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93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937-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宿 国角亢 郑房心 宋尾其 燕室壁 卫虚危 齐宿州角亢房心州豫州尾其室壁虚危幽州并州青州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选择题(48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众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最主要说明西周社会在 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与财产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 “

2、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2如图,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 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 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 “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3贞观元年(627 年) ,唐太宗说:“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 古人亦 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 ”在此,唐太宗强调 A. 选官要做到公正公平 B官员录用应少而精 C. 缩小科考录取的比例 D加强对官吏的培训 4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

3、隐然执政之府矣。 ”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 最恰当的理由是 A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B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C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D军机处是传达皇权决策的机构 5右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A 唐代在西北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 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开始产生 D 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6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 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

4、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7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 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 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 ”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8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体现他的思想主张 是 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健全法制 C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D倡导改革 9 唐律疏议资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

5、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 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 ”这反映出唐朝 A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 B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趋势 C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 D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进 10.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 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 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有所为有所不为 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11.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

6、 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 (黄宗羲)以下言论的思想观点,与之相 近的是 A “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 “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矣。 ” 1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 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 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再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 13斯塔夫里阿诺斯

7、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 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经梭伦改革朝愈益民 主化的方向发展。 ”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 A使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B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C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D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14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和房屋”(即相邻关系)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 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涤相同的空地;掘井的 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材料主要说明该法 A. 重在协调邻里关系 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 C. 注意协

8、调私人财产关系 D. 保留习惯法的内容1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 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发展与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B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物质支持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16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 认为, “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 工资不应该减少” ,更有人指出, “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 的真理,因为你

9、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 。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17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 “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 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 ”它表明当时 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 18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 “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 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

10、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 ”这里的“它”是指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法院 19毛泽东曾分析指出:“这种运动(指巴黎公社)为什么不发生于百年以前,而发生于五十五年 前的今日呢?(法国)已由资本主义进为帝国主义,国内已形成伟大的工人阶级,所以才有此 种壮烈的工人革命运动产生。 ”在此毛泽东认为 A法国工人阶级有较好的政党组织领导 B法国已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C巴黎公社革命有理论指导与实践基础 D巴黎公社运动是法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20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 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

11、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兼容的特殊国家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2115 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 古典书籍。从 1500 年到 1520 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 33%,而与宗教相 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 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B宗教改革引发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22. 1645 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1662 年,查理 二世颁发

12、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上述 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A工业革命的展开 B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C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23.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后。 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 国大革命。该材料实质上 A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 B赞誉了卢梭个人才华 C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贡献 D说明社会契约论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24.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 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

13、 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第卷 非选择(共 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52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一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 ,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

14、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材料二材料二 十六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十七世纪约在 21010 担以上, 十八世纪增至 8889241 担以上。十九世纪仅前四十年输出数量十分庞大,约 1500 万担,比十八世纪 100 年的总输出量净增 600 余万担 输入茶叶的国家,十七世纪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国等国。而荷兰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它的茶叶输入总量约为 2 万担,是英国茶叶总输入的 20 倍,俄国仅为 10 担右,其它国家则更少十八世纪输入茶叶的国家中英国取得支配地位,总量为 400 万担,约占茶叶总输出量的 45%,欧洲输入量的 50%。美洲、大洋洲、非洲市场均由荷、英国转口输入茶叶十九世纪则是英国独霸茶叶外销市场摘编自 2007 年茶叶通报材料三材料三 在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中尽管在中国出口差价变化不大,由于市场“物以稀为贵”和欧洲各国征收茶叶高额税收,茶初入欧洲市场,被人视为稀罕的帕来品,完全“是一种奢侈品”, “茶价异常昂贵”,有所谓“掷三银块而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