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考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8380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考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章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要点:要点:1.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2.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 3.科学化决策的发展方向科学化决策的发展方向 4.社会技术系统 1.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信息的概念:信息(information):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是客观事物某种特征/属性的反映; 是可通讯的; 可以形成知识。 数据(data)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及其组合。 (字符文字图形等) 。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逻辑性的 数据是信息的表示形

2、式(信息可以数字等形式作为载体) 2.信息的性质:价值性 时效性 不完全性 等级性(从管理的角度: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 变换性 共享性 可压缩性 3.系统的概念 系统 (system) :一定环境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用)的若干实体(组成部 分)的集合,用以达到(实现)指定的目的。 系统的分类: (1)按组成 (自然系统、人造系统 、复合系统) (2)按其与环境的关系(封 闭系统、开放系统) 系统的特征:整体(集合)性 、目的性、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 4.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组成,及时、 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

3、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管理的人造系统。包括:A信息处理系 统 ;。B信息传输系统 信息系统的类型: 作业信息系统 A业务处理系统; B过程控制系统;C办公自动化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5.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 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的存取 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支持计划的优化 (2)信息系统对组织、领导职能的支持 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顺畅 组织结构向 “扁平化”方向发展,大大降低了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 (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行为控制 对人的管理; 人员素质控制 尤其是关键岗位; 质量

4、控制,特别是重要产品的关键工序 其他控制 包括库存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成本控制、 财务预算控制 6.科学化决策的发展方向 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决策发展 战略决策的 延伸 决策的类型 结构化决策(structured decision) 非结构化决策(unstructured decision) 半结构化决策 7.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系统 第第 2 章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要点:要点:MIS 的特点的特点 MIS 的结构的结构 环境如何影响环境如何影响 MIS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人-机系统。综合系统。为管理决策服

5、务。 需要与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 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概念结构 功能结构 基于管理任务、管理职能的结构 纵向结构和综合结构。 3. 环境如何影响 MIS (1)生产过程的特征 针对一个组织开发 MIS 时,一定要弄清其生产特征以及相应的管理方 法与思想,否则,很难开发出高效的 MIS。 (2)组织规模 (3)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系统分析时,要找出不规范之处 (4)组织的系统性 系统性的组织管理过程系统化。 (5)组织内部对 MIS 理解及认识的程度;(6)决策技术及软硬件水平;(7)人员素质。 第三章、管理信息

6、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要点:数据处理、组织要点:数据处理、组织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 网络体系发展阶段网络体系发展阶段 1.数据处理 定义:将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目的:把数据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把原始数据加工成有用的数据。 将数据编辑后存储。 基本内容: 数据收集 数据转换 数据筛选、分组、排序 数据组织 数据运算 数据存储 数据检索 数据输出 2 数据处理发展四阶段 (1)简单应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 基本特征: 无数据管理,完全分散的手工方式。主要特点: 数据是程序的组成部分,数据不独立。 (2)文件

7、系统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中期) 基本特征: 面向应用,分散、非手工的。 主要特点: 数据与程序有一定独立性 数据组织成文件 以记录为单位 冗余度大 (3)数据库系统 (60 年代后期开始) 特点: 面向全组织,复杂数据结构 冗余度小,易于扩充 数据与程序独立 数据统一 (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特点:综合而且复杂分布于多个地方的数据库通过网络连接起来 3.数据组织 1 数据结构 物理结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 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 逻辑结构(指数椐间的逻辑关系)线性结构:线性表、堆栈、队列。 非线性结构:树和图。 2 数据组织及层次结构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组织

8、 数据项(Data element):也叫字段(Field); 记录(Record); 文件(File); 数据库(Data Base, DB)。 3 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 (1)顺序文件 (2)索引文件 4.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定义: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的文件的集合或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关人员(系统分析员、系统程序员应用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 5.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发展 三个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开放式标准化网络阶段 2 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分类 按网

9、络结点分布: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 因特网 Internet按交换方式:线路交换网络(Circurt Switching) 报文交换网络(Message Switching) 分组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3 网络体系发展阶段(计算模式) 1)集中式(主机-终端模式)主机处理及数据库应用,终端无处理能力 2)文件服务器、工作站文件服务器:DBMS,数据共享、文件管理。工作站:数据处理、应用程序。 传输瓶颈 3)客户、服务器

