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9763305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红楼梦人物描写的对比手法摘 要:红楼梦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使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唯一的,绝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所用的对比方法,主要包括众多人物的集中对比、相似人物的细微对比、迥异人物的正反对比和同一人物的明暗对比。 关键词:红楼梦 人物描写 对比方法 红楼梦之所以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道,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就是对比。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使“一人有一人身份” , “一人有一人口气”1(P1) ,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唯一的,绝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物形象。对于红楼梦中的对比手法,有很多

2、学者进行了研究。李鸿渊人物对比研究详细地分析了红楼梦中描写人物所用的对比手法,具体分为:异类异性、集中对比,同类同性、显微对比,同类异性、横向对比,异类同性、纵向对比,同一人物、前后对比,重要人物、扇形对比,一露一藏、明暗对比,一正一副、交叉对比等八种2,这种方法很全面,但是并不具有典型性,而且这八种对比手法互相有交叉,又略显繁杂。徐乃为略论的比较艺术中提出将红楼梦中所用的对比手法分为广泛对比、主从换比和群体串比三种3,廖信裴用对立的方式把人物区别得更鲜明些对比描写浅论中提出了性格对比、心理对比、环境对比、场面对比和语言对比五种4,这种分法十分清楚简单,但不够全面、具体。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3、的基础上,将红楼梦中所用的人物描写的典型的对比手法分为四种,即众多人物的集中对比、相似人物的细微对比、迥异人物的正反对比和同一人物的明暗对比。 一、众多人物的集中对比 红楼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众多人物放在一起进行集中对比,尤其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或大场面集中地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让一系列人物围绕同一事件或同一场面,显示各自不同的反应,从而把个性展示得十分鲜明。例如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面对这一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大观园中的不同人物做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抄检大观园的第一站,就是宝玉所住的怡红院,抄检的对象当然是宝玉房里的丫鬟。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首先做出反应的是袭人,这个对主子忠心的好

4、奴才,面对主子的搜查, “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 。5(P630)这个宝玉房里的大丫鬟,不仅照顾主人尽心尽力,还无条件地配合主子的任何工作。即使这样一种对她们有侮辱性质的举动,袭人也是无条件地配合。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晴雯,当那些婆子问起这是谁的箱子时, “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 。6(P630)这一系列的动词,一“闯”一“掀”一“倒” ,和袭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出了一个刚烈的勇晴雯的形象。 除了晴雯之外,还有一个敢于说不的人,就是探春。探春早先得到了消息,严阵以待。首先就给了凤姐和

5、管家婆子一个下马威:“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可不能。 ”7(P631)其实这次搜检大观园,主要的搜查对象就是这些大观园里的丫鬟们,搜查怡红院和潇湘馆时,都是直接奔了丫鬟的房里去的。探春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原因,却偏偏不让搜查丫鬟的东西,这对那些搜查的婆子们来说,无疑是个下马威。刚开始,探春便拿出了自己的胆识和魄力,让这些管家婆子们有些不知所措了。 面对王善保家的搜自己身的举动,探春更是表现得大胆和坚决。王善保家的仗着自己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对自己都另眼相待,更何况这个庶出的小姐呢?于是故意拉起探春的衣襟,表示姑娘身上都翻过了,没有什么。凤姐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王善保家的便挨了

6、探春一巴掌,又喝命侍书去羞辱这个狗仗人势的奴才,显示出一个女子少有的“杀伐果断的气势” ,不愧是个敏探春。 惜春是最小的小姐,胆子也小。看到这样的情形, “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 ,胆小怕事,和探春“命丫鬟秉烛开门而待”8(P631)的架势相差千里。当在入画房里查出些银锞子和男人鞋袜等东西时,入画哭着将实情告诉凤姐等人,其实入画并无大错,只不过不该私自传运,连凤姐这样的狠角色,都说“也倒可恕” 。入画是和惜春从小一起长大的,应该感情深厚,连凤姐都可以饶恕,惜春却一点都不为其求情。 “嫂子要打他,好歹带出他去打罢,我听不惯的。 ” “嫂子别饶他,这里人多,要不管了他,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么样呢

