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视节目比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5306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电视节目比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电视媒体的三种所有制1、私营 ,即媒体由个人或财团私有;私营媒体的特点:独立、以赢利为目的、把收视率作为媒体的生命线、市场竞争激烈,使节目既丰富多彩又有媚俗倾向2、公营 ,即媒体由社会公民共同拥有;公营媒体的特点: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以视听费作为主要收入、公营台是半官方的、公营台把观众当作“公民”而非消费者、缺乏活力3、国营, 即媒体由国家所有和经营。 国营媒体的特点: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除了政府投资以外,其他任何部门, 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不得在电视台投资或参股。电视台是政府的宣传机构,电视台的主要领导人是由政府任命的;电视台的宣传报道方刨必须和政府的施政纲领保持一致并

2、经政府的批准。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 政策的职责。 在此前提下, 要尽量满足观众对信息和娱乐等的需求。电视台酌经费多由政府直接拨款。例如 VOA:美国之音开播于炮火纷飞的1942 年 2 月 24 日,最初以英语和德语进行广播,随后又开播了日语广播。美国之音的声音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和太平洋战场。1946 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美国之音也在1947 年 2 月 17 日 迅速开播了对苏联地区,并辐射整个东欧的俄语广播。美国之音在颠覆苏联和东欧政权的舆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较典型的是1962 年猪湾危机发生后,美国之音对古巴、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广播

3、,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肯定。美国之音历来视亚洲为其工作重点。东欧剧变后, 美国之音加强了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广播。 1990 年,美国之音不同频段的单日普通话广播累计达到32.5 小时, 90 年代中还开通了藏语广播。在 1991 年南斯拉夫解体之后,美国之音于1993 年 2 月 21 日迅速开播了克罗地亚语节目和塞尔维亚语节目,以宣传美国的巴尔干半岛政策。911 事件之后,美国之音迅速增加了其阿拉伯语的广播,随后又加大了波斯语的广播。二、媒体的三种运行模式1、以美国为代表的私营媒体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模式报纸的收入是发行和广告两大块,其中发行占40左右, 广告占 60左右。 而电视的收

4、入可分为四大块:广告收入、有线电视付费收入、出售节目收入、电视购物收入。2、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行模式意大利是公营的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RAl) 与私营的贝鲁斯科尼领导的菲宁威斯特集团(Fininvest)平分意大利观众市场法国是公营的电视二台、三台、 四台和私营的电视一台、五台、 新频道六家电视台瓜分法国电视市场。英国是公营BBC 三个电视频道和ITV 三个电视频道(三、四、五频道)平分英国电视市场。日本是公营的NHK 和四大私营电视网东京广播公司(TBS)日本电视公司(NTV) 、 富土电视公司 (FTV) 、全国朝日广播(ANB) 角逐日本电视市场。为什么西方会坚持双轨

5、制:(1)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公私并存的双轨制有助于保持政治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2)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3)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化运作模式 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只能部分而不能完全按市场需求来执行。各家传媒之间有着激烈的竞争、也有“优胜劣败”的现象,仅迄今还未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由于上述两方面的条件,各传媒非常看重节目的收视

6、率,因为这和广告收入紧紧相连。三、媒体的三种管理机构董事会领导制、社会化领导制(BBC ) 、政府领导制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四、西方著名新闻节目和频道1、 60 分钟类型:电视新闻杂志,播出平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特点:周播;杂志式编排方式;严肃新闻报道2、 全景类型:新闻专题调查,播出平台:英国广播公司(BBC) ,特点:周播,深度报道,新闻频道CNN,美国有线电视网,世界第一家24 小时全天候播放新闻的频道。3、泰德特纳,CNN 创始人CNN 效应: 1991 年,海湾战争爆发。在伊拉克遭到空袭的前天晚上, CNN 从巴格达发布了现场独家报道。这次报道中的图片纷纷被全球地面

7、电视频道转播选用,屏幕一角的CNN图标台标格外醒目。这是CNN 成为国际品牌过程中最有意义的事件。CNN 对海湾战争的报道产生了著名的“CNN 效应”,就是人们只要收看CNN 频道或登录CNN 网站,就肯定能找到最新的新闻报道。五、西方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1、新闻节目特色分明:60 分钟: 强调“正论一反论” 的辩论风格是 60 分钟 的节目特色, 其探讨的主题多半涉及政府决策、司法公正、社会正义等“硬新闻”。2、新闻节目编排科学专业:构成节目内容的要素主要有报道内容选择、报道组合顺序、 语 言、图表、采访对象和嘉宾选择、拍摄风格如采访片断时间、镜头长度等等。3、主持人明星化:爱德华默罗, 19

8、08 年出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持人。爱德华默罗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广播电视记者,是名副其实的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开山鼻祖” 。大众传播中有关“主持人”的历史,现在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就是爱德华默罗。丹拉瑟, CBS、汤姆布鲁考,NBC 、彼德詹宁斯,ABC 美国电视新闻的三驾马车3、注重深度:新闻不仅仅是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和怎么样。4、坚持独立、特立独行: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拉链门事件六、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成新闻播报类节目、新闻事件类节目、新闻人物类节目、新闻杂志类节目、新闻直播节目七、中西比较视角一 :新闻理念:对新闻及其功能判断的理解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传播与新闻宣传。

