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738112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在现代社会中,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动态的,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标准。一、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过去,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强调的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即大部分人会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但是,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19

2、48 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 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77 年恩格尔(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假设: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Engel, GL.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Science, 1977, 196, pp129-136。这立即在医学和健康领域产生

3、了广泛的影响,导致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了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此相一致,1989 年 WHO 又将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WHO 还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第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第二,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第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第四,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第五,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第六,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第七,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第八,牙齿清洁

4、,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第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第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协调。 (二)对健康定义的理解从 WHO 对健康的定义与标准中可以看到,现代健康概念包含着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三方面的内涵。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健康与疾病呢?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下,疾病与健康其实就是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平衡或失衡的状态,对于疾病和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心理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更多地反映了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宏观变化过程,如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负性情绪等,而生物因素则更多反映了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微观变化过程,如基因突变、组

5、织细胞损伤、生理生化系统紊乱等。可以说,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基础,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有力保障,社会因素是联系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桥梁,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基础。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概念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自关注的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进行论述,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有人从心理潜能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能妥善处理和适

6、应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个体;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适应良好,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在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我国研究者王书荃认为,心理健康指人的一种较稳定持久的心理机能状态。它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能否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使情绪、需要、认知保持一种稳定状态,并表现出一个真实自我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她认为如果用简单的一个词来定义心理健康,就是“和谐”。个体不仅自

7、我感觉良好,与社会发展和谐,发挥最佳的心理效能,而且能进行自我保健,自觉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王书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 页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心理科学2001 年第 4 期,第 481 页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情形;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

8、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三、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心理健康的标准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并且随着社会文化和时代的不同,心理健康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比如,在封建社会,安贫乐道可能是一种理想的保持心理平衡的观念,但是在现代社会,如果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就可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下面介绍一些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等提出的标准林仲贤、武连江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45 页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

9、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需要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二)奥尔波特(GAllport)提出的标准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30 页 心理健康与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心理健康提出了七条标准:(1)自我意识广延;(2)良好的人际关系;(3)情绪上的安全性;(4)知觉客观;(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

10、于工作;(6)现实的自我形象;(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三)林崇德提出的标准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 页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他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十条标准:(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

11、)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四)郭念锋提出的标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

12、教材,民族出版社 2005年版,第 285287 页郭念锋在其所著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从以下十个方面判断心理健康的水平。1.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征和先天神经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这种抵抗能力。2.心理活动耐受力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

13、力。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类精神刺激,那就是长期反复地在生活中出现,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缠绕着人的心灵。这种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久。有的人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人格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当做生活的乐趣,当做一种标志自己是一个强者的象征。他们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作出成绩。可以把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

14、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会影响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力下降等也越

15、严重。5.受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紊乱,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而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较大,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6.康复能力人的一生不可避免会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的波动、行为的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可能出现。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

16、当再次回忆起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和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至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十分自如,情绪的表达恰如其分,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因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8.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偏差,一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很可能由于自身力不从心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因自觉力不从心,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自信心反映的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9.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