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69079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2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院院考《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精选答案-考前必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周期理论。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对静态H-O 模型的动态扩展。1,技术差距模型: 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研究成功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该国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然而当外国渐渐熟悉并通过技术合作、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等途径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就能模仿生产这些产品,从而减少进口,并且最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反而向技术领先国出口该产品,到此,技术领先国的创新利润完全消失,但它不断地引入更新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又制造出新的一轮的技术差距,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下去。2,产品周期理论1) 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 的角度, 探讨了 比较优势 的动态演变。 该理论按技术

2、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 基本内容:第一阶段,初始期:产品技术未成形,研发费用占较大比重,少数发达国家(创新国)由于具有充足资本和高新科技,具备比较优势。该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它发达国家之间;第二阶段,成长期:技术已确定,被普遍采用,研发成本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发达国家拥有这一优势,该阶段产品由发生在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第三阶段,成熟期:产品实现标准化,原材料和劳动工资是重要成本,发展中国家具备此优势,产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产品周期理论的国际贸易演变2,简要论述重叠需求论的假设条件和主要观点。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

3、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工业产品的贸易问题一、假设条件1.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2. 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二、主要观点:1,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越容易发生贸易。2,如果两国收入不断提高,重叠需求的范围上移贸易扩大,新的商品进入贸易。3,在关税同盟理论中,贸易创造

4、和贸易转移是什么含义?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 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 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成员国在互相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 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 。关税同盟在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同时,也减少了区域内成员国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它对国际贸易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贸易上的影响可进一步区分为贸易创造 效应效应和 贸易转移 效应。 1,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2,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

5、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讨论:1、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关税 t - B、C的产品价格分别为 PB +t 、PC +t - A 只会从 C进口 - A国国内价格为PC +t ,国内生产为Q1 ,国内消费为Q2 ,从 C国进口为Q1Q2 。2、A与 B组成关税同盟后,共同关税假设仍为t - B 价格为 PB,C 价格为PC+t - PB PC +t - A只从 B 进口 - 国国内价格为 PB +t ,国内生产为Q3 ,国内消费为Q4, 从 C国进口为 Q3Q4 。贸易创造 :贸易规模的扩大 1,生产效应: Q3Q1是A生产被 B生产替代的部分2,消费效应:Q2Q4

6、 是 A消费的净增部分贸易创造=Q3Q1+Q2Q4 贸易转移:贸易转移 =Q1Q2 ,原来 A 从 C 国进口 Q1Q2 ,关税同盟后转移到从B 国进口。福利效应: 消费者剩余: a+b+c+d 生产者剩余:-a 税收损失: -(c+e) 从 C 国,Q1Q2 * t净福利: b+d-e4,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影响。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

7、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 、净福利效应等。1,小国情况:讨论: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 t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 a;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1Q3+Q4Q2;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净福利效应:a-(a+b+c+d)+c= - (b+d) 价值 )2,假设所有的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 的存在。3,忽视了 贸易成本 和 贸易壁垒 。4,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物价的影响。(物价 - 汇率 )5,忽视了 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产生的冲击

8、。6,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 具体分析。13,什么是外汇管制?简要论述外汇管制的目的、对象、措施和成本。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本 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 和稳定本国货币 汇率 ,授权有关 货币金融当局 (一般是 中央银行 或专门的 外汇管理机构 )对 外汇买卖 和国际结算 所采取的 限制性 措施。目的:1. 加强黄金、外汇储备,这是战时 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2.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防止资本外逃 ;3. 稳定外汇和金融市场,维持汇率稳定 ,增强本国货币信用;4. 保护 本国国内市场和本国经济的发展。对象:1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根据居住 或营业地的不同划分为居民 和非居

9、民 。一般来说,对居民的外汇管制较严,对非居民的外汇管制较宽松。2物,是指 外汇及外汇有价物,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等。有些国家还包括黄金、白银和一些贵金属 。措施:1贸易外汇管制2非贸易外汇管制3资本流动管制4汇率管制成本和代价:1. 外汇管制干扰了外汇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从而带来了 经济活动的扭曲和资源配置的不当,这是外汇管制所付出的最主要的代价。2. 与外汇管制相伴而生的是走私 、伪造发票 和黑市交易 等非法交易手段,只要其收益率超过逃避管制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就会大量滋生。3. 为了监督外汇管制的执行需要有一整套的官僚机器,这会带来巨大的管理成本 。而对于进出口商