7、。嫂子要依他,我也不依。 ”9(P633)面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受到处罚,不仅不求情,还主动要求处罚入画,如此的面冷心冷,真是让人寒到心里了。 跟惜春一样,迎春的胆子也很小。但不同的是,惜春的胆小是怕事情牵扯到自己,而迎春是很单纯的懦弱。抄检大观园到了迎春处时,迎春已经睡了,我们并没有看到迎春的表现。但在第七十七回中,当司棋即将被赶出大观园时,迎春“含泪似有不舍之意” ,最终却是做不了主。和惜春不同,惜春面冷心冷,对入画没有丝毫的情谊。而迎春是懦弱,她对司棋有很深的感情,她想留下司棋,可是她不敢。 在整个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真正有大问题的就是司棋,也就是私藏情物,也是让大观园的统治者最害怕的。

8、司棋是大观园中的一个奇女子,当这些东西被发现的时候,任谁都知道这是大罪,可司棋却无半点害怕愧疚之意,这让凤姐也暗暗称奇。司棋是大观园里的奇女子,她是大观园里自由追求爱情的第一人,勇敢,热烈,让人敬佩。 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不仅通过惊心动魄的大事来折射他们的性格,而且还对人物性格进行各种对照:丫头行列中,晴雯之烈、侍书之泼、入画之怯、司棋之刚,形成了一系列的对比。两组人物之间又相互映衬:宝玉素日对女孩宽容,故晴雯烈;探春素日威严,故侍书泼;惜春平时孤冷,故入画怯;迎春素日怯懦,故司棋刚。 除了抄检大观园之外,宝玉挨打也是一件大事。通过宝玉挨打这一事件,黛玉的真情,宝钗的周全,凤姐的会来事儿都显

9、露无遗。大的场面和事件, “无论是要、是琐,是大、是小,都迫使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反应” 。10(P3)通过每个人不同的反应,读者可以清晰地对比着揣测每个人的内心世界,认识其性格,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 二、相似人物的细微对比 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不乏相似的人物。但相似并非是相同,虽然她们有很多共同点,但却不是完全的相同,都是各有各的特点,不会使人感到混淆。 “妙玉的孤高和黛玉的孤高不同,史湘云的豪爽和尤三姐的豪爽有别。平儿的温顺中透露出善良,袭人的温顺中表现出世故。凤姐的泼辣中暗藏着狡诈,探春的泼辣中体现着严正。 ”11(P290) 袭人和平儿,一个是宝玉的大丫鬟,一个是凤姐的左膀右臂,宝玉和凤姐

10、都是大观园里的风云人物,这两个丫鬟自然也与其他的丫鬟不同。平儿以她的聪慧和善良赢得众人的喜爱,以求得自己的生存。而袭人则是通过自己的愚忠和向主子买好来赢得主子欢心,从而达到自己荣华富贵的目的。袭人是死心塌地做奴才,从而达到自己向上爬的梦想。 “平儿与袭人相比,身上的奴性没有那么强。她只是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 ”12 为了突出这些相似人物的细微差别,曹雪芹还善于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这些细微的差别。袭人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是宝玉,而平儿是贾琏的妾,不管平儿是不是愿意,这已经是事实,是无可更改的。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男人都有一次挨打的经历,而通过这两个男人的

11、挨打,也可以看出平儿和袭人些许不同。面对宝玉的挨打,袭人是又心痛又生气,知道了宝玉挨打的缘由,袭人又开始了她的劝诫, “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13(P262) 。面对伤得严重的宝玉,袭人还是不忘她的劝诫,而且先想到的是自己,是“可叫人怎么样呢” 。袭人对宝玉的情,带了些功利色彩,总让人感觉袭人最爱的是她自己。再看平儿,贾琏挨打后,平儿去找宝钗要棒疮药。 “只见平儿忙忙的走来”14(P390) ,一个“忙忙” ,便把平儿着急心疼的心情表露无疑。当宝钗问起贾琏挨打的缘由时,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什么贾雨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

