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7277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年各地中考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访 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 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 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

2、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住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我说:“这里的好!”“怎么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

3、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 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

4、。从那以后,已经是15 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1、文章说:“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为什么_ _ 2、为什么父亲成功培植兰草“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份愠怒?”_ _ 3、纵观全文,父亲带我到深山去“访兰”,其真正意图是什么?_ 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两项是()A全文短小精悍,含蓄隽永且虚实相间,既有对兰草的细腻描写和刻画,又有对人生感悟的诠释,情理并茂,发人深省。B文章开篇设置悬念,既激起了读者急切的期待心情,又使行文跌宕起伏,并为下文“访兰”蓄势。C“我”和父亲花了半天时间才到空谷兰草之地,崎岖的山路、直下的瀑布、轰轰隆隆的水声,既表明“访兰”

5、之艰辛,又体现了兰草生长环境之恶劣。D“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这句话既表现了“我”对空谷兰草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我”对大自然美景的怜惜和热爱之情。E文章中,“我”由空谷兰草之状之味产生联想,从优美到崇高,咏物以明志,既坦陈了为人处世的意义,又反映了“我”不与世俗同流的人格魅力。答案:1、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不一样。盆景里的兰草经过人的精心裁培,只是供人玩赏,样子虽美,但太甜、太媚,格调也俗气。而山间幽兰则吸天地之灵气,秉大自然之毓秀,有自己的特色、富有灵性。2、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包括“我”)只知观赏兰花的形美即外在美,而忽视了他的“本质”,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3、让“我”明白为人处世的

6、道理:人活在世上,不可失去“本质”,不要献媚迎合,拍马逢迎,应保持自己的节操,否则就会失去人格,这样也不会对社会对人类有所作为。4、B E 提示: A未“刻画”兰草;C不是表明兰草生长环境的恶劣;D“我对大自然美景的怜惜和热爱之情”有硬贴和拔高之嫌。参考资料:书上阅读刘心武的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一文,完成1722 题 (共 18 分)(镇江)情感世界好比一座蓊翳的森林,其中有着多种多样乃至复杂微妙的群落,爱与恨也许是其中最壮美与最森严的群落,但除了爱与恨,人的情感森林里还会有诸如钦慕与嫉妒、欣悦与懊恼、痛快与惆怅、与、崇信与狐疑、满足与失落、狂喜与沮丧、与等等互相纠结的乔木灌木藤萝草茵。大体而

7、言,一个人的感情森林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树种,也不可能都是“ 落叶林 ” 或都是 “ 常青树 ” ,并且也不可能只有比如说钦慕这种明亮的情感苗木,而完全没有嫉妒那样的灰暗草茵。我们首先承认,我们的情感世界难免有纠结杂芜、妍媸混生的状况,并且那情感的森林难免会在外界阴睛风雨、雷霆雨雹的影响下,波动翻腾,变化万千;但是,我们又应懂得,作为这个情感森林的主人,我们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使这座森林保持一种良性的“ 生态平衡 ” ,就是说,到头来,我们要使美丽有益的情感得以蓬勃润生。发展壮大;而使阴暗猥琐的情感受到抑制;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比如说膨胀不已的嫉妒,则应如同对待森林害虫与蚀叶霉茵一般,将其尽

8、可能芟灭排除。上面我们讲到,你应当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大爱,那是巨大的情感树丛;但这并不等于说,你可以忽略或轻视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比如你在一个叶尖凝出露滴的清晨,忽然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欢愉,又好比你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心尖倏地掠过一丝无端的忧伤这就好比在大爱的树丛中,还有些蕨草藤蔓、杂花蘑菇;这些情感因子的存在不仅无伤大雅,而且更证明着你人生的丰富,人生的多彩。珍惜你整座的情感森林吧,你的人生使命不是使它单一枯涩,而是让它摇曳多姿 ! 每个人的情感森林,应当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情感可能比较浓重,有的人可能比较淡薄,有的人可能比较细腻,有的人可能比较朗阔