9、传播: 信息从传播者向受众的有效传达和反馈。宣传: 通过一定的事实选择传达一种观点和理念。视角二: 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传播内容进行的搜寻、比较和确认。1、题材选择我国新闻界对题材的分类较为细致和复杂,往往按照新闻写作的题材分成不同部门来负责各种专业报道,如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文体新闻、社会新闻等。西方新闻报道的内容自然也涉及政治、经济、 科教、 体育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题材分类不是特别细致。他们喜欢把新闻分成“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硬新闻”通常指严肃新闻, “软新闻”通常指人情味新

10、闻,强调趣味性。2、新闻主题的差异:新闻主题是传播者试图通过材料传达给受众的倾向或观点。我国新闻媒介历来重视道德教化作用,注意树立正面典型,通过人物报道弘扬共产主义精神,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致力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西方的人物报道侧重反映新闻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因此而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一般都是并未做出光辉事迹的普通人,作品中也并未试图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他们的高尚品质与崇高追求。视角三 :新闻表现技巧我国新闻多注重纯粹的叙述,从官方的角度来看问题,而西方记者善于从受众的兴趣和习惯出发,以平民化的角度来报道新闻,打“情感牌”。视角四: 新闻主持人“每天看

11、着20 多岁的俊男倩女在电视屏幕上预报经济前景、纵论国家大事, 我就体会着在大街上遇到买假药的心情八、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 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第二部分, 过渡, 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

12、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九、陈述与表现我国的新闻报道,历来讲究严肃性,这一点反映在语言文字上就是过于注重陈述。陈述用于反映客观内容的概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进程,能给人以总的印象,但是用这种方法写出的文章,往往显得单调、生硬,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西方的新闻报道则侧重表现,展示客观内容某一局部的具体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情状,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比较富于形象性。十、新闻要素5 个 w 和一个 h 被认为是新闻的六要素,可分为两个逻辑层次,第一层是 when、 where、who、what ,从时空和

13、行为主体方面反映事物的实际状态,属表述性要素。第二层是why 和how,帮助公众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属于解释性因素。我国的新闻习惯于叙述事件本身的情况,不注意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侧重于“what” ,即有什么事发生。而西方新闻往往在导语中就有解释性的语言,重点在“why ” ,即为什么发生。十一、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CBS 前新闻部主任威廉“伦纳德提出了4 条标准 : A、有能力在电视上报道新闻,胜任写、播的工作,且仪表堂堂;B、有在屏幕后当记者的才干,具备敏锐的新闻判断力;C、在时间紧迫、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时镇静自如,有条有理,能即席报道;D、

14、为人高尚,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品格。十二、脱口秀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人组成。十三、西方著名脱口秀节目1)奥普拉温弗瑞秀特点:情感主题脱口秀2)拉里金直播内容:新闻主题脱口秀3)科南奥布赖恩深夜秀特点:娱乐主题脱口秀十四、奥普拉温弗瑞秀的节目特征1 女性化主流2 生活导师:奥普拉温弗瑞,作为一名黑人,更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妇女之一,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通过控股哈普娱乐集团的股份,掌握了超过10 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 ,奥普拉在1996 年推出的一个电

15、视读书会节目在美国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3 心灵治疗师十五、中国脱口秀节目(谈话节目)中国大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1993 年 1 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 “演播室受众”设计开始形成。1996 年 3 月 16 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热播开始的。较之于东方直播室 , 实话实说 更具有市场化背景下现代电视节目生产的自觉意识:话题甄选、 谈话层次设计、 有关资料的准备、记者前期调查、 嘉宾的选择搭配、主持人的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策略、现场乐队功能等。十六、比较:以奥普拉温弗瑞秀与鲁豫有约的视角1、选题:奥普拉秀一般以话题型为主,关注性、虐待儿童、减肥困难、缺乏自信等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16、的现实问题,试图通过对典型事例的探讨和分析,给人们提供一种指导性的建议。鲁豫有约则倾向于一种叙事型的谈话,往往选择一些有着特殊经历和生活体验的人,让他们将自己的回忆、故事、心境与观众一同分享。2、受众定位创办于 1986 年的奥普拉温弗瑞秀,受到当时女权运动的影响,将目标受众主要定位为午后独自在家的主妇和老人。这些观众感兴趣于如何处理好与家庭伙伴及孩子的关系,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作为为凤凰卫视话语空间的代表,鲁豫有约的目标受众定位于一批文化层次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人群,注重节目内涵和深度。3、文化背景在美国相对自由开放的传播环境下,无论是嘉宾还是主持人,都敢于在屏幕上秀出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法,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再加上,热情高涨的台下观众,很容易就把现场炒热。而中华文化的含蓄内敛,孕育了沉静的民族性格。人们不太擅长在镜头前展示自己。4、主持人风格奥普拉温弗瑞秀中奥普拉展示的是一位真诚敏锐的女性形象,她与被访者 一样具有成熟的思想和相同的经历。她与被访者平等对话并在最恰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