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29382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中国篇第一章古代名词解释1.进奏院状(重点) :是从唐朝开始使用的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 动态和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的雏形状态的官报,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传播工具。2.开元杂报: 是唐代开元年间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孙樵特点: ( 1)没有报头,开头和结尾还保留官文书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长官的(3)进奏官们自行采集所有信息。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3.

2、邸报: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定期发行的,读者包括各级官员和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 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 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定本”制度:中国最早的新闻审查制度。4.小报:是始于宋代的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5.报房京报: 北京民间报房所出报纸的统称,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读者绝大部分是朝野的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6.东西方小报的对比(1)内容:我国小报内容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法国小报则以刊载社会新闻和怪诞的连载小说为主(2)诞生时期:我国小报在宋朝,法国小报在近代(

3、3)小报不定期,不合法(4)印刷方式:小报有手写有印刷,小报首先采用高速轮转印刷机第二章近代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重点):1815 年 8 月 5 日 1821 年 12 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报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人:威廉米怜地点:马六甲内容:主要阐释基督教义,以及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传播方法:采用本土化策略,处处附会儒学,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2.蜜蜂华报1822.9.121823.12.2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成为我国最先有近代报刊的地方。3.广州记录报1827 广州用英文铅字印刷机印制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3.8.11838.7 广

4、州旨在弘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中国境内出版出版时间最长的传教士创办的报纸5.遐迩贯珍1853.8.11856.5 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 布告编率先推出广告收费举措6.申报 1872.4.30 上海创办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第一家一直由中国人主笔的报纸,第一家使用电报的报纸918 事变后申报改革:背景: “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危亡的严酷现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史量才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 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内容: ( 1)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增加通讯社数量(2)改革副刊自由谈 ,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

5、园地(3)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意义: 申报的变化为社会所瞩目,申报馆成为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意味着申报脱离国民党控制。7.民报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的报纸特点: ( 1)重视新闻报道,大量报导社会新闻(2)聘请特约记者,全国征稿(3)最早使用电报,提高新闻时效性(4)重视言论工作(5)重视发表副刊文字(6)廉价销售,鼓励刊登广告(7) 出版发行各类期刊 (最早文艺期刊 瀛寰琐记,率先出版以图画为主刊物寰瀛画报) ;兼营书籍出版业务,对保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一定贡献。8.!德臣报1845.2.201974 中国也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

6、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9.近代报纸产生的背景:(1)中国古代报纸受到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限制,没能突破中国古代的报纸模式,演进为近代报纸。(2)欧美资本主义经济逐渐繁荣,工业革命后,报刊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众信息传播工具和舆论工具。(3)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使近代报刊流入中国,外人办报揭开了中国新闻业发展史的序幕。10.上海出版报纸英文报刊:! 北华捷报 1850.8.3 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英国官报”字林西报 1864.7.1 为英美侵华行为辩护文汇报 1879.4.17 上海主要晚报之一,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中文宗教性报刊:六合丛谈 185

7、7.1.26 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综合性新闻期刊万国公报 1868.9.5 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格致汇编 1876 我国最早科学杂志中文商业报纸:申报字林沪报 1882.5.18 8.10 改名字林沪报加强新闻报道1897.11.24 创办我国报纸第一个副刊消闲报上海新报 1861.11.19 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上简明题目新闻报 1893 低价推销11.评价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1)西方殖民势力不断扩张,他们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2)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8、。鸦片战争前的大多数外报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辩护,鸦片战争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3)带来了近代的报刊。(4)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在华外报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对于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5)外国人创办了一批近代报刊,促进了中国人自办报刊的活动,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1.循环日报 (重点)1874.2.4 香港我国第一份以刊载政论著称的报纸首创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创办人:王韬,我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的新闻思想:(1)办报的目的是

