) 2(2006江西)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 ACu(Zn)稀盐酸 BCO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稀硫酸 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 3(2006济南市)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 均合理的是( ) A. N2(O2):木炭、点燃 B. Cu(CuO):稀硫酸、过滤 C. NaCl 固体(KCl):水、过滤 D. NaOH 溶液(Na2CO3):CaCl2溶液、过滤 4(20

9、06北京市)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5(06 江苏省泰州市)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 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 Pb2+,下列合理的治 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二、填空题 6请你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所选 试剂的序号填空(每种试剂只能选用一次)。 AH2O BAgNO3溶液 CNaOH 溶液 DNa2CO3溶液 EBa(NO3)2溶液 F

10、BaCl2溶液 CO(CO2) NaOH 溶液Ca(OH)2 NaNO3溶液(NaCl) 盐酸(硫酸) 7.(05 年上海市)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 进行实验。石灰石(l)写出沉淀 A 的化学 。 (2)加入 CaC1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 A 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 B 的成分 (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 既能除去 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11、8.(2006长春)要从 BaCl2和 NaOH 混合固体中获得纯净的 BaCl2,设计方案如下: (1)方案一: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过滤、蒸干。该方案不合理,原因是 ; (2)方案二,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 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干。 该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 。 (3)合理的方案是: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先用适量试剂把 BaCl2转化为含钡不溶物, 过滤;再用足量试剂将不溶物转化为 BaCl2溶液,蒸干。所用试剂和试剂依次 是 、 。 挑战自我三挑战自我三 1(06威海市)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制取碳酸钙,流程图为(1)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12、2)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 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2(4 分)如图,A、B、C、D、E 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 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 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 B 的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D。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D_。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3已知 AG 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化合物,其中 F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H 为常见的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如下图所示)。加碳酸钠溶液加水高温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生石灰(1)请写出物质 A 的化学式 。上述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