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9775068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浅谈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蒋伟军研究园地 I 学界摘要:当今我国建筑行业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较为突出,本文分析了建筑行业知识产权的现状,并着重从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利用法律手段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二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关键词:建筑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_一_一刖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直以来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为经济的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建筑施工技术都不是什么高,精,尖的

2、东西,很多技术是一点就透,所以也没什么人想着去花费心思和金钱为它争取“保护伞“,大家已经习惯了“拿来主义“.尽管我们现在的大型建筑企业每年有很多项技术创新,但为这些技术擎起“保护伞“的却是寥寥无几.如果不学会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侵权或者技术成果被自己的竞争对手剽窃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更多的人都不想着去创新而是争相抄袭,剽窃.在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课题,是一个涉及法律,技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加之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进步远远跟不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界知识产权被侵权的案件呈直线上升趋势

3、,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方面的进步,但从另一个角度则说明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普遍存在.尽管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预防为主仍是“性能价格比“最高的,也是无数惨痛教训的总结.在我国,常常出现整个具有独创性及欣赏性的设计,构思,外观,布局等从一个城市被整体“移植“到另一个城市的现象,不同的设计者,房地产开发商只需花费很少的人力物力,在未经原设计者及作品所有者的许可下,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付出任何费用,而侵权方使用他人的方案很可能在投标中获得成功,不劳而获,这是对作品原创者权利的侵害,对公众的欺骗,更为悲哀的是大面积的建筑抄袭会造成城市景观与

4、城市格局千篇一律.为了保护与管理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丰富与发展原创性智力成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尊重并合法利用他人的知识产权,20o3 年 10 月国家建设部和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布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导则.我认为,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得到行业内的共同支持,这是建筑行业取得更大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从业者的我们保护建筑行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1.1 提高和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1)加大对建筑设计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法律宣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2)以人为

5、本,重视并开展员工维护企业利益的思想教育培训,使员工通过教育培训,逐步形成自觉遵守法律制度和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强烈意识,从被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到主动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1.2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建筑行业企业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明确各职能部门对企业秘密保护的范围和职责,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技术秘密管理人员,聘用企业法律顾问,依法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并加强对已有知识产权的管理.1.3 加强合同管理(1)参照国际规则和惯例,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规则,制订包含适合技术成果保护的示范合同文本,规范合同行为;(2)制定保护商业秘密合同是建筑行业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法律手

6、段,商业秘密保护合同可帮助说明企业商业秘密的存在以及员工责任,义务的范围.1.4 规范建筑企业人才合理流动我国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依据以上法律,坚持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对于重要的,涉密的,关键性的岗位,企业应与员工签订书面的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合同,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企业的公平竞争,保证企业的无形资产不受侵犯.例如某计算机软件着作权侵权案件:1998 年 7 月,山东泰安市建筑设计院的员工刘守奎,在设计院提供全部物质条件的前提下,负责开发“工程量计算软件“.于1999 年 6 月离职后,便将其开发的 4 本软件技术资

7、料带走,并受聘到上海广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运公司“),与广东科技 20108 总第 243 期39学界 l 研究园地之签订了“广运工程量计算软件“合作开发协议.广运公司随后投入人力,财力,和刘守奎共同设计开发此软件并获成功,然后向国家版权局申请着作权登记,并获得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为此,山东泰安建筑设计院将刘守奎以及广运公司同时告上法庭,称“广运工程算量软件“系侵犯原告拥有的“工程量计算软件“着作权的侵权作品.刘守奎对原告诉称的职务作品事实完全认可,并且被告广运公司也未能证明那 4 份技术资料是刘守奎在广运公司工作期间开发的.因此,法院判定那 4 本软件技术资料的着作权属于原

8、告.以上案例说明,如果山东泰安市建筑设计院与刘守奎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并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合同的话,就能避免这样一起不必要的侵权纠纷案发生.1.5 网络信息安全与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企业信息资源的交流逐渐依赖于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电子商务的开展,使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安全也逐渐成为建筑企业保护知识产权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计算机,网络,电话等现代化设备在提高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各种不安全因素也相伴而生,如黑客侵袭,病毒感染,电话遭窃听,利用先进手段进入竞争对手的计算机网络或信息库等.如果忽略了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企业的知识产权就很可能通过计算

9、机,网络和电话等通讯手段被泄露.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经常需将有关内部数据和信息定期或不定期上报给有关政府,银行,税务,物流,法律,传媒等单位.而国家机关和媒体有可能在审批,管理,监督检查,报道等有关事项中无意识地泄露不宜公开的信息.这些被披露的内容,经过他人的跟踪,积累,分析,加工,整理,也可得出建筑企业知识产权的机密信息.2 利用法律手段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近几年来,大批青年科技人员和职工成为我国大型建筑企业的主导力量,在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思维多元化造成的影响下,不少人缺乏维护本企业利益的观念,变经济式,谈教式管理为定量,定性的目标管理,在与涉密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加入竞业限制与补偿内容,对内要

10、明确各级的保密责任和具体内容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明奖惩;对#l-.zJ 建立知识产权一旦受到侵犯即予追究的快速反应机制,这样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经济利益.那么,在企业问技术合作或转让签署保密协议(合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在技术合作或转让合同签署之前,双方必须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以明确双方的保密义务和泄密后各自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2)技术合作或转让合作协议签订后,必须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达到更好的保密效果.另外,保密协议要把所有的技术细节尽可能都写进去,以免将来在技术方面被人钻空子.广东科技 20108 总第 243 期(3)为了尽可

11、能缩小保密范围,参加技术合作或转让谈判和签订协议的人越少越好.例如:我国某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辛苦多年,在 j!入了大量科研经费,时间和人力后得到的宝贵资源,由于合作协议条款的不严密,被竞争对手不花任何代价学去了,不仅丢失了相关的市场,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3 结束语建筑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健全合适的企业体制作为前提和保障,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如此,知识产权才不会流失和被侵权;建筑企业的市场空间才不会受到打压;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在面临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竞争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稳操胜券.当然,光拥有先进的知识产权还远远不够,知识产权权利还需得到公正,合理,平等并有效的保护,然后再将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这样才能推动技术创新,体现技术创新的价值.参考文献: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f2】建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导则z1.2003.3】曾学明,李德成.房地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及策略M】.2007.03.11.【作者单位:AUBE(欧博设计)法国欧博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公司深圳市欧博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博艺建筑工程设计有 F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