10、(client/server)数据库服务器:后台复杂数据处理、存储管理。客户机:前台简单处理及显示结果。传输数据 量减少 4)分布式处理(browser/server)客户机:“瘦” ,用浏览器,不需要安装专门软件。 第五章、第五章、MIS 的战略规划的战略规划( strategy planning) 要点:要点:Nolan 模型模型 开发开发 MIS 的策略的策略 常用常用 MIS 战略规划方法战略规划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过程、优缺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过程、优缺点 原型法的过程、优缺点原型法的过程、优缺点 系统开发方式系统开发方式 1. MIS 战略规划的概念 诺兰(Nolan)模型

11、 :73 年首次提出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 (初装、扩散、成长、成熟) 80 年进一步完善该模型六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1)初装阶段: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部门 2)蔓延阶段(扩展): 数据处理能力提高; 2)数据冗余、不一致、难共享; 3)控制阶段:(数量) 1)采用 DB 技术 2)比较缓慢 (4) 集成阶段(统一) : 1)集中式的 DB 及相应的 IS; 2)增加硬件、预算费用 5)数据管理阶段: 计算机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6)成熟阶段: 把计算机同整个管理过程结合起来。 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确定系统开发

12、策略、制定系统规划时,应先明确处于哪一阶段。 2. 开发 MIS 的策略 1) “自下而上” Bottom-up A.先业务系统,实现基本功能; B.逐步增加管理、控制功能。 “初始”和“蔓延”阶段,采用。 优点:保证最终的系统可以运行。 缺点:A.缺乏整体优化; B.大量重复工作。 2) “自上而下” Top-down 注重整体规划和协调。 优点: A. 整体性强; B. 逻辑性强。 缺点:复杂、繁琐。 实际应用: “战略规划”使用“自上而下” , “应用开发”使用“自下而上” 。 3.MIS 战略规划的内容 (1)MIS 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组织的状况:软硬件、人员配备及开发费

13、用; (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4.系统规划的特点 结构化程度低 被调查对象层次高 步骤方法工具灵活 5. 制定 MIS 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1)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定义: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 MIS 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BSP 的步骤: 1.准备。2.调研。3.定义业务过程。BSP 的核心。业务过程 :一组逻辑相关的活动。 4.业务过程重组。5.定义数据类 数据类:逻辑相关的数据组成,从“业务过程”的输入/输出的 角度划分。6.定义 MIS 的总体结构 7.确定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8.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

14、发计划 用 U/C 矩阵对系统功能进行聚类和抽象。 原理:将数据关系程度大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子系统。 a 子系统的划分原则 子系统要相对独立(数据依赖性尽量小) 子系统的划分应使数据冗余较小 便于分阶段完成 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 b 方法 按业务处理功能划分 按业务先后顺序划分 按业务处理的性质划分 以功能/数据分析结果依据 c 步骤 将功能按联紧密程度进行调整;将数据类调整尽量使 C 集中到对角线。 把 U、C 比较集中的区域用粗线框起来,画框时将所有的 C 元素包含。 为每个框取名。 BSP 的作用: MIS 的总体结构、各个子系统及开发顺序; 系统中数据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换”关

15、系 (4)数据正确性分析 每列只有一 C 没 C,收集数据有错; 多个 C:汇总有错; 数据应细划。 每列至少有一 U 没 U,调查数据或建立 U/C 阵有误。 不能有空行、空列 有:数据项(或业务过程)划分多余;建立 U/C 时漏掉数据联系。 (1)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 (1)基本思路:找出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确定系统需求,进行规划。 (2)步骤 1)分析企业(MIS)的战略目标; 2)识别成功因素; 3)确定 CSF; 4)明确 CSF 的性能标准和评估标准。 (1).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 ) William King 78 年 CSF: 优点:重点突出 缺点:关键因素确定有随意性 SST: 优点:目标全面 缺点:重点不太突出 BSP:优点:具有未来适应性 缺点:收集分析资料花费时间多 结合 CSB CSF 确定企业目标 SST 补充完善并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 BSP 确定信息系统结构 6.企业过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1.概念:对企业过程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 2.手段:信息技术、组织 3.过程:删除战略上错向的过程、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