10、而言,要遵守或逃避外汇管制,也要支付十分昂贵的法律和会计费用 。4. 外汇管制还容易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这对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间 的资源优化配置都是不利的,因而降低 了世界整体的福利。14,什么是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套利是指两种货币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1,抛补利率平价假设某投资者用1 元本币在本国投资生息,本国年利率i ,一年后价值为1 i 。若以 e(直接标价法)的即期汇率将本币兑换成外币,在外国投资生息,外国年利率i* ,同时在远期外汇市场以f (直接标价法)的远期汇率卖出远期外汇,一年后价值为(1 i*)f

11、/e 。如果二者价值不等,则投资者会纷纷投资于收益高的,直到二者相等,套利活动才停止。 efii/)1(1*即, (f-e)/e=(i-i*)/(1+i*) 当 i* 较小时, 1 i* 约等于 1,则*iieef这就是抛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公式,表明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远期外汇升水;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远期外汇贴水2,非抛补利率平价如果投资者在进行套利时没有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外汇,则将未来国外收益折算成本币时所采用的汇率就不是远期汇率 ,而是未来的 即期汇率 。但未来的即期汇率事先并不知道,所以投资者会根据预期 的未来即

12、期汇率fs 进行折算。在这种情况下,当套利行为停止时,在两国进行投资的收益相等。上式经整理可得*iieefs上式即为无抛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表达式。它表明,预期的即期汇率变化率等于两国利差,即本币预期的贴水(升水)率等于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15,简要论述国际生产综合论。该理论把 跨国公司 的活动视为 国际生产 的一种方式。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和区位优势 分析的有机结合。该理论是迄今为止对跨国公司的诸多解释中较为全面的一种,因而称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一个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水平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下列

13、四个条件:1,企业必须具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与所有权 相联系的特殊优势。这种优势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和增加企业 净资产 。2,企业 内部转移 和使用所有权优势必须比通过外部市场转移这种优势 更有利可图,这叫企业的内部化优势。它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效率。 3,只有当国外的区位优势 同企业的 所有权优势 相结合才能够同时提高这两类优势的生产力。4,当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所有权、区位及内部化优势给定时,国际生产只有当其与企业的长期管理战略相一致时才会发生。运用上述原理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可以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任一既定的时点,一个国家的企业- 相对于别国企业而言- 拥有 所有权 势越

14、多,它越是具有较强的内部化动机; 国外的区位优势越明显,它越是倾向于选择到国外生产的方式。如果一个国家具有这两方面 的条件,它就会对外国的跨国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变化,是由企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相对变化同时决定的。11,简要论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不平衡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1,周期性不平衡,是指在经济衰退阶段,收入减少, 有效需求下降, 从而导致 进口下降 ,因此可能引起贸易收支顺差;但经济衰退也可能造成资本外流 ,从而引起资本项目逆差。(两个角度)2,结构性不平衡。因国内生产结构变动 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在 汇率一定 的

15、情况下,一国物价普遍上升,高于其他国家,必然导致出口下降 ,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则发生顺差。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造成国际收支的失衡。4,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变动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情形。国民收入变化包括周期变化 和长期增长 。周期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就是周期性不平衡。而收入长期增长则会导致持久性不平衡。如果一国收入增长长期高于其他国家,则可能造成进口需求增长高于出口需求,从而出现逆差。16,什么是马歇尔- 勒纳条件?如何推导该条件?什么是J 曲线效应?马歇尔 - 勒纳条件表示,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

16、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用公式表示即: 1yxx- 出口需求价格弹性y- 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公式推导:CA = X*P - M*e*Pf - dCA = dx*P - Pf*dM*e - Pf*M*de - dCA/de = (dx/de)*P - Pf*e*(dM/de) - Pf*M - dCA/de = M*(P*(dx/de)*(1/M) - Pf*(e/M)*(dM/de) - Pf) (1) 条件: X*P - M*e*Pf = 0(贸易均衡)(1) 中带入( 1/M)= (Pf*e)/(X*P)推出马歇尔 - 勒纳条件J 曲线效应: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可用“J 曲线”来描述。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 进行 , 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几种时滞:1,认识时滞,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信息还不能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