9、“办报立言”,通过报纸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2)最早在国内提出了新闻自由的思想(3)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2.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1895.8.17 北京创刊1895.12.16 改名 1896.1.20 被迫停刊康有为、陈炽,梁启超、麦孟华编辑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强学会的机关报受到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更多中国人“渐知新法之意”, “识议一变”3.时务报 1896.8.9 梁启超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再次兴起的第一炮4.国闻报“以通外情为要务”1897.10.26 天津严复办报目的:“通上下之情” “通中外之故” ,帮助读者学习西方

10、的“民主”和“西学”以求中国富强5.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特点: (1)报刊数量多。 从 1895 年到 1898 年三年时间内, 全国各地新办报刊达90 余种。(2)办报地区广。外报绝大部分在沿海城市,而国人自办报刊遍布各地,其中上海最多,还深入到内地的中小城市(3)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见长的综合性报刊得到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 文艺娱乐性报刊,以及面向青年、 妇女、儿童等各类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6.维新派办报活动的进步作用和历史贡献(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2)向读者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3)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11、(4)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制。(5)开政治家办报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6)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7.梁启超的新闻思想:(1)早期:报刊是国家和国民的“耳目喉舌”,是“去塞求通”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工具。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资产阶级早期新闻思想(2)流亡日本:报纸的两大天职说: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 “宗旨定而高” “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 “报事确而速”(3)辛亥革命时期:健全舆论;报刊的两种宣传法:浸润和煽动(4)作用:a)为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奠定基础b)写出了一批堪称中国史上重要文献的文章,形成自己的报刊思想,对我国 新闻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第四章

12、清末(了解)1.于右任办报活动神州日报1907 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竖三民”: 民呼日报 民吁日报 民立报2.中国日报1900.1.5 香港陈少白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3.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内容: ( 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民报:清政府对内民族压迫,对外卖国,必须武力推翻清政府新民丛报 :否认清政府民族压迫,主张拥戴光绪,推动自上而下改革( 2)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民报:建立民主共和国新民丛报: “民智未开”,君主立宪制( 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民报:平均地权,解决民生问题新

13、民丛报:平均地权不利于农业( 4)革命会不会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报:不会新民丛报会结果: 新民丛报停刊, 民报大获全胜性质: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关于要不要舞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家的辩论。意义: (1)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2)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纷纷转向同盟会(3)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4.“苏报案”起因: ( 1)1903 年苏报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实行改革(2)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介绍和刊发经过: 1903.6.30 清政府向上海租

14、界工部局发出拘票,拘捕章太炎、邹容等7 人。结果: 1904.5.1 做出判决:章太炎监禁3 年,邹容监禁2 年, 苏报永远停刊。影响:性质: “苏报案”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镇压爱国革命运动的事件。(1)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发展更加迅猛,革命思想在国内外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而壮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声势。(2)清政府在中国领土上同自己臣民打官司,却要由租界当局审判,国际上颜面扫地5.“三民主义”最早在民报上提出。第五章北洋军阀1.“癸丑报灾” (重点)1913 癸丑年由于“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当局对报业的打压,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 报业萧条的灾祸。2.黄远生“报界奇才” 远生遗著特点

15、:题材重大,内容详实;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文笔生动,亦庄亦谐“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3.邵飘萍“新闻全才” “铁肩辣手”善于采访,常常能访到独家新闻4.民初三大记者: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5.民国初年出现短暂繁荣 原因: (1)旧的禁令废除,新的自由法律体系在中国建立。(2)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3) “暂行报律”的撤销。(4)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报纸数量剧增,种类增多(机关报,政党报纸)通讯社的发展第六章1.新青年1915.9.15 上海陈独秀民主科学六个方面的要求贡献: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发起文学革命运

16、动2.每周评论1918.12.22 北京陈独秀、李大钊等政治时事评论报纸“重在批评事实”宗旨:主张公理,反对强权3.毛泽东、周恩来在五四运动时期办报活动毛泽东湘江评论周恩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飞飞”天津“新曙光”“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4.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什么条件下发展(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思想旗帜: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3)组织力量:涌现出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进步人士(4)影响:5.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特点和意义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意义: (1)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筹建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为以后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