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935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3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淀区高三年级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练习第一学期期中历史练习 高三历史高三历史第 I 卷 1.关于先秦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商周时家庭手工业居于主导 B.春秋时铁器出现并得到普及 C. 东周时官营手工业逐渐兴起 D. 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 考后纠错:经济-记忆扩大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 2.商鞅变法曾经实施“为户籍相伍”的制度,其目的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强化基层社会 的统治实施公田的收授分配 保护宗法贵族利益A. B . C . D. 考察意图:商鞅变法具体内容的理解 3. 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 国兴盛,在鲁国兴盛

2、,在三晋与秦国兴盛。对应的学术派别是 A. 儒家墨家 B. 法家兵家 C. 儒家法家 D. 墨家法家 命题意图:百家争鸣的内容与影响 地域属于细节,但可以运用知识推论: 孔子鲁国儒家 商鞅法家秦国变法 韩非韩国公子 李悝魏国变法 4春秋战国时我国的商业繁荣的条件有 农业生产的进步 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度量衡制度的统一A. B. C. D. 从工商官营到私人商业兴起与官营商业并存,不能得出商人政治地位提高,大商人通过依靠官府来 攫取财富也难以说明其政治地位提高,且战国时期重农抑商已成为有些诸侯国之国策. 5.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

3、法能处罚 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 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6.汉武帝的“推恩令”在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A.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C.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7.汉书食货志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促进冶铁技术发展 C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 注意概念外延不要扩大,此项法规维护了盐铁

4、官营,但并不是盐铁官营本身,其信息“没入”与增加 政府的经济收入有关,官营盐铁与民争利,也增加政府收入。至于官营盐铁能否促进冶铁技术发 展,正如官营手工业能否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需具体而论。 8.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 此制度 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 A. 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 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魏书李冲传:“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 ” 文明太后改革后,三长制替代了宗主督

5、护制,成为基层管理的重要制度,其管理职责为“检查户 口,征收租赋,征发兵役和徭役(租调制) ,推行均田制。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政权” 9.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 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提示:命题用语不一定照搬教材用语,要让孩子作到,换了马甲照样认识你,途径,理解知识! 汉语言是丰富的, 知识表述是多元的!明白就好。 复习拓展:城市或经济发展的原因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10.扬州是繁华的商业城市。 唐阙文说:“扬州,胜地

6、也。 ”扬州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丝绸之路的影响 大运河的开通 南方经济的发展 统治中心的迁移A. B. C. D. 11.宋仁宗时, “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 所占” ,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 农田水利法 C.青苗法 D. 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内容的对应问题。 提示:注意研究王安石变法中所体现的与现代 经济思想一致的内容 。 12.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以下符合其本意的解释是 A.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B. “宇宙便是吾心” C.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格物致知”的理解 提示:经济中的货币问题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复习时要

7、注意研究。 1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到流 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A. B. C. D. 明清经济,注意逻辑与信息的关系 14.右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15. 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说: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

8、今 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 (黄宗羲)以下言论的思想观点, 与之相近的是 A.“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 B.“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 韩非 C.“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 D.“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矣。 ”程颐 知识的归类训练与知识的系统掌握 16.户部(掌握税收财政)直接向皇帝负责始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7.归纳是复习历史活化知识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将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齐民要术 农 政全书归为一类。按其归纳标准,他还可以选择A.离骚 B.石氏星表 C.四书章句集注 D.红楼梦

9、信息的汲取与运用18.“新皇帝将本国取得成功的法家学说运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 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 的官员。 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集中经济化。 ”下列措施属于“新皇帝”所为的是A.开驰道控制全国 B.置太学设五经博士 C.轻赋税行均田制 D.废丞相设内阁 忌讳:只有历史知识,没有历史感 19.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朝代发生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 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朝代是 A西汉 B唐

10、代 C北宋 D明代 西北:长安、关陇贵族(李、杨与独孤氏) 东南: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与赋税出于东南 中国古代史上朝代的基本特征及历史发展走向的把握 命题思路:目标曲折迂回,思维要多走一步,过程用知识 。1720 题 20.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重视农业生产的表现有 编订农政全书推广农耕 技术 (明朝) 在北方地区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魏) 颁布授时历指导农业生 产(元朝) 督令官员,劝课农桑(传统重农政策:清朝、北魏,元朝) A B C D 鸦片走私( B )禁烟战争条约破坏经济结构 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条约商品倾销市场 21.以下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破坏了中国“男

11、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B.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C.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的持续增长 2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其影响是A.扩大了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域 B.牵制了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C.形成了与清政府的对峙局面 D.废除了当地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2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有海无防、闭关锁国,制海权的丧失导致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和 世纪悲怆” 。中国人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的实践始于 A.太平天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清末新政 训练孩子发现解题的题眼很重要! 24.近代中国国势沉沦,救亡图强成为时代最强音。

12、下列人物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资本主 义的有 A. 林则徐 B . 魏源 C. 张之洞 D. 郑观应25.李鸿章等人多次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为此李鸿章兴 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26.将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信息的汲取与运用,问题的论证 2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 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 ”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

13、运动到甲午战争 C.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 D.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 材料与结论,史实与结论之间怎样符合逻辑?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信息汲取与运用 注意:晚清政府主导政治经济变革评价迥异的原因 28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29 “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 专制。 ”这是时人对一机构的评价,该机构 出现于 A百日维新 B清末新政 C预备立宪 D辛亥革命 文字转换为图片,图片转化为文字,信息 的变式须多注意训练 30读图二,对地图中四个地点所发生的 历史事件解释准确的是A成立军政府 .颁布临时约法 .袁世凯就任总统 .成立中国同盟会 学习方法背

14、后还是基础知识的系统把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31图三为某班同学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请你帮助该同学把 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的补充完成。 A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 B二次革命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约法 C武昌起义 复辟帝制 中华民国约法 D二次革命 复辟帝制 临时约法 思维能力,探讨与论证。史论结论的能力 32.下表是“百年张裕”在 18921917 年间的部分发 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B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C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D酿酒业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第 II 卷 33(本题 16 分) 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材料一 楚汉战争时, “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 (史记货殖列传 ) , “关中大饥,米斛万钱” (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 。汉兴,接秦之弊, 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 (桓谭新论 ) ,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