12、! ”15(P390)整部红楼梦 ,这是唯一一次平儿说出这样狠的话,还是咬牙骂的。可见对于贾雨村让贾琏挨打这件事,平儿是愤愤不平的,是心疼的,这就和袭人的功利形成对比。所以笔者一直都认为,虽然贾琏不成器,但平儿对贾琏是有情的。而袭人对宝玉的情,多半是功利性的,并非真情。 再看尤三姐和史湘云,两个脂粉队里的英雄,都是颇具个性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都是具有男子气质的女子,但这两者的男子气质表现出来也并非完全相同,尤三姐的男子气质表现出来是刚烈,而史湘云则是豪放。两人都是聪明人,尤三姐的智慧是刚烈中有技巧,而史湘云则是“阔大中存细致”16。 相似并不是相同,将相似人物中细微的不同表现出来才是真正高超的

13、写作艺术。在整部红楼梦中,美女如云,即使是美,也有不同的种类。 “同属于浓艳一类的,却也各有不同:宝钗艳中见淡雅,淡极始知花更艳;宝琴艳中见娇嫩,雪映梅花别样红;袭人艳中见柔和,婉转流莺桂下鸣。同属于清丽一类的,其丽也丽得有别:黛玉丽而婉,轻风扶竹影;晴雯丽而刚,霁月追彩云;芳官丽而媚,茉莉映丹霞。 ”17(P3) “曹雪芹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对于某些看上去比较类似或相近的性格,也能把它们的最细致的色泽、最微小的特征,纤毫毕露地镂刻出来,从而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从不使人感到模糊或混同。 ”18(P290)这样细微的差别,使性格相似的人物区分得更加明显,使人对这些相似

14、的人物不会产生混淆。 三、迥异人物的正反对比 有性格相似的人物,就有性格相反的人物。而对于性格相反的人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性格相反的人物进行正反对比。而这种正反对比既可以通过大的事件来表现,也可以通过细节来反映。 袭人和晴雯同是宝玉的丫鬟,在宝玉的心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性格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温柔和顺,言谈举止合乎封建社会的妇道标准和封建礼法,一个心比天高,风流灵巧,性格刚烈,虽身为奴隶却从不自轻自贱。这种性格上的强烈的差异,通过抄检大观园这一大的事件便得以深刻地体现。 面对宝玉对自己摔了扇子的指责,晴雯并没有像袭人那样忍气吞声,而是大胆争辩,纵观整个大观园,会这样和宝玉说话的,只有两个

15、人,一个是晴雯,一个是黛玉。黛玉虽然是寄居在贾府,但也是个小姐,是主子,再加上是和宝玉从小一起长起来的,所以黛玉跟宝玉这样说话是可以理解的。可晴雯只是一个丫鬟,她不自轻自贱,面对宝玉的指责,还敢大胆分辨。当袭人说出“我们”来形容自己和宝玉的时候,晴雯更是直言不讳:“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19(P241)这样当着别人的面揭别人的短,最容易招人恨,所以晴雯树敌无数,贾府的下人和主子大多不喜欢她,最终还被王夫人赶出了贾府。 相比之下,袭人要比晴雯会做人。袭人

16、会在宝玉挨打后向王夫人献殷勤,会在宝玉跟李嬷嬷争吵的时候出来打圆场,会在宝玉和晴雯吵架不可收拾的时候,还隐忍着去劝解。这是晴雯做不到的,晴雯从不隐忍,总是直来直去,不会隐藏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两个人在宝玉身边,王夫人自然更放心地将宝玉交给袭人,更容易在大观园生存下去的当然也是袭人。 “袭人是贾府奴婢中少有的、热衷于沿着封建阶梯往上爬的人。 ”20(P365)正是因为她热衷于名利地位,所以才不得不隐忍,就是为了保住自己。而她和晴雯最大的不同也在此处体现得格外明显:那就是袭人有着很强的奴性,而晴雯却敢于反抗。 都说“晴有林风,袭乃钗副” ,晴雯和袭人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黛玉和宝钗的对比。 “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一个钟灵毓秀、冷傲清高、光芒毕露,是悲剧时代的叛逆女性;一个知书达礼、随分从时、抱拙守愚,是铜臭花香间的封建淑女。 ” 宝玉挨打之后,宝钗“托着”一丸药去看望,一个“托”字,便塑造出了一个淑女形象。这个受封建礼教影响甚深的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