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论文(初稿)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785006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腐倡廉论文(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反腐倡廉论文(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反腐倡廉论文(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反腐倡廉论文(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反腐倡廉论文(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腐倡廉论文(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腐倡廉论文(初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新闻媒体是反腐倡廉的明镜新闻媒体是反腐倡廉的明镜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办事处 钟华当今社会,媒体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体无处无时不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以为其它社会生活。发挥新闻媒体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是目前政府必须重视而且必须探讨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领导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是相当重视的,温家宝总理曾在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信中写道, “知屋漏者在宇,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批评和监督。2010 年 2 月,为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实际,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简称廉政准则)。根据安排,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廉政准则的活动。同样,媒体舆论同样也能在落实廉政准则发挥其作用。一、新一、新闻闻媒体与反腐倡廉工作的关系媒体与反腐倡廉工作的关系(一)正确(一)正确认识认识新新闻闻媒体的媒体的监监督地位。督地位。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是将人民的意见和意愿,当然也包括党和政府的意见,经过整理加工,有计划有目的的加以传播,它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媒体行使监督实际是代表人民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二)运用新(二)运用新闻闻媒体是反腐倡廉建媒体是反腐倡廉建设

3、设的必然要求。的必然要求。所谓反腐倡廉建- 2 -设是指保证权力的拥有者廉洁执政、从政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和措施。反腐倡廉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党委的工作,更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并不是哪一个部门就可以单独完成或哪一个行业就可以独立成就的。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中国所有党政机关都必须从根本上重视的问题,需要各部门各负其责,需要党政齐抓共管和群众的积极参与。毫无疑问,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是一个包括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内的广泛群体。(三)新(三)新闻闻媒体与媒体与纪检监纪检监察的反腐倡廉建察的反腐倡廉建设设是双向互是双向互动动的一体。的一体。纪检监察部门的反腐倡廉工作和

4、新闻媒体的工作要确立“合则互补双赢”的理念。纪检监察部门要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主动谋划和诚邀新闻媒体加盟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纪检监察实践中去,发挥应有作用。媒体是党的主要舆论宣传阵地,是党的耳目喉舌,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正气,鞭挞邪恶,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视下,媒体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经历了从内到外、从少到多、由点到面、从牵局部到动全局、重表象到求理性的深刻变化,纪检监察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反腐倡廉与媒体功能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二、新二、新闻闻媒体媒体监监督的

5、功能督的功能(一)新(一)新闻舆论监闻舆论监督具有及督具有及时时性。性。一切新闻媒体都必须奉行及时、真实法则。舆论监督能够直接、快速、及时地反映各种重要的监督信息,无需经过多环节多层次,既快捷、廉价又便于操作,尤其是以数字压缩- 3 -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手机电视、车载电视、手机报纸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的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增大和提高。新闻媒体传播新闻舆论信息速度之快,是其它任何形式的传播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今天网络化、信息化的年代,网络监督强大力量是传统媒体都无可比拟的。一个毫不起眼的论坛帖子,在网民的不断转发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引

6、起社会极大关注,产生难以估计的蝴蝶效应。从 2003 年的孙志刚事件开始,网络监督在中国的舆论监督舞台上逐渐走向了主角。2008年更是成为中国网络监督标志性的一年。据统计,全国有九大官员在网络舆论监督下丢了乌纱帽,包括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深圳海事局局长林嘉祥、江宁房管局长周久耕、辽宁西丰最牛县委书记张志国、徐州荒唐区委书记董锋、温州鹿城滞留书记杨湘洪、陕西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湖南株洲粮食局长何智、山西黑砖窑书记段春霞。因此,新闻舆论的监督可以做到及时、不间断,做到现场监督和跟踪监督。(二)新(二)新闻舆论监闻舆论监督具有督具有传递传递信息作用信息作用暨暨正确正确导导向作用。向作用。正面宣传

7、是指用正确的舆论鼓舞人、引导人,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功能。用那些弘扬主旋律的褒扬性报道,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中央的精神,及时、如实、充分地报道党政领导干部的典型事迹,对热点问题,配合有关部门释疑解惑,妥善回应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对于有效地改善舆论生态,使廉政观念、廉政行为得到社会好评,教育和引导官员们更加坚定廉政观念和廉政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三)新(三)新闻舆论监闻舆论监督具有提供督具有提供线线索的作用。索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覆盖面- 4 -广,传播速度快,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法规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准确、迅速地传给受众。有的司法、纪检部门还通过广播、电

8、视、报纸把监督举报电话、咨询热线公布出来,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上级精神,使用法律武器与不法行为做斗争。从这种意义上讲,新闻媒介起到了纪检、司法部门下传信息、发动群众的作用。同时,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可以得到许多新闻线索,这些新闻一旦报道出来,能够很快引起司法、纪检部门的注意,甚至成为破案的线索或者证据。特别是周久耕一案,正是因为网络曝光了他抽高档烟、坐豪华车、戴名牌表导致纪委调查,最后罗马。还有目前争论不休的网络“人肉搜索”,更是把新闻舆论监督提供线索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四)新(四)新闻舆论监闻舆论监督具有教育引督具有教育引导导的作用。的作用。很多人以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是专门

