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92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856-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选择题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像宫室屋宇之形, “ ”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维系

2、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3.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 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4.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

3、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5 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6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7、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订父祖官爵、门第。此后

4、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三省六部制实行C、察举制的完善 D、科举制的推行8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写在贝壳上。因为听烦了一个人的名字行使反对意见的民主权利,似乎成了所有民主制度的一大难题。该则材料表明雅典( ) A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关 B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所有人都有参政权9.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

5、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 (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10温斯顿丘吉尔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在他的英语国家史略一书中记载道:“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获释重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B继承了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C对国内国外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D导致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

6、治 11.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12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 年宪法 D.美国1787 年宪法1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

7、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14.从 1876 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 ”李鸿章此话的主要

8、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15.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16.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 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

9、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 ”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17. 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8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 9 次大规模战

10、役,占国民党 22 次会战的 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 496 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 44%,共伤亡 1376 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 43%。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19.“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 四月提纲 B 共产党宣言C 大抗议书 D 人权宣言20.1953 年 6 月 24 日

11、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21.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

12、大”会议22.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23.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 1949 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

13、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5年 8 月日本读卖新闻评论指出, “安倍的父亲曾任日本外相,安倍那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因此安倍对外交有着强烈的兴趣。安倍自去年 12 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 20 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代日本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极力提升政治诉求C具有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26 (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

14、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8 分)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 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 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 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伯里克利(2)依据材料二,归纳伯里克利阐述了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 分)(3)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特点不同的原因?(4 分)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 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 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4)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 的?(6 分)27.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 ,约法省刑,简易疏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