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91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949-黑龙江省高三9月月考 历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度九月月考度九月月考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00100 分分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 48 郡,谭其骧秦 郡新考推定为 46 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置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 中最可信的应该是 A.史记的记载 B.汉

2、书的记载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 秦简的记载 2早于孔子 100 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 “妾 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 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 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3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 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

3、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民心的重要性 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D教化的重要性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 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6 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 有不令者有罪。 ”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A严禁商品流通 B提倡

4、粮食节俭 C抑制商贾发展 D稳定酒类物价 7.史记货殖列传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 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该材料能够反映出西汉 A.私人冶铁业获利丰厚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8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材料 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 A阴阳相生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德治国 9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 (钱 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

5、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10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 “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 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11.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 体“写经体” 。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成就只有“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

6、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12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 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据 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C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13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 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 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7、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 路。 ”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草市 B交子 C夜市 D商帮 14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 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导致了当时的积贫积弱 C促使其内部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促进了自耕农的增多 15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成为忠义的化 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A关羽的忠勇 B理学的推崇 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 16文化学者吴方在著作中写道:“元杂剧成为突出的文化史现象,似乎正反映出传统

8、与时代纵横 交会或者说一种文化碰撞 。如果元代文人不是抛舍仕途流连于吟风弄曲的光景,一掬其才智, 戏曲便仍停留在简陋的艺术和思想水平上。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宋元以来都会生活的要求,也不可能 产生雅俗结合的元杂剧” 。这说明 元杂剧对诗体的解放,逐渐占据文坛重要位置 瓦肆、勾栏为元杂剧提供了生存发展土壤 杂剧的灵活与通俗隔离了元代社会政治生活 元代文人无心科举,表达出对社会的反叛 A B C D 17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 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 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材料

9、说明了 A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 B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C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 D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 18 大明律吏律中“大臣专擅选官” 、 “文官封公侯” 、 “交结朋党紊乱朝政” 、 “交结近侍官员” 、 “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主要反映了明代 A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B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 C官员素质明显下降 D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19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 ;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 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C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

10、D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20在一书中记载“15 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 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 。由此可知 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共识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正统地位 D明清时期商人地位远远高于儒生 21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长 9.87 米,高 0.3 米,画中各色人物超过 2000 个,茶肆酒楼、 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天平山、运河、古城墙等地标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江南 的山青水绿之美。仇英这幅画作是 A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B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C对西洋绘画技法的尝试 D明末进步思潮流行

11、的体现 2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 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 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23.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 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 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12、 C反对问政于民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24狄摩西尼指出:“培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 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志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 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A人文主义盛行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具有反抗精神 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5.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 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 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 C建立良

13、好的国际关系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 26.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 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27.公元前 4 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 “一个仁慈的贵族罗幕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 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幕洛死 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幕洛的遗嘱。 ”法官最后判定罗幕洛的家人败诉。法官依据的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新敕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8布罗代尔在15 到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 15 世纪地理大 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作者所指的“奇迹” 主要是指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9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 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