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35696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闸北区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及答案(2010-11-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卷(2010-11-3)满分100分 时间 100分钟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阅读阅读 (60分)分)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8分)分)(一)默写(12分)1、路人借问遥招手, 2、露从今夜白 3、 ,江清月近人4、满面尘灰烟火色, 。5、 ,病树前头万木春。6、相见时难别亦难,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题。 (2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7、下列理解错误错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中“初日”意为“初升的太阳”。B 颔联写出破山寺后禅院幽深寂

2、静的环境。C 颈联写出古寺的幽静令人心中俗念顿消。D 尾联以“万籁此俱寂”来衬托钟声的悠扬。(三)阅读下文,完成810(7分)小石潭记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尢清冽。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音触)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音撬)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入居,乃记之而去。8、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3、 ) (2分)A 伐竹取道 伐:砍伐B 似与游者相乐 乐:快乐C 明灭可见 见:同“现”,出现D 凄神寒骨 凄:凄凉9、用现代汉语被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其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0、从全文来看,作者“记之而去”的原因是_ _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7分)司马光勤学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 ,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 尝:曾经 若:比得上 既:

4、已。 俟:等到。 讽诵:背诵。已:停止 及:等到1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错误的一项是_(2分)A 为一时之名臣 为 (是)B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 患(担心)C 或马上 或(或许)D 咏其文 咏(吟咏)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3分)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_ 13、司马光学习的特点是_ _ (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2、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2分)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3分)“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从你我做起近年来,地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频繁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引发泥石流、暴风雨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正在 tn sh 我们生活的陆

5、地。据科学家的测算,如果按照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20年内就会达到升温2这一地球生态警戒线,到那时地球上升有1/3的动植物消亡。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式,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向全球发出了“低碳生活”的呼吁。所谓“低碳生活”,是指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即节能) ,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即减排)对我们普通人来说, “低碳”似乎感觉仅仅与工农业生产有关,其实, “低碳”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如果我们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就能产生巨大的减排效果。作为社会一份子,我们有义务、有能力拿出实际行动,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从“衣衣”开始开始少买不必要

6、的衣服。少买一件就可以减排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环保面料的衣服,减少洗涤。最好买棉、麻、丝质的衣服,因为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从“食食”开始开始提倡合理饮食,烹饪要少油、少盐、少加工。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少喝瓶装水喝饮料,出门用餐少用一次性餐具,自己随身带一套,及卫生,又不浪费。“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从“住住”开始开始住房面积不必一味求大,面积小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减少碳排放。不过度装修房子。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

7、.3千克。“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从“行行”开始开始出门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选择公共交通。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需要购买德话,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少开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从“补补”开始开始你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就补偿多少,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最好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千克二氧化碳。因此,我们还要植树造林,多种花草。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去节约身边多种资源的习惯,_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_可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争做节能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宣传者和

8、实践者。14、根据拼音写汉字。tn sh_(2分)15、根据文意,最后一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_(2分)A 只要 就 B 如果 那么C 倘若 因为 D 即使 何况16、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3分)17、围绕“低碳生活”,本文主要介绍了它的概念,以及实践它的_ _和_(4分)18、实践“低碳生活”,除了文中提到的“衣食住行”之外,请你再从“用”这个方面举两个例子:(1)_ _(2)_(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9分)我常常牵挂的一个男孩我常常牵挂的一个男孩1966年深秋,正式全国“红卫兵”大串联的高峰。我所在的书店地处上海南京路、西藏北路繁华地带,是外地客必逛

9、的宝地。不开架的书店挤得里三层外三层,营业员应接不暇。应接不暇。有一天,营业员小范拽着一个身穿军大衣的大男孩的袖子,推推搡搡推推搡搡走进我的办公室,气呼呼地说:“这人偷书!交给你处理。 ”说完,把一本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摔在桌上,狠狠地瞧那人一眼,接着忙他的事去了。我看那孩子最多十四五岁,黝黑的脸庞,蓬乱的头发,惊恐的眼神,鼻尖上沁着汗珠,裹在拖地的军大衣里的身子在颤抖。低着头,弯着腰,不敢看我一眼。我拖了一把椅子对他说:“坐下吧。 ”他不敢。我再温和些说:“坐吧。 ”他把前胸的棉衣襟裹紧,坐在椅子边上,显得更瘦小。为了打破僵局,我扯开话题问他:“来上海几天了?是来串连的?”“嗯。来上海三天了。

10、”“家乡在什么地方?读书吗?”谈到读书,他有了自信,不再拘谨;抬头看着我,很懂礼貌。我心里一直在寻思:如何与他展开“灰色”话题偷书这个字眼不能随便用,它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声誉,也会在他心灵里埋下阴影,我仍面带微笑地和他聊着:“你喜欢看哪方面的书?它对你有用吗?初中毕业还打算升高中吗?”他一口气往下说:“阿姨,我不但喜欢读书,而且很刻苦;我一定要升高中,还要读大学。现在我父母、两个姐姐,四个人在种地,供我一个人读书。可是现在学校全停课了,我要乘此机会多读点书,为今后考大学打基础。我有点吃惊。这个穷山僻壤里的大男孩,竟有如此强烈的愿望,这令我相相见恨晚见恨晚。我拿起那本我的大学 ,顺便问他:“你喜

11、欢这本书是吗?想读懂它,向高尔基学习,对吗?”“我我”“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要向高尔基学习。 ”我匆匆走到营业大厅后台,买下我的大学和母亲 ,回到办公室,找一张牛皮纸,把书包好,交到他手中;又拉着他到边门,准备送他走出书店。他突然嚎啕大哭,涕泪满面,手足无措手足无措。我从口袋里摸出一方手帕,边帮他擦泪,边劝他快走。免得有人进来,节外生枝。几个月后,收到他从家乡安徽省金寨县寄来的一封信,内附一张半身照。照片上的少年,与我当初见到的,判若两人。他五官端正,略显腼腆,正朝我微笑。我也微笑着放下了心中的沉积我也微笑着放下了心中的沉积。来信的大意是:首先允许我做他的母亲,如不认他做儿子,也应该是他的“教

12、母”。是我给了他尊严,教会他做人。他实在因为太贫穷,又太想读些名著,口袋空空,才做出傻事。是我这位母亲给了他精神生命,坚定了他的意志。他告诉我,他的姓名是“于宇”。我回过一封信鼓励他,后来他又来过一封信。再后来我自己被卷入“文革”旋涡,遭受迫害,无心与他沟通。以后我又调往出版社工作,从此也就不再有那孩子的音信了。如今已过去将近半个世纪,我仍常常牵挂这个孩子。虽然他现在也该60多了,我的思维仍定格在第一眼见到他的形象。不知为什么,我会常在“作家”、“报刊作品作者”的名单中找“于宇”这个人。然而找不到。我祈祷他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能一生过得顺遂。19、根据文意,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是_(2分)A 应接不暇 B 推推搡搡C 相见恨晚 D 手足无措20、文章写了我和男孩之间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_ (2)_(_4分)21、文章写道“照片上的少年,与我当初见到的,判若两人”,其中“判若两人”主要指这男孩在_ 和_两方面的变化,具体来说是指他现在_,而之前他_(5分)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