9、你属于哪一种 ?在自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你无妨容纳甚至欣赏他人那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风格并不一致,我们大家相处时才会有更多的乐趣与回旋余地。当然,情感过分枯涩祖糙,就像没有大树,甚至连灌木草丛也稀稀拉拉的植被,那会导致情感的“ 沙漠化 ” ;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那会滋生瘴气腐物 都属病态,是我们应尽力改进的。到过丰茂壮丽的原始森林吗?至少,在影视或照片里,看到过从空中所鸟瞰到的广袤无际的山林,看到过那爽人眼目、动人心魄的景象。凡在平衡中健康发展的森林,都显得那么青翠葱绿!我们的情感世界,便应当如那般充实而鲜活,丰盈而瑰丽! 年轻的朋友,祝

10、你拥有一座永葆青葱的情感森林1 17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第段中加点的词“ 群落 ” 和“ 草菌 ” 的含义。 (4 分) 群落:草菌:18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与与19结合上下文,说说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 分) 20结合全文内容,写出“ 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 的具体做法。(4 分) 21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 分) 句子:理由:22对上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用理性的思考,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情感世界的主人,使情感的森林充实而鲜活,永远青葱。B作者认为人的情感森林应该是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可

11、以有“ 落叶林 ” 和“ 常青树 ” ,也可以保留蚀叶 霉菌等。C文中强调每个人的情感森林有着不同的风格,我们在欣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也应该学习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D作者认为,我们要极力赞美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等大爱的情感,也可以忽略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17(4 分)“ 群落 ” 喻指人的一类情感。(2 分)“ 草菌 ” 喻指灰色暗淡的情感。(2 分) 18(2 分)不设统一答案。 只要是与人的情感有关的一纽反义词即可。示例: “ 融乐 ” 与“ 孤独 ” ;“ 祈盼 ” 与 “ 绝望” ;“ 快乐 ” 与“ 忧伤 ” 。19(2 分)列举生活中的一个特定情境,生动说明了一个人

12、在具有大爱情感的前提下,也可以有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要点:大爱;微妙琐屑(或无伤大雅 )的情感瞬间。20 (4 分)不没统一答案。 要点:具有 (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火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的爱 (若答 “ 发展壮大美丽有益的情感” 亦可 ):抑制阴暗狠琐的情感:芟灭排除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容纳甚至欣赏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努力改进过分祖糙桔涩和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回答出两个要点给1 分,回答出三个要点给2 分,回答出四个要点给3 分,回答出五个要点得满分。若只答“ 在平衡中健康发展” ,不给分 ) 21(3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比喻句如“ 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

13、蔓苔藓等寄生物” 。理由:把 “ 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 比作 “ 森林中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病态的情感使人心灵失衡,须尽力改进。 (找对比喻句1 分,理由 2分。没有结合语境而只答“ 生动形象 ” 给 1 分) 22(3 分)A (一)书斋 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凝石在中国传统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场所便是书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体上书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场所。书斋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形成营造书斋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籍是前人社会经验的总结,书籍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书斋的主体 读书

14、人或学问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文化在这里汇集,文化在这里传承。之所以有“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之说,就是因为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这样比喻:因为当时国家没有社会科学院,而许多个体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书斋联合起来,实际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国家不用投资。诸葛亮的“ 茅庐 ” ,造就了蜀国鞠躬尽瘁的宰相。刘备 “ 三顾茅庐 ” ,获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计,才丰富了经天纬地、威武雄壮、扣人心弦、传播不息的“ 三国演义” 。同时,许多民族

15、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弘扬。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官场还是社会,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三纲五常的约束。当一个知识分子回到书房,虽然仍有强大的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融合在书籍的字里行间,但躯体和大脑毕竟属于自己,书斋的主人得到了个性施展的空间,于是,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可以说,知识分子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现实经历,加上自己的文学艺术创造,在书斋里融合、发酵,最后,酝酿出崭新的、清醇的、甘洌的美酒。这些美酒不断地融进整体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如王维在 “ 辋川山庄 ” 写就的如画诗歌、黄公望开山水画之宗的江山万里图、曹雪芹的堪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严复启迪国人的天演论、鲁迅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