9、把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曝光。其实不然。反腐是手段,倡廉才是目的。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最主要责任。也就是说,新闻传媒要始终坚持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要批评、揭露社会上的假、恶、丑,更要宣传、褒扬真、善、美。成功的引导教育,能够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社会管理部门、职能部门正确地行使职能,使每个公务员都做到克己奉公、每个公民都有强烈的法制道德观念。这样,就为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腐败产生的源头。(五)新(五)新闻舆论监闻舆论监督具有警示挽救的作用。督具有警示挽救的作用。一个人成为巨贪、大蠹不是- 5 -一下

10、子堕落到深渊,而是逐渐被腐蚀的。从“偷针”到“偷金”,从小贪到大贪,有一个逐渐膨胀的过程,而适当的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对欲“伸手者”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使之有所畏惧,不敢越雷池半步。新闻媒体对有不法念头者提出警示,要求新闻舆论监督有敏锐的洞察力。三、利用好新三、利用好新闻舆论闻舆论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途径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途径党政部门对社会舆论、媒体的态度,确实有“应付”和“应对”两种态度。应付是消极的被动,应对是积极、主动的。作为纪检监察机关,需要积极主动的应对社会舆论、媒体。反腐败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人民群众通过媒体知晓各种情况。因此党政部门要通过媒体让人民群众

11、了解反腐败的情况,使人民群众在了解反腐败的情况基础上来更加的了解、支持、参与反腐败斗争。 为了利用好新闻舆论有效地一面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一)利用(一)利用现现代网代网络络媒体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媒体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在纪委部门网络上开辟专门的反复倡廉学习板块,设立反腐倡廉政策宣传、专家视频讲座、专家咨询解答、典型案例教育、知识题库、在线测试等专项模块,集政策学习宣传与工作实践与一体,为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提供新载体。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在线测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培养、选拔、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收集领导干部的电子邮箱和 QQ 号,便于及时传送反腐倡廉最新工作要求、工作

12、动态、廉洁警句格言等相关内容。(二)建立新(二)建立新闻闻媒体与媒体与纪检纪检部部门门的工作的工作联联系制度。系制度。建立健全纪检监察部门对反腐倡廉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统一管理制度和对接机制;建立纪- 6 -检监察机关向新闻媒体定期通报工作制度,纪检监察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联系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审稿制度、宣传奖励制度及新闻媒体相关信息反馈制度等。纪检监察部门要与广播电视媒体建立经常的业务联系,就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进行情况沟通,减少新闻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的盲目性。(三)建立(三)建立纪纪委新委新闻发闻发言人制度。言人制度。2009 年 9 月,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具体要求

13、,并在 2009 年国新办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中成为最大的焦点。中纪委也是八个中央机构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机构之一。很多部委发言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公开比不公开好很多。对纪委查办、督办的案件情况进行通报,对正确引导群众思想,开展下一步工作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案件什么时候公开,公布哪些内容,发言人的发言经谁审批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四)加(四)加强强新新闻闻工作立法,扭工作立法,扭转转新新闻监闻监督督难难的局面。的局面。没有法律的保护,新闻监督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就会削弱;相应地,没有法律的约束,新闻监督也有可能被滥用。就全国来说,新闻立法只有国务院的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

14、访条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还没有一部统一的新闻法。1984 年,新闻立法被正式列入议事日程。此后,立法界、行政部门、法学界、新闻界各种有识之士纷纷为此建言献策,力促新闻法能够早日出台。然而,这期间,虽然曾经起草过一个新闻法草案,时至今日也未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所以,要保证新闻监督作用的积极发挥,有必要在宪- 7 -法的基础上,总结有关省市的实践经验,制定并通过一部统一的新闻法,使新闻监督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五)加(五)加强强新新闻闻媒体从媒体从业业人人员员素素质质教育,教育,规规范新范新闻闻工作者的行工作者的行为为。 。目前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高。有些

15、记者作风不踏实,走马观花,缺乏细节的核对,写出失实的报道,引发官司,造成不良影响。有些记者对自身定位不准确,不是把自己定位在“第三者”,而是认为自己就是法官,以言代法,对司法审判造成不利影响。有些吃、拿、卡、要,搞有偿新闻。甚至有极个别记者丧失人格,被财物所诱,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对问题不报道,进行“有偿不闻”;或者是加以歪曲、轻描淡写地进行报道。提高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首先,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思想修养,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胡锦涛说:“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要严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严守新闻纪律,不卖弄不宜公开的“

16、内部消息”,围绕大局开展工作。要坚持原则,不因威逼利诱放弃公正客观的报道。最后,角色定位要准,法律意识要强。新闻从业人员角色的最佳定位应该是超脱的旁观者、与事无关的“第三者”,而不应该是“无冕之王”。不要代言立法,超越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要用事实说话,不要忙于充当法官下结论。新闻工作者要注意学法、懂法、用法,进行新闻监督时,尊重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依法报道,避免法律诉讼。同时,针对社会流氓的恐吓和施暴,要善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在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就是 2008 到 2012 年- 8 -五年规划当中,也将舆论监督作为六个监督主体之一,要求加强改进监督来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和社会舆论、媒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在社会舆论、媒体中形成更好的合力,除了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等手段外,关键在于加强监督,进一步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减少、消除产生腐败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更有效的推进,特别是人民群众在参与反腐败斗争中更加积极,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和条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从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