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62658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精华】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策略) .1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2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4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策略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策略)宝贝上了幼儿园,每次问老师,宝贝表现怎么样,老师总说“挺好的”,但是宝贝的小毛病 却从来没断过。难道老师只报喜不报忧?老师总是报喜不报忧的原因1.宝贝的客观因素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在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影响下,有的宝贝 在幼儿园确实比在家里表现好,尤其是在独立生活和游戏活动方面,宝贝常常显得更加能 干和会玩,可是一回到家里,宝贝就恢复依赖和磨人的状态了,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 造成的。妈咪发现这种情况以后,可以跟老

2、师及时沟通,调整自己和其他家人对孩子的教 养态度和方式,使孩子在幼儿园的好表现在家中也得到延伸和巩固。2.老师的主观因素现在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负面教育为辅,所以对于宝贝在成长中遇到的正常问题, 老师往往从正面进行理解和引导。再说老师也见得多了,知道宝贝自我成长的力量会促使 他自我矫正,因而对宝贝的问题态度比较从容,这些职业思维特点使得老师可能出现“报喜” 多于“报忧”的状况。3.家长的微妙因素这是当今许多老师报喜不报忧最微妙的原因。因为每个家长都有一个宝贝,幼儿园是 宝贝走出家庭大门的第一步,所以家长对离家在外的宝贝充满了关爱,对老师和幼儿园的 状况也有一个渐渐了解和信任的过程,就是在这个过

3、程中,有的家长对老师的爱心和教育 方法存有疑虑,于是选择了向幼儿园领导反映情况或者与其他家长交流的方式,这些都会 被老师理解为“告状”,影响她在幼儿园和家长群体中的威信,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有的老师就出现了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喜忧只报一半教育效果也会减半“少小若天成,老大自然成。 ”幼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有 许多关键期,有些问题需要早发现早教育,为宝贝打造最好的启蒙开端。可是喜忧只报一 半会产生一半的教育,使家长和老师错过一些关键信息和教育时机,进而影响宝贝的健康 成长。所以,家园关系透明一些,家长就能及时了解宝贝各方面的状况,并及时寻求到老 师的专业指导,家园通力合作,让宝贝发展得更好。让

4、老师报喜又报忧的家园沟通家园沟通策略:1.不要接了宝贝就走,抽时间跟老师多聊几句。常看见有的爸爸妈妈来接宝贝的时候,总是跟老师说声“再见”就走;有的家庭则总是保 姆、阿姨来接宝贝,一个学期也难得见爸爸妈妈接几次。因为爸爸妈妈很少跟老师沟通, 保姆、阿姨的交流水平和主动性又有限,这两种情况都导致老师没有机会把问题及时、有 效地反映给家长。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很忙,可以想办法单独安排一次充分的交流时间, 以便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个办法是主动培养保姆、阿姨跟老师交流的积极性,增强她暂时作为代理看护者的责任意识。有的家长采取发手机短信的方式跟老师做简短但又频繁的交流,效果也不 错。2.不要总是问问

5、,要说细节和故事。常听见有的爸爸妈妈问:“宝贝怎么样呀?”“宝贝没什么问题吧?”话题还没有打开,就 拉着宝贝走了。如果要了解宝贝真实而丰富的信息,就得把话题展开,随机抓取一些有价 值的细节,跟老师探讨进一步的教育问题。例如宝贝的交友问题在家里不容易出现,因为大人都让着孩子,可在幼儿园里,孩子 之间是平等的,孩子是否容易引起冲突?他面对冲突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在哪些方面还需要 进一步指导?这些事情不细致交流是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信息导致教育关注的盲点,教育关 注的盲点导致孩子的发展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所以,跟老师进行事无巨细的交流, 经常说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会促进家园双方更好地捕捉教育

6、的关键点。3.客观、坦城地看待自己的宝贝。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它又很重要,让老师真实地感觉到你不是一个 护短的人,是让老师“报喜”又“报忧”的关键策略。每个家长都最爱自己的宝贝,也觉得自 己的宝贝是最完美的,但是不要因此护短,即使不同意老师的看法,也要给老师反映问题 的机会。就像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胸怀和气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 你说话的权利!”据调查,有的老师对家长的口头承诺并不完全信任,例如她们发现真要是 遇到问题了,个别家长可能不依不挠,所以个别不安全的经历和体验使老师产生的一个心 理便是还要观察一段时间,觉得家长确实比较客观、坦城,她才会有报喜又报忧的心

7、理安 全感。4.“喜”不忘情, “忧”不紧张。听说自家宝贝好,妈咪都高兴,但是有的妈咪可能由此得出宝贝“一好百好”的结论, 恰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听说宝贝哪方面发展稍慢了点,有的妈咪就着急,于是过度紧张, 对宝贝要求严厉起来。其实,童年时代宝贝的发展变数最大,暂时领先的宝贝不久就可能 失去明显的优势,暂时落后的宝贝不久就可能与同龄宝贝持平。所以,不管妈咪听到老师 “报喜”还是“报忧”,大可不必太忘情、太紧张,平静地面对宝贝发展中的波折现象,以理 性的态度促进宝贝的健康发展才是良好的启蒙教育,老师才会放心地与你交流。5.谨慎采取“告状”策略。就像中小学生最怕老师“告状”一样,老师也最忌讳家长“

8、告状”。除非教师有严重的师 德缺失或责任事故,普通的问题直接跟老师沟通是比较有效、比较和谐的解决办法。因为 你的建议和批评如果是通过其他渠道间接地传输给老师,老师会觉得你不信任她,她反过 来也降低了对你的信任度,这些微妙的不良感受会影响老师报喜又报忧的心理安全感。6.利用“喜讯”给宝贝成长空间。个别妈咪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的观念,这对于自我认识比较客观和 成熟的大孩子来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不适用于婴幼儿。有一位老师表扬宝贝:“今天很勤快, 帮老师收拾玩具。 ”妈咪却当着宝贝的面说:“在家里是个小懒虫,吃饭还要人喂!”宝贝那本 来熠熠闪光的大眼睛瞬间就失去光彩,低下了头,而妈咪还在

9、跟他说:“别总是听老师说好 的,你改掉坏毛病才是个好孩子!”老师的表扬确实只是宝贝的一次好行为,但是对于婴幼 儿来说,宝贝更适宜接受正面要求而不是反面激将,表扬的主要目的是给宝贝提出继续努 力的目标和方向,激起他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希望,所以“言过其实”之处,妈咪不必“揭穿”。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特别像现在 很多独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犹如一个“小皇帝” ,几个大人宠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许 多父母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作为老师更应该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因为不经意的一个 眼神,一

10、个动作,家长们都会非常的留意,说不定还会造成写不良的影响。 为了使自己接下来能更顺利更好的开展好家长工作,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希望能 供自己今后参考一下。 首先,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八项: 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信息栏 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 7、保持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 其次,在与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时,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尊重感。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老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老师比 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

11、。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 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老师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生 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 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老师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 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2、流露真诚感。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以诚感人要 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 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孩子要客观如实。 4、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老师与学生家

12、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与家长的谈 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 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 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5、语言务求得体和有分寸。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身为人 民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也应该为人师表。得体的称呼,使对方一听称呼就有一种相知感, 从而产生亲切感,缩短交流双方间的心理距离,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础。教师得体的语言, 可以赢得家长的尊敬,增加家长的可信度,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所谓语言得体,最主要 的是与职

13、业身份、与场合、与交流的对象,与解决的问题得体。谦虚、中肯、客观,掌握 好分寸、语气,不夸大,不缩小,不说过火的话、不说力所不能及的话;还要讲话要温和,不用过激词语,不摆逼人气势,语气诚恳等等。 6、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老师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 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 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 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 “哪壶先开提哪壶” ,先说说孩子 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采 取

14、“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 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 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 种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要注意了解各种忌语,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掌握上述 心理策略,在沟通中就可减少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特别像现在很多独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犹如 一个

15、“小皇帝” ,几个大人宠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许多父母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作为 班主任的我更应该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因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们都会非 常的留意,说不定还会造成写不良的影响。 为了使自己接下来能更顺利更好的开展好家长工作,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希望能供 自己今后参考一下。 首先,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八项: 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信息栏 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 7、保持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 其次,在与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时,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导入尊重感。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班主任通常比 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